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明波
摘 要 吉水中学日新社团联合会,以信息化为支撑,通过日新社联顾问委员会和江西省创造学会创新教育研究所(挂靠吉水中学)的资源平台,开展社团创新的路径探索与试点推广,实现了纵向可持续发展以及横向可交流交融,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县域中学 社团理念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江西省吉水中学,由县教育局举办(区别于设区市办、区办、高校附属的中学),位于经济相对欠发达、信息相对封闭、理念相对落后地区,远离大城市、高校、大中型科技企业。2018年3月在校生3175人,农村户籍学生2091人占到了66%(其中农村留守学生556人约占17.5%)、县城户籍学生约占33.6%,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开展,而在全国,特别是经济社会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类似的县域中学较多,相比国家对国际化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还有较大差距,也缺乏足够的资源开展素质教育。
吉水中学日新社团联合会(以下简称“日新社联”),以信息化为支撑,通过日新社联顾问委员会、江西省创造学会创新教育研究所(挂靠吉水中学)的资源平台,开展社团创新的路径探索与试点推广,打通纵向各个阶段间、横向各个主体间的隔离,实现了“学生与教师”、“学校与社会”、“中学与高校”、“社团的教学做创赛”相衔接,实现了纵向可持续发展以及横向可交流交融,促进了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
1社团简介
1.1社团规模
吉水中学日新社团联合会,包括6个学生社团,其中“日新学习社”现有社员51人,“中学生科技创新协会”有会员591人,“科技调查队”有队员91人,“中学生创新创业协会”有会员34人,“科技馆讲解团”有小团员30人,“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有志愿者42人,共计839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6.4%。
1.2活动机制
日新社联按照“教学做创赛一体”的活动理念,统一开展博雅教育、实践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活动,核心是创新教育,包括人文创新、科技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活动创新、科研创新。完善了“第一课堂培育、第二课堂孵化、学校催化加速”的三级助推体系,形成了“创作实践、理论研究、赛事锻炼”三驾马车驱动发展的局面,形成了“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相互支撑”、“人文创新与科技创新活动全面进步”,“创新教育与实践教育、博雅教育协调发展”的态势。
1.3顾问资源
日新社联创建了志愿服务性质的顾问委员会,迄今已聘请省内外创新教育专家100人担任顾问,通过远程网络信息平台,高效率、低成本地引进了全国各地的创新教育资源,提升了社团活动水平。
1.4实证记录、第三方监督评价
创新教育研究所、日新社团联合会共同建立了一个档案库,对社员学生及毕业社员的发展情况进行實证案例跟踪调查,将学生从初中、高中、大学各个阶段的记录资料实名存档,以档案库实证资料为基础,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发展轨迹进行评价。
2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支撑作用
教育信息化给县域中学社团创新活动带来了远程网络资源的便利,促进了创新教育内外路径的选择与实现,这种路径体系构建图如下:
3实施过程与方法策略
3.1实施过程
针对县域中学生视野狭隘、实践能力差、创新意识弱的问题,我们创建了吉水中学日新社团联合会、江西省创造学会创新教育研究所(与日新社联合署办公),开展科技社团创新活动的实验以及创新教育的研究,构建了科技社团活动的“二维路径模式”。我们按照“学生社团试点实验——向全校推广——面向全省中小学提供创新教育研究的指导服务”的逻辑进路开展社团创新实践活动,利用教育信息化媒介手段,通过日新社联顾问委员会、创新教育研究所的平台资源,解决纵向和横向的衔接问题,打通学生成长过程中纵向各阶段、横向各主体之间的隔离。
3.2活动阶段
吉水中学日新社团联合会的科技创新活动经历三个阶段:
(1)起步阶段(2013年—2015年),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综合创新活动,“先科研创新后实践创新”、“转型升级到创新创业活动”,进而向全校推广,带动更多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赛事。
(2)出成果阶段(2015年—2018年),通过社团顾问委员会、研究所的平台,引进省内外优质资源,包括信息、师资、设备等,获得创新成果,例如科技创新赛事奖项、专利、学术论文、科研课题、调研报告,其特点是强调质量。
(3)成果转化阶段(2019年1月至今),通过研究所向外推广成功经验,强化学生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例如样品制作、实物生产、向他人转让成果、许可他人使用成果等,推动社团创新活动向科技创新创业方向的转型升级。
3.3方法策略
(1)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双管齐下。在理论上,建构了县域中学社团创新的二维路径体系;在实践中开展了学生社团试点实验,摸索出了“先人文创新后科技创新”、“先科研创新后实践创新”、“最终转型升级到创新创业活动”的内在路径经验,以及通过社团顾问委员会、省创造学会创新教育研究所的平台引进省内外资源,推广研究成果。
(2)先试点再推广,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的方法论。创新教育实验的操作步骤,遵循了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秩序,运用了先试点后推广的方法论,具体逻辑进路是:学生社团试点实验——向全校推广——建立创新教育研究所并面向省创造学会所联系的全省中小学、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提供创新教育研究的指导服务。
(3)实证案例跟踪调查法。对社员学生开展真实的案例研究、长期的调查研究,不做缺乏客观事实依据的纯主观思辨研究。创新教育研究所、日新社联共同建立了一个档案库,将学生从初中、高中、大学各个阶段的记录资料实名存档,对社员学生及毕业社员的发展情况进行实证案例跟踪调查。
4社团创新活动的理念建设
4.1社团理念机构图
4.2社团活动运行图
5成效与社会声誉
5.1成效
(1)学生的创新素质得到提升。几年下来,学生已能够自觉坚持“教学做创赛”一体的社团活动理念,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动手做”、“大胆创”、“校内外赛”同时开展,相互促进。学生扩充了视野,教化了情操,见到了专家教授,唤醒了创新意识,激发了创造欲望,提升了创新能力。
(2)学生的创新成果丰富多样。自2013年9月以来,社员学生参与中央电教馆课题研究1项、省教育厅课题3项、市教育局市社联课题4项,主持江西省创造学会创新教育研究课题7项,发表论文6篇,撰写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0篇且均被省级课题采纳或被国家机关批示采用,开设博雅讲座和科技讲座48期(含社员学生、指导老师、顾问专家主讲),获得新概念、语文报杯、圣陶杯等全国作文复赛决赛奖项33个,学生署名新闻作品在正规媒体上发表110篇次,获得全省和全国性发明创意类赛事奖项248个,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2件,获得国家省市级电脑制作活动奖项9个,合建校内“非遗”传承基地4个、校内小记者站1个、校外德育基地1个、校外环境科学实践基地1个、校企合作科技创新实践基地1个。
学生的科技创新、人文社科创新、科研创新、实践创新成绩屡屡打破本校、本县、本市的历史纪录,日新社联创新活动成果《县域中学社团创新的二维路径探索》于2018年9月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反映了创新教育实验有效果。
5.2社会声誉
(1)师生家长社会满意。日新社联师生为“中国流动科技馆”吉水巡展项目担任义务讲解员,自2017年9月6日开馆以来共接待参观56批次共计3200人次。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时事报告上发表文章《发展更好更公平的教育》,登载了吉水中学的学生在流动科技馆感受“手眼协调”的乐趣图片(2017年第10期P20~27)。人民日报(9月16日01版《科普日来了》)、光明日报(9月17日05版《面对流言,科普如何成为赢家》)、新华社(9月15日通稿)等中央媒体也作了报道。
(2)教育、科技、知识产权行政部门认可。江西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多次肯定,例如2016年1月省教育厅文件《关于2015年普通高中评估结果的通报》(赣教基字〔2016〕2号)表扬“吉水中学日新社社团秉持‘自主探索、自觉实践、自由创新的宗旨,完成生态文明乡镇建设调研等10余项调研报告。”
(3)学校认可。吉水中学学生手册、中招宣传手册一直将日新社联树为典型,予以重點介绍。2015年以来,社员学生通过高校自主招生的有38人,其中清华大学4人、北京大学1人。
参考文献
[1] 陈宏程.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指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2] 周又红.给科技教师的百条建议[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4.
[3] 黄烁.基于创新教育的中小学教学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