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海贝,云南民族大学
主流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是对公司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及增长能力进行分析,但公司自身组织结构及其内部经营模式发生了系列演进,条块式的报表四模块分析模式只能评估企业财务状况,不能全面分析企业经营状况及发展前景,要弄清数据指标背后的经济实质,以公司战略管理观为主导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模式改进亟待研究。
当前企业的运营环境面临着与以往不同的巨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得企业在进行经营管理时必须进行长远的规划,以在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的环境中求得可持续发展。可见,战略管理即是对企业的管理进行长远规划,这区别于财务会计及一般意义上的管理会计。
从林毅夫教授(林毅夫,2004)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可知,企业间及区域间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源在于某一企业或某一区域相对于其它企业或区域而言具有竞争的比较优势,才能使其保持更快的发展速度。因此,以战略管理视角分析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其绩效,将使企业重视竞争优势分析。
“战略管理”意味着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时不仅要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管理,还必须注重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变化分析。评价企业绩效时,利用财务指标衡量企业财务业绩高低融入衡量企业在诸如顾客方面、市场份额等方面的非财务绩效,以使企业整体的绩效评价更为全面科学,符合客观实际。
主流的四模块式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难以评价企业实质性的财务绩效,因此寻求契合于公司整体价值目标的分析方法是当前报表分析模式改进的方向。
主流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只针对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分析,比如成本、收益等,忽略了对企业竞争对手的分析,这与当前管理需求严重脱节。作为宏观经济的诸多微观企业个体而言,同行业产品是否具有异质性、在同类企业中是否更具有竞争优势等,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必要内容。
主流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仅采用财务指标对企业各方面能力做分析评价,而一些重要的非财务指标在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绩效时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这些非财务指标根据行业特征而有所不同,更能反映出企业真实的业绩。忽视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难以保证目标企业分析结论的合理性。
当前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未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以综合分析其可持续发展因素,以保证企业在自身资源可承受的范围内实现价值最大化。而可持续理念意味着企业谋发展的同时必须考虑风险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以降低或消除经营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无论分析哪个方面,均不足以对企业进行全面深入到位的评判;将企业价值分析置于分析模式的核心位置,才能体现战略管理理念中的“长远”、“全局”观念,分析结论更具有合理性和可靠性。
战略管理视域下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下,企业必须时刻关注竞争对手的变化来评价自己在整个行业中的比较竞争优势是否持续。在主流财务报表分析模式的基础上需融入竞争对手分析,充分体现了企业全方位的战略管理观念,兼顾自身的经营管理状况以及与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
以战略管理的视角审视主流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及行业特征,在原有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融入必要的非财务指标如市场占有率、顾客忠诚度等。非财务指标融入至报表分析模式,是对现有报表分析模式的有效补充与修正,提供更为有效的业绩评价信息,是战略管理视域下的必须组成部分。
对可持续发展的衡量,有的研究学者用剩余收益概念进行衡量,有的学者界定为是专门概念并列相应公式。主流的财务报表分析模式中融入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分析,是战略管理观中长期性理念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综合以上财务报表分析模式改进建议,构建战略管理视域下财务报表分析模式如下图所示:
战略管理视域下财务报表分析结构图
将企业价值分析置于核心位置,贯穿于各报表分析模块,充分体现了企业价值分析在整体报表分析模式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是决定偿债能力等其它四个方面的决定性要素。同时兼顾常规财务指标分析、非财务指标分析、竞争对手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构成较为完整的财务分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