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方式进行的。军队列好阵势,最高统治者或长官在阵前先用弓箭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当时,人们把这种活动叫做“搜”(意为春天里打猎)。那为什么又被叫做“阅”呢?阅兵最初有什么样的用意呢?
“阅兵”的名称最早定于汉代
我国阅兵的历史相当悠久,先秦的典籍中就有记载。《周礼·司常》:“及国之大阅,赞司马颁旗物。”贾公彦《周礼注疏》:“大阅,谓仲冬无事,大简阅军礼。”
“大阅”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阅兵”。根據《周礼》的记载,大阅的时间一般在农闲的冬季。阅兵式也比较简单,受阅对象一般有步兵、战车、战马、兵器等。
而据史料记载,我国最早的阅兵发生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夏朝建立的前夕。
当时,中国北方的华夏部落首领夏禹为了向江南发展,曾在现今河南省嵩县境内的涂山,与南方各部落首领会盟。在那次盛会上,士兵们手持各种用羽毛装饰的兵器,和着乐曲载歌载舞,这不仅是一种祭天的仪式,同时还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南方各部落首领的热烈欢迎。
到了春秋时期,阅兵活动开始频繁起来。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方式进行的。军队列好阵势,最高统治者或长官在阵前先用弓箭射猎禽兽,然后检阅部队。当时,人们把这种活动叫做“搜”(意为春天里打猎)。以后,又发展为定期检阅军队或战车。检阅步兵每年一次称为“搜”,检阅战车三年一次称为“大阅”,检阅步兵和战车五年一次称为“大搜”。
武王伐纣之前,在孟津组织了一次军事演习,吸引了多个诸侯国加盟,为伐纣作准备,史称“孟津观兵”,这是历史上比较早的规模较大的阅兵之一。
不过,“阅兵”这一名称,准确地说是从汉代才被正式叫起来的。在汉代,定期的阅兵活动常与立秋之日的“祭兽”活动一起进行,其中还要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以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活动。
为什么叫做“阅”
那么,上述类似的军事演习活动为什么又叫做“阅”呢?这就不得不说文解“阅”了。《说文·门部》中说:“阅,具数于门中也。从门,说省声。”《说文解字系传》中说:“《春秋》曰‘大阅,简车马也,具数一一数之也。”
现代阅兵称为“检阅”,本字实际上作“简阅”。古代打仗有告庙之礼,出入都要“以数军实”,也就是点人数、军械数、车马数。出兵时只数自己的,胜利归来时还要清点俘虏和俘获物,称为“简阅”。“阅”和“说”“税”是同源词,都有数数的词义特点。
先来看“说”。《毛传》:“说,数也。”这里的“说”是数说的意思,就是一件事、一件事地讲述。
再看“税”,《周礼·氏》:“概而不税”,“概”是称量粮食时用来刮平斗、斛等容器的小木板。“概而不税”即称量粮食时,用量器就行,不需要一颗颗地数。
“简”的本义是竹简,在锯削之后要根据长度加以选择,因此引申出简选、选择之义。《周礼·夏官·大司马》:“简稽乡民,以用邦国。”郑玄注:“简,谓比数之。”“简稽乡民”就是考核并简选乡民,以便征用。“简”和“阅”都有查数目的意思。
与阅兵类似的其他说法
古代还有一些其他名称,也都与阅兵有关。比如“蒐”是狩猎,但也有阅兵和军事演习的性质。《左传·隐公五年》中有记载:“故春蒐、夏苗、秋狝、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年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
《公羊传·桓公六年》中记载:“故比年简徒,谓之蒐。三年简车,谓之大阅。五年大简车徒,谓之大蒐。”
为什么打猎和阅兵都叫“蒐”呢?古代在农闲时,利用打猎来达到训练作战能力的目的,也就是所谓的“古者因田习兵,阅其车徒之数”。“蒐”有众多、聚集的特点。《尔雅·释诂》:“蒐,聚也。”郭璞注:“春猎为蒐,蒐者,以其聚人众也。”“蒐”与“搜”同源。《说文》:“搜,众意也。”《诗经·鲁颂·泮水》:“角弓其觩,束矢其搜。”《毛传》:“五十矢为束。搜,众意也。”“束矢其搜”就是把箭成束地聚集在一起。
通过“蒐”这种狩猎活动,“上以共宗庙,下以简集士众”,一方面可以为田苗除害,搜集供宗庙祭祀之用的物品;另一方面可以把士兵聚集到一起进行简阅,训练他们的作战能力,一举两得。阅兵有不同的规模。每年都举行的常规阅兵就叫“蒐”,几年才举行一次的大规模阅兵则叫“大阅”或“大蒐”。“蒐”和“大阅”是对同一活动从不同特点进行的不同命名。从清点人马、兵器这个角度出发,叫做“阅”;从聚集人马、兵器这个角度出发,叫做“蒐”。
此外,与“阅兵”类似的说法还有“观兵”。周武王在伐纣之前,曾“观兵孟津,以卜诸侯伐纣之心”;楚庄王曾“观兵于周疆”,问鼎中原。《说文·见部》:“观,谛视也。”“观兵”不能只简单地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它是表示秀肌肉,展示兵力,想让别人看到己方的军事实力。
关于阅兵的目的,古人概括得很好,“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虽然如今我们国内繁荣稳定,但世界并未实现真正的和平。只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先进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才能保障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