张琼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肾病科,福建 福州 35000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目前,慢性肾脏病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发病率为10%~15%[1]。由于慢性肾脏病病程较长,病机复杂,西医在治疗上疗效和预后不理想,而中医应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领域有独特的优势,在缓解慢性肾脏病临床症状、延缓肾衰竭进展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2017年11月—2018年1月,笔者运用活血化瘀之中药,选取肾腧穴行中药透药缓解慢性肾脏病患者腰腿酸痛症状,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60例患者均为2017年11月—2018年1月在福建某三甲医院肾病科就诊,符合病例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把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干预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1.1 诊断标准 出现肾功能异常或肾脏结构异常等肾脏损伤3个月,影像学检查、血尿化验以及肾脏病理学出现异常;肾小球滤过率连续3个月在60 mL/(min·1.73m2)以下。
1.1.2 纳入标准 (1)年龄范围为18~65岁。符合脾肾亏虚,浊癖内蕴证。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膝酸软,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恶心呕吐,肢体困重,肌肤甲错,面色晦暗。次症:脘腹胀满,口中粘腻,大便不实,小便清长,舌淡有齿痕或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苔厚或少苔,脉沉细或细涩。(2)局部皮肤完好无破损。(3)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1.3 排除标准 (1)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患者,对本试验相关药物过敏者。(2)合并严重心、脑、肝等脏器疾病,全身免疫系统、造血系统疾病者,恶性肿瘤、重度感染等所致的继发性肾脏损害者。(3)肾移植术后患者。(4)精神病患者。(5)背部皮肤破溃,无法进行操作者。(6)治疗依从性差,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对照组采用降压、控制蛋白尿、纠正贫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优质低蛋白饮食等治疗。
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透药疗法。仪器选用爱博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中药透药仪(ABE-11型)治疗,穴位选取双侧肾腧穴(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中药方剂选用六味地黄丸(熟地黄160 g、山茱萸80 g、牡丹皮60 g、山药80 g、茯苓60 g、泽泻60 g)联合四君子汤(人参9 g、白术9 g、茯苓9 g、炙甘草6 g),操作方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打开电源开关,将药汁浸透6层纱布并加热至38~42 ℃使用,纱布拧至不滴水为宜,将纱布电极板贴于肾俞,绷带或松紧搭扣固定。调节合适的电流刺激强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不适为宜。每次30 min[3],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参照2002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制定[4]。中医证候评分方法根据无、轻、中、重评0、2、4、6 分。
(1)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3)好转: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4)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30)
表2 中医症状积分的对比( ,分)
表2 中医症状积分的对比( ,分)
组别 治疗前积分 治疗后积分 t 值 P 值对照组 56.07±11.11 28.07±16.89 7.939 0.000干预组 55.33±11.12 19.00±14.17 26.081 0.000 t 值 0.251 2.788 P 值 0.803 0.007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8.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总有效率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组内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干预组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慢性肾脏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疾病呈进展性,病因病机复杂。西医多运用激素、利尿剂、免疫抑制剂及降压药物治疗,在延缓肾脏病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上述这些药物都有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的不确定性,成为治疗肾脏病的限制。而通过多年的临床医学实践证明,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中有一定的优势[5]。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脏病既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又能保存残余肾功能,延缓透析时间[6]。中药透药是中药重要的给药途径[7],是将药物与离子导入、按摩和热疗的方法相结合,使药物透入人体体表穴位,通过药物与穴位的双重治疗,以达到消炎镇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强机体机能的作用。这样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且直流电对人体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电生理或生物学变化[8],辅之相应的药物让慢性肾脏病患者腰腿酸痛的症状得到缓解,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病痛。
本次研究治疗时取穴为肾俞,此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俞,肾,肾脏也。俞,输也。肾俞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临床研究表明选用肾俞穴穴位贴敷对治疗腰腿酸痛也有一定的效果[9]。方药选用了六味地黄丸和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中熟地黄的功效是补肾滋阴,山茱萸能够补养肝肾;山药的功效是补益脾阴,三药合用,能够同时补养肾、肝、脾三经[10]。泽泻的主要功效是泄肾浊、利湿,同时缓解熟地黄使用后产生的滋腻感;茯苓的主要功效是淡渗脾湿,协同山药起到健运作用,协同泽泻起到泻肾浊作用;丹皮的功效是清泄虚热,同时可以调和山茱萸的温涩感,三种药物一起被称作“三泻”,同为方中佐药。临床上治疗肝肾阴虚、肾阴虚的方剂大多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减变化的[11]。四君子汤方则来自宋代国家级的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君药人参大补元气,可补脾益肺补脾肺之气。还可起到生津、安神增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使药茯苓健脾渗湿,利湿。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君药。现代药理研究,四君子汤能提高免疫力[12]。两方联合治疗在补养肾、肝、脾,泻肾浊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本研究将两方联合对患者进行干预,发现此方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慢性肾脏病患者腰腿酸痛的症状。
临床观察表明,中药透药对于缓解慢性肾脏病患者腰腿酸痛有较好的疗效,但目前仍缺乏中草药治疗慢性肾脏病规范量效研究以及不同药方辨证论治慢性肾脏病的随机实验,难以形成专家共识[13]。临床上对于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不统一,不易选择对症的中医药方。且本次试验在研究过程中,对于患者病情观察的周期偏短,缺乏动态观察患者不同时间段的指标变化。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逐步明确,将逐渐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将加快中医药慢性肾脏病规范化防治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