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L语域理论在公众演讲中的应用对比研究

2019-11-01 02:08张锐
西部学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对比

摘要:以语域理论框架为基础,选取A先生和C先生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2017年)上发表的演讲作为研究材料进行比较。着重分析两份演讲的语域,包括语场、语式和语旨,并从中分析了系统功能语言学(SFL)的三个元功能。研究发现,两位发言人的语场相似,但地位略有不同。从语旨的角度来看,A先生的演讲中,第一人称代词被广泛使用,尤其是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但在C先生的演讲中,不只使用“我们”作为主人称代词。两篇演讲的主要语气是陈述语气,主要使用中值情态动词。就语式而言,两篇演讲是口头演讲,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使演讲更加正式。两位先生都擅长使用修辞手法。A先生交替使用短句长句,连续性很强,而C先生演讲的句式结构显得相对保守。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言学;公众演讲;语域;亚太经合组织演讲;对比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9)11-0138-04

一、引言

演讲作为一种浓缩的语言艺术,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有效的交际方式。许多学者将语域应用于演讲的分析和解释中,证明语域是一种实用的分析方法。有关语域分析的著作有《从语域的角度分析奥巴马在复旦大学的演讲》(Dongmei Lei,2013),《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政治话语分析》(黄国文,2017),《C先生国际演说中文译本特征及特点研究》(窦卫霖,2017)等。尽管有很多关于演讲分析的研究,也有很多关于C先生演讲的研究论文,但从语域角度分析A先生演讲的论文显然有限。国内对A先生和C先生演讲的比较研究不多,特别是在演讲的语场、语旨和语式方面。大多数研究分析的是A先生的竞选胜利的演说,很少有研究关注A先生关于A国和B国关系的演讲。此外,C先生在亚太经合组织(2017)上发表的讲话,与A先生的演讲是相似的,主要体现在其演讲有助于主题表达,语言现象也影响着演讲风格。本文旨在提供一种基于SFL(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理论研究政治演讲的新视角。此外,这也是英语学习者提高语言技能的好材料。

在语言学中,语域是用于特定目的或特定社会环境的各种语言。韩礼德将语域解释为“常与情景特征集合体相关的语言特征,具有特定的语场、语旨和语式”(韩礼德,1978:33)。語场、语旨和语式三个语境因素共同作用,这三个变量分别决定了意义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即三个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张德禄等,2005:107)。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总结如下:

二、从语场的角度分析

语场是指社会活动过程中的背景和主题,决定着话语的选择,即交际的内容。语场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在不同内容中使用不同词汇。此外,由于体裁和文化的影响,英语演讲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语域差异和语言差异,本文将对其进行比较。

(一)A先生演讲分析

A先生第一次访问越南,面对一些学者对“大国新型关系”的质疑,他认为这次访问是一次证明其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好机会。因此,我们可预测,A先生演讲中用的大部分词汇与当地经济、政策以及国家有关。这些词的频率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看出,如我们预测的,A先生高频率地使用“Vietnam”“United States”“economy”“Indo-Paci?”“APEC”等词,很大程度上阐明了他演讲的主要目的是改善A国和C国的关系。然而,A先生在亚太经合组织峰会(2017年)上提到“Indo-paci?”的次数比“Asia”多,更令人惊讶的是他没提到“Asia-paci?”。这显然表明了一些信息,即A先生对亚太地区发展有着新的战略理念,想孤立大的竞争对手:近年来迅速发展的C国。但他并没有刻意表达出来。此外,A先生在提及印太地区和成员国时使用了“growth”“mutual respect”和“future”等词,引起了听众的注意,集中讨论了他们之间的问题。总的来说,A先生寻求与亚太人民建立友好关系,他演讲的主要观点很有代表性,也表明了他对亚太发展的新政策,但对某些国家可能不太友好。

(二)C先生演讲分析

由于C先生的演讲有伟大、责任与和平发展等主题的特点,所以措词与A先生不同。C先生领导的国家与APEC与所有成员国进行了深入合作,因此很容易预测对话中的词汇。

C先生在演讲中使用“发展”56次,超过了“亚太”(34次)。“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等词的频率相当高。由此得出,C先生渴望在亚太地区进行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在提及“亚太”时,他不仅使用“繁荣”“伙伴关系”“利益”和“机遇”等词,还用了“挑战”“困难”和“瓶颈”等词,这表明仍存在一些破坏亚太可持续发展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他还4次提到了“一带一路”,因为他相信“一带一路”倡议的启动,将为亚太合作创造一个更广阔、更有活力的平台。

(三)两个演讲的比较

尽管两个演讲主题相同——合作,但目的略有不同。A先生在演讲中重复使用“United States”“Indo-paci?”和“economy”,因此改变和建立新关系是其主要目的。C先生使用“亚太”“发展”“经济”分别34次、56次和56次。可见,C先生主要关注整个亚太地区的长期合作与共同发展,而不仅局限于一个国家。

三、从语旨的角度分析

语旨与三个元功能中的人际意义有关,用来描述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交换。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他们在社会活动中的角色,如总统和公民;一种是他们在互动活动中的角色,如演讲者和听众(张德禄,1987:24)。为研究这一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两国领导人在演讲风格上的差异。人际功能两个主要词汇语法手段是语气和情态系统,所以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A先生演讲分析

1.人称代词

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韩礼德认为:“人际意义部分包含于人称系统中,既作为人称代词(或物主代词,如她、你),也作为所有格。”(韩礼德,2004:191)。为了说服和取悦听众,演讲者需表现得像熟悉听众一样,让听众感到舒服。因此,说话人必须充分利用称谓和人称代词。

显然,第一称复数人称代词出现最多,“we”出现77次,“our”出现66次,“us”出现10次,换句话说,A先生一般以“we”为主语。“we”在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充当了一个有效的语言中介;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看,无论是出于机智、谦虚还是同情,“we”在自我与他人的礼貌互动中也发挥着作用。使用人称代词“we”,A先生可以将自己的观点与听众联系起来,从而使听众更容易接受他的观点。此外,他在演讲中用了13次“I”来表达自己的期望。

2.语气系统

根据韩礼德的观点,人类交流最基本的目的是:给予和需求。无论他给予听众什么,还是听众向他需求什么,都类似于一种商品交换:货物与劳务、以及信息。在语法结构的基础上,陈述、提供、命令和提问分别在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中有体现。

A先生将陈述句作为主要句子模式,占96.7%,因为它能使演讲更客观公正。同时,祈使句能引起听众共鸣,使讲话具有吸引力和鼓动性。然而,与在国内发表的演讲不同,他只使用了三个祈使句,原因有很多,比如对象和场合不同。亚太经合组织的大多数听众是来自亚太地区的政治领导人,他不能将他们当作A国公民,因此祈使句的频率远低于国内演讲。

3.情态系统

韩礼德将情态的价值划分为“高、中、低,并依附于情态判断”(韩礼德,2004:358)。在A先生的演讲中,中值情态助动词的使用频率为28次,其次是低值情态动词的频率为14次。在所有情态助动词中,“will”是出现频率最大的。“will”代表A先生希望向听众表示友好。他的语气不太强硬也不弱,所以中值情态助动词是他最好的选择。而适度的高值情态助动词则可以坚定立场,增强他作为A国发言人的权威。

(二)C先生演讲分析

1.人称代词

C先生也选择“我们”作为最高频率使用的词,频率为91.2%。亚太地区的未来直接关系到所有成员国,亚太地区需要合作,所以演讲的目的是要让听众感到礼貌。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的指称代词指代的是说话人和听众以外的人。这些人称代词表示谦逊,足以帮助其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伟大的形象。

2.语气系统

同样,C先生的演讲中,97.7%的句子是陈述句,可以更客观公正地表达观点。然而,3个疑问句体现了他演讲的不同。我们在分析演讲的语场时,C先生强调了亚太地区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因此,设问并不代表说话者有什么困惑,而是为了让听众有深刻的思考而提出有暗示答案的问题。

3.情态系统

根据朱永生(2005:19)的分类,笔者将演讲中的汉语情态助动词归纳到表9作进一步的分析。情态助动词“should”频率为97%,可能性和语义程度高于“can”。这类似于英语中低值与中值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情态助动词,C先生以忠诚、真诚、友好的形象打动了听众。

(三)两个演讲的比较

两个演讲有相同的互动参与者,即演讲者和听者,所以他们之间有共同的要素。因此,可总结出其相同点,两个演讲主要用了第一人称代词、陈述句和中值情态助动词。两个演讲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第一,A先生的演讲使用了第三人称代词(13.8%)和第二人称代词(4.4%),而C先生的演讲使用情况为0%。第二,祈使句在A先生的演讲中出现一次,但在C先生演讲中没有出现。然而,在汉语演讲中,使用了四个疑问句来使听众产生深刻思考。第三,语气助词在英语演讲中的使用频率高于汉语。此外,A先生讲话中的高值情态助动词占比为6.3%,但C先生在演讲中几乎没有运用情态助动词。

四、从语式的角度分析

语式指整个文本在一定情境下所起的作用,包括交际的渠道,比如是口头还是书面的、即兴的还是有准备的,还包括其体裁和修辞方式。在系统功能语法的范围内,语式是由语篇功能在语义层次上体现的。

(一)A先生演讲分析

一般来说,口语是非正式的。然而,由于所处环境不同,根据所涉及的语法和句型,政治演讲中的语言更正式。因此,A先生将口语和书面语相结合。A先生从句子特点出发,交替使用短句长句:短句清晰易懂,节奏活泼;长句代表更复杂的概念,使讲话更严肃。为了说服人吸引人,演讲人往往借助修辞来演讲。在演讲中,他使用了一些修辞手法,如隐喻、排比、重复、头韵等。例如,在演讲接近尾声时,他使用了一个排比:“So let us choose a future of patriotism,prosperity,and pride.Let us choose wealth and freedom over poverty and servitude.Let us choose a free and open Indo-Paci?.”此外,连词增强了衔接性,整篇演讲中,他使用了“and”和“but”等连词。随机选取一段来展示连词是增强衔接的:“But for…--and I…which they do not right.”

(二)C先生演讲分析

C先生在演讲中善于运用排比、典故、引用、隐喻等修辞。例如,他引用诗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而且,与A先生相比,结构更保守。如:“第一,继续坚持建设开放型经济,努力实现互利共赢。……第二,继续谋求创新增长,挖掘发展新动能。……第三,继续加强互联互通,实现联动发展。”

(三)两个演讲的比较

首先,两位演讲者都喜欢采用排比、引用和隐喻等修辞。此外,两人都将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而且不同点是:第一,C先生喜欢引用古诗句来添加内容。第二,A先生在演讲时交替使用短句和长句,以便形成节奏。第三,英语连词比汉语连词更容易在整个语篇中产生衔接作用。A先生巧妙运用了“and”“but”和“so”等连词,而C先生演讲中很少用过连词。

五、结语

公共演讲,尤其是政治演讲,始终是演讲者实现目的的有效途径。演讲者说的话,甚至一个字,都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使演讲成功。A先生和C先生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的演讲是在外交环境下发表的,决定了演讲的语场。A先生对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发表了代表A国领导人的演讲,而C先生则代表C国。研究发现:两个演讲的语场类似,但地位略有不同。从语旨的角度看,A先生的演讲中,广泛使用了第一人称代词,尤其是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但C先生使用了“我们”作为主人称代词。两篇演讲的语气是陈述性的,而语气动词多为中值词。就语式而言,二者都是口语,将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使语言更正式。两位演讲者善于运用修辞。A先生交替使用短句长句,连续性很强,而C先生的演讲句式结构更严实有力。

参考文献:

[1]Halliday,Michael.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M].London:Edward Arnold,1978.

[2]Halliday,Michael.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Revised Edition[M].London:Hodder Arnold,2004.

[3]窦卫霖.习近平国际演讲亲民话语特征及其英译特色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研究,2017.

[4]苗兴伟.人际意义与语篇的建构[J].山东外语教学,2004(1).

[5]黄国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看政治演讲语篇——以习近平第7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的演讲为例[J].外语学刊,2017.

[6]汤英莎.从语境因素看就职演说的语言特征[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5).

[7]张德禄.语域理论简介[J].现代外语,1987(4).

[8]张德禄,胡壮麟,朱永生,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张锐(1994—),女,四川泸州人,单位为西南交通大学,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责任编辑:润兴)

猜你喜欢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域对比
学术英语写作研究述评
及物性系统分析《未选择的路》及其汉译本
汉乐府诗《将进酒》英译文之语篇纯理功能分析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下的研究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意义隐喻与语域的关系——基于自建英语新闻语料库的研究
浅析语域的特性及教学模式探讨
语域语块与外贸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