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美兰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是华夏文明之根,炎黄儿女之魂。笔者选择了经典巨著《论语》作为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从高中生的思维发展规律出发,通过严密地组织,将《论语》中对高中生有启发意义的内容进行摘选和梳理,力求以全新的解读方法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使这部著作深入浅出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促进学校特色文化发展,凸显学校独有的文化品质。
关键词:《论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论语》这部经典著作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为学生将来综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论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论语》是中国最早的语录体著作。它以言简意赅的语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其中有很多的言论至今仍被人们视为至理名言。《国学经典<论语>》是陇南市第一中学从2016年开始开设的一门校本课程。课程以传统文化经典《论语》为资源,选编与学校精神、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章节组成教材,每周授课一节,课中诵读,并开展相关的社团文化活动。经过这几年的研究探索,《国学经典<论语>》社团课已经成为学校社团活动的靓丽风景线。
(一)《论语》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时代的发展
我国经过七十年的发展,中华民族实现了气壮山河的历史性跨越,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持续不衰的“国学热”,人们在古代经典中寻找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智慧,学习《论语》是对我们当代社会主流价值理念的探索,作为校本课程,自然要体现时代的主流价值,为学生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
(二)《论语》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校精神
《论语》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围绕学校精神,实现文化经典的校本化。在编写教材时要注重与学校的精神文化相结合,要站在学校的精神文化高度上,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论语》中许多至理名言与我校的校训、学子“五有”气质一脉相承,通过《论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学校校园文化更富特色。
(三)《论语》校本课程开发要基于学生立场
《论语》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切知识的学习最终都是为了指导实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关怀学生的精神发展,从而体现学校教育的人文价值,因此在校本课程的设置上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如果所学知识无法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联系,那么难以使学生牢记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质。在确定这门社团课要学习的内容和达成目标时前,我就对选这门课程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我基本掌握了学生对这门课的需求。针对这些需求,制定了授课内容和方式。
二、《论语》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
(一)课堂教学
1.课程导入
根据每节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恰当的话题导入,要多切近学生学习生活,注意了解他们的思想、兴趣,可选择历史故事、影视作品、时事新闻等作为导入设计的切入点。
2.经典诵读
通过大量的诵读,使学生整体感受《论語》的魅力,在诵读中激发共鸣。要指导学生读清句读,读明语意及语法关系。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在课堂上,相对较难理解的课文,教师可先范读,然后让学生边读边思,遇到难懂的地方,可反复朗读,加深感悟。对较为简单的篇章,可让学生根据理解进行品读,如给篇章配乐朗读等。
3.培养思辨能力
在课堂中,将时间多留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自主学习篇章,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结合时事案例,请学生结合《论语》中所学知识谈谈自己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借此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化情况。对于有价值的时事热点,可开展辩论活动,使学生在辩论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知。
(二)课外实践
我们说理论和实践要相结合,学习知识最终的目的是指导实践。在课后要给学生布置实践作业,学生践行所学知识,实践形式不限,活动内容不限,只要涉及所学知识即可。例如在家里给父母做一顿饭、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希望在日常践行中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将所学内容在生活中付诸实践,做一个有品德、有修养的新时代少年。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将文化经典《论语》校本化,丰富了我校的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特色文化品质。《论语》中丰富的教育意义,对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喜珍,校本课程<论语>研究开发的思考和设计[D],湖南师范大学,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