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俊涛
[摘 要]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成熟,无形资产也越来越多的被现代国有企业重视。国有企业沉淀了大量具有较高价值的无形资产,受限于国有机制和体制,该部分无形资产的价值没有充分体现,未能进行合理的推广和应用。现代国有企业由于对无形资产的价值认识不足,报表披露不充分,致使所有者权益和经营业绩未能充分体现,有无形资产流失风险。文章将从现代国有企业如何正确认识无形资产、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无形资产评估方法和流程、无形资产思考和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无形资产评估 流程 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3.17 文献标志码:A
一、什么是无形资产评估
(一)无形资产定义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形态,企业通过内部生成、外部购买或并购重组等方式直接或间接拥有,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
(二)无形资产评估
无形资产评估是具有法定评估资格的主体,根据委托方的要求,依据资产评估基本准则,运用市场法、收益法和资产基础法等方法,对无形资产进行价值测算和评估的过程,为委托方提供价值依据的行为。
二、国有企业为什么要开展无形资产评估
(一)无形资产评估是国有企业价值的重要体现
长期以来,受限于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无形资产的保护一直得不到重视,无形资产变相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尤其和非国有经济体设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随着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无形资产评估在国有企业组建设立公司和产权转让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无形资产评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国有企业开展无形资产评估,一方面可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国有企业重视无形资产的价值管理[1]。
(二)无形资产评估是现代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
中美贸易战以来,国有企业需要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储备,需要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时也要对自身沉淀的无形资产进行梳理,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体现出无形资产的价值。同时,国有企业也需要主动梳理控制或拥有的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并建立无形资产台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无形资产价值不能确定的问题,另一方面在信息披露时能够准确反映公司价值。毫无疑问,做好无形资产评估,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以及保护国有资产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无形资产评估有助于培养品牌意识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就是核心技术的发展,“科技兴邦”绝不是纸上谈兵。“科技就是力量,知识产权就是武器”的认知已深入人心,无形资产的价值、企业品牌的价值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技术含量和价值已经成为宣传自身品牌的有力武器,无形资产评估已经成为衡量无形资产的价值和技术含量的有力手段。
毫无疑问,国有企业对自身现有的无形资产进行挖掘、开发、整合,通过评估将各种附加值体现出来,形成自己的品牌势在必行,我们已经有了“华为”,未来还要有自己的“谷歌”、“微软”“IBM”和“波音”。
三、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12号)第六条提出,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
1.整体或者部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2.以非货币资产对外投资;3.合并、分立、破产、解散;4.非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股权比例变动;5.产权转让;6.资产转让、置换;7.整体资产或者部分资产租赁给非国有单位;8.以非货币资产偿还债务;9.资产涉讼;10.收购非国有单位的资产;11.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资产出资;12.接受非国有单位以非货币资产抵债;1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事项。
国有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方法主要有市场法、收益法和资产基础法三种,考虑到市场法和资产基础法的局限性,国有企业多采用收益法确定评估标的价值。市场法的基础需要有比较活跃的相类似的资产交易案例,相类似的资产交易案例越多对评估的准确性越有利,评估结果越客观公允;收益法的基础是评估标的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能够准确可靠地计量,假设条件和折现率(资本化率)估计越准确,评估的结果越准确,主要是关注评估标的综合收益能力;资产基础法以评估标的重置成本进行计量为基础,评估标的核算越准确,评估标的价值也就越准确[2]。
资产评估报告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资产评估报告、资产评估说明和资产评估明细表,评估机构在对国有企业的评估标的进行评估时,一般会以持续经营为前提选用至少两种以上的评估方法对评估标的进行评估。资产评估机构接受评估委托后,一般会成立项目团队、拟定评估计划,编制评估申报明细表、资产调查表、盈利预测表、评估资料清单等,评估过程中会和委托单位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确保评估结论客观实际。
四、无形资产评估流程
1.接受委托。评估机构接受委托并签订业务约定书,指定项目负责人并组建评估项目组,编制工作计划和拟定初步评估方案。
2.明确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評估范围。评估机构接受委托后,需要和委托人初步沟通,确定评估的对象是什么、评估的范围包括什么以及此次评估的目的是什么。确定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后,评估机构应视情况要求委托单位对评估对象出具专项审计报告或法律意见书,确保评估对象账面价值计量准确、权责清晰。
3.确定评估基准日。评估机构原则上应根据评估工作的进度安排,和委托单位一起确定评估基准日。
4.评估依据。国有企业的评估依据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一是经济行为依据,主要包括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总经理办公会决议、党委会决议等内部决策文件以及主管机构部门的批复文件或计划等;二是法律法规依据,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等;三是评估准则依据,主要包括财政部发布的《资产评估基本准则》等;四是法律权属依据,主要包括银行开户许可证、存款对账单、债权债务合同、专利证书等;五是取价依据,包括《资产评估常用方法与参数手册》等;六是其他参考依据,主要包括专项审计报告、法律意见书、会计凭证等。
5.评估方法的确定。评估机构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合理确定评估方法,原则上至少采用不少于两种方法对评估标的进行评估,同时应说明不采用某种评估方法的理由。
6.评估程序实施。一般包括接受委托及前期准备、指导企业清查资产和准备评估资料、现场调查及收集评估资料、评定结果汇总和结论分析、内部审核以及和委托人进行沟通。
评估实施中评估机构应当根据评估准则,合理认定并确定评估假设在评估基准日成立,主要包括前提假设、特殊性假设和一般性假设等。
7.评估结论。根据每种方法测算出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分析两种方法出现差异的原因,哪种评估结果更符合企业客观实际,最终确定选择哪种评估方法以及评估结果。
五、无形资产管理思考及建议
无形资产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力资源。和其他资产不同,员工的知识水平能够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员工教育背景、综合素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等都不能忽视。第二,知识产权。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专利权、版权、商标和商业秘密等。第三,管理水平。这种资产指的是企业在组织、管理、协调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好的管理流程能够较大的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包括企业文化、资本运营能力、管控流程、内控制度、信息交流技术、企业对外形象等[3]。
(一)提升认识,规范无形资产核算
梳理企业无形资产,将与技术相关、客户相关、市场相关、合同权利、技术革新等相关的无形资产、商誉等,具备表内核算条件的,纳入财务报表核算,不具备纳入财务报表核算条件的,建立台账规范管理。
(二)加强无形资产保护
第一,探索采取期权、专项奖励等方法建立和完善核心骨干团队激励和约束机制,留住人才。第二,制定品牌战略。品牌是经济效益之本,具有极高的无形资产价值,品牌是最可靠的、最恒久的资产。第三、探索和建立无形资产保护机制。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一个体系性工作,企业应当抽调专职人员,成立專门的机构,明确职责、细化责任,建章立制,梳理分类企业无形资产,形成无形资产保护和防止侵权的长效机制。
(三)重视无形资产评估,防止无形资产流失
企业需要将无形资产评估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防止无形资产无意流失,尤其是要重视以下两种情况:第一,新设、重组、合并过程中,涉及到人力划转、市场划转、技术支持的,需要评估作价,防止无形资产无意流失;第二,规范竞业禁止条款,企业的员工以及合作伙伴均应遵守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资产评估基本准则[Z].2017- 12- 25.
[2]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Z].2005- 09- 01.
[3]庞淄镡.无形资产评估中应注意的事项[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2):90.[4]张慧妍.非常规无形资产评估界定与评估[J].知识经济,2015(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