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旅游地学的南京栖霞山资源利用探讨

2019-10-31 08:14王忆梅唐晓岚郭乃静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9年10期
关键词:遗迹景区人文

■ 王忆梅/唐晓岚,2/郭乃静

(1.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2.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37)

南京栖霞山自古以来就是游览圣地,自然景观秀丽,地貌类型齐全,人文古迹遍布,是地质遗迹与人文历史景观相互融合的典范。山水兼胜是栖霞山的特点和亮点,具体来说就是岩石、茂林和清泉。其中岩石是栖霞山最重要的自然资源,经长年开发已转化为一笔宝贵的文化资产。但是随着栖霞山文化景观的兴盛,其岩石的自然属性却遭到了忽视,多年来其地质遗迹一直通过依附于景点、文物的方式得以留存,缺少明确的地质景观建设。目前有关南京栖霞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铅锌银多金属矿床[1]、地质问题[2]、植物资源的分布与调查[3]、风景区的生态保护[4]以及历史文化[5]等方面。然而,长期的矿物开采和旅游活动导致栖霞山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资源均受到严重影响,旅游地学资源保护和开发研究也相对滞后。

旅游地学资源分为自然旅游地学资源和人文旅游地学资源。前者以区域地质地貌条件为核心,后者以建筑历史文物古迹等文化艺术为核心,两者对区域旅游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栖霞山的旅游地学资源作为一种由地质作用、环境演替和人文历史等综合作用形成的特殊旅游资源,其形成、发展和演化过程必定会受到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一个旅游地能否被开发主要在于其自然旅游地学资源的多样性、综合价值及等级,而栖霞山的地质景观价值却一直被其人文价值的光芒所掩盖,区域综合景观管理的探讨也较少。因此,本文基于旅游地学资源价值提升的视角,对南京栖霞山地区的地质景观进行特色分析与价值评价,并结合人文特色探讨其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在填补栖霞山景观多样性中地质景观价值开发研究不足的同时,也为区域旅游规划发展和管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1 研究区范围及地理环境分析

1.1 自然地理条件

栖霞山古名摄山,南朝时曾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景区位于南京市东北郊的栖霞镇内,距市区22公里,占地约860公顷,其中山林面积330余公顷,范围包括栖霞山主体及其周边的南象山和北象山(图1),地理坐标为北纬32°09’~32°10’,东经118°22’~119°14’,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平均气温19.6℃,年平均降水量1530.1毫米。它北依长江,西望燕子矶,东眺龙潭,南面处于南北象山、何家山环抱中。景区由三山两涧组成,主峰名凤翔峰,又名三茅峰,海拔286米。主峰东西侧各为东峰和西峰,或称龙山和虎山。中、西峰之间一谷称桃花涧,中、东峰之间一谷称中峰涧。栖霞山没有高峰险峰,但清幽怡静,山深林茂,泉清石峻,名胜古迹众多,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

图1 南京栖霞山地区研究范围

1.2 地质背景与成景机理

栖霞山地区属于宁镇山脉西段北支,为断块剥蚀低山丘陵区,其地史演化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震旦纪,形成区域稳定基底;第二阶段为志留纪一三叠纪,在印支运动挤压下形成了一系列近EW向平行的复式褶皱,晚三叠纪“南象运动”后,该区上升为陆地,结束海相沉积历史;第三阶段为侏罗纪—古近纪,该阶段燕山期构造活跃,以近SN向挤压下的断裂—断块活动改变了原有的构造样式,形成断陷和隆起的基本格局;第四阶段为新近纪—第四纪,表现为强烈的断块差异升降运动,继承并发展原有的盆山格局,形成了现今的丘陵地貌[6]。一系列的地质基础演变奠定了栖霞山的骨架,经过长期的内外地质营力侵蚀作用,形成了壁立千仞的构造地貌、外形美观的地表钟乳石、深邃幽奥的峡谷、参差夹立的石林石景、完整特殊的地质珍迹,构成栖霞山立体多姿、山深石峻的景观格局。另外,栖霞山区域还拥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如天开岩),富含铅、锌、银矿藏,地质上称为石中瑰宝的“栖霞石”生产于此,地质资源丰富且典型,是众多地学学术名称(如栖霞组)的命名地,遍布地学泰斗李希霍芬、李四光等人的足迹,已被列入国家地质公园规划。

2 南京栖霞山地区旅游地学资源特色分析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德滋先生认为,栖霞山这本“活生生的地质教科书”的作用还不仅仅限于地质科研领域,它更多地体现了自然、文化两种遗产的和谐统一,是一部真正的、名副其实的百科全书。本文基于ArcGIS平台对栖霞山分别代表人文和自然旅游地学资源的景点进行定位以分析其空间分布。

2.1 南京栖霞山地区人文旅游地学资源特色

南京栖霞山素有“六朝胜迹”之称,在明代被列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有“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的美誉。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历史古迹遗址80多处,荟萃了宗教文化、帝王文化、绿色文化、民俗文化、地质文化、石刻文化、茶文化。栖霞山自南朝以来就是佛教圣地,栖霞寺为众寺之首,在唐代与山东长青灵岩寺、湖北当阳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合称为我国“四大丛林”。历史上,栖霞山的秀美风貌还吸引众多文人画家前来游览创作。如明代画家张宏亲笔绘制的《栖霞山图》具体表现了从栖霞山无量殿、千佛岩至山巅一带的山林胜景;清人董诰的《栖霞十景图册》荟萃了十处名胜古迹,依次画有栖霞山、玲峰池、紫峰阁、万松山房、天开岩、幽居庵、叠浪崖、珍珠泉、彩虹明镜和德云庵;清代词臣画家邹一桂的《栖霞胜赏图》描绘了栖霞山地区逶迤起伏的地貌;清代“金陵八家”魁首龚贤创作的《摄山栖霞图》表现了绵延起伏的栖霞山雄峙长江南岸,满山遍野苍茂郁勃,山溪蜿蜒潺流,烟雾飘渺弥漫的景象。

此外,栖霞山地区森林资源以陆生植物为主,天然植物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将近95%,属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地带,主要由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山顶灌丛组成,2010年底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内十几种红叶树种呈现出红叶景观,将栖霞山渲染得如火如荼,自明朝中后期便产生了“春游牛首、秋游栖霞”的习俗,“栖霞丹枫”为金陵新四十景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四大赏红枫景区之一。现如今的栖霞山俨然已成为人文资源荟萃的旅游景区,其人文旅游地学资源主要分布在主峰西南方及虎山一带,总体聚集分布在景区入口区,建设景点以帝王文化、宗教文化、植物景观为主(图2)。

2.2 南京栖霞山地区自然旅游地学资源价值分析

自然旅游地学资源包括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山水环境、自然风光等地质地理现象以及具有旅游观赏功能和价值的地质遗迹。自然旅游地学资源是人文旅游资源和其他旅游资源形成的物质基础,也是保证旅游地各类景观供给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因此,对南京栖霞山的自然旅游地学资源景观特征分析,首先需要对其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及等级划分。

2.2.1 栖霞山地区地质遗迹空间分布及景观资源分类

图3 南京栖霞山地区自然旅游地学资源空间分布

南京栖霞山地区景观要素众多,历史人文、森林和地质遗迹是其研究价值较高的三类景观资源。目前,栖霞山历史人文资源和森林资源均已得到高度重视并享誉国内外,而对地质遗迹资源的研究却一直以地质、矿产为主,较少涉及旅游景观的建设。栖霞山地区地质景观源于大量的地质遗迹资源,被专家称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地学教科书”。该地区古生物化石众多,是我国地质研究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著名的“栖霞灰岩”“象山砂岩”“南象运动”等地学名称的命名地。从其地质遗迹点的空间分布来看,覆盖到栖霞山主体及周边的北象山、南象山,呈整体聚集、局部分散的分布状态,多处地质遗迹和人文景观重叠,如明镜湖、纱帽峰、桃花涧、红叶谷等。另外,还有多处地貌景观虽已有景点建设,但缺少地学价值宣扬,如青峰剑的灰色石灰岩山石、天开岩岩溶地貌、叠浪岩岩溶地貌、一线天断层等地质遗迹(图3)。

本文根据原国土资源部2010年发布的《重要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要求(试行)》和《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规划(2011—2020)》等相关地质遗迹分类要求,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依据地质遗迹主体物质组成、成因及规模,针对南京栖霞山地质遗迹景观特征,采用“大类→类→亚类”三级分类体系,将地质遗迹类型划分成7大类、13类及15亚类,共67个地质遗迹点(表1)。

2.2.2 栖霞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综合质量评价

栖霞山地区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提供了多方向的发展可能,而地质遗迹价值的高低更是其地学旅游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本文进一步利用层次分析法(AHP)从景观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条件两方面对研究区的地质遗迹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指标选取主要依据文献查阅[7-8]以及《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等相关文件规定,结合南京栖霞山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情况,通过要素筛选及专家打分确定权重,进一步建立评估指标体系予以分析评估(表2)。

表1 南京栖霞山地质遗迹类型划分及景观规模(改绘自许应石[6])

利用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数学模型[9]进行综合计算,得出南京栖霞山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亚类的综合评估得分,进而对其分级。其公式为:

表2 南京栖霞山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式(1)中,A为地质遗迹资源评价综合得分;Wi为第i项评价因子的权重;Si为第i项评价因子的专家打分;n为评价因子的数量。权重由层次分析法获得,采用百分制对15个地质遗迹资源亚类级别上的各评价因子进行赋分,90~100 分表明遗迹价值极高,80~90分表明遗迹价值高,70~80分表明遗迹价值较高,60~70 分表明遗迹价值一般,50~60分表明遗迹价值较低,40~50 分表明遗迹价值低,<40分表明遗迹价值极低。得出计算结果为地质遗迹总体价值较高,综合得分均在60分以上。根据综合得分结果可将地质遗迹亚类划分为三级:I级(100~85)、II级(84~75)、III级(<74)(图4)。

结果表明,南京栖霞山的地质遗迹资源类型丰富、质量较高,其中I级地质遗迹亚类有4个,包括区域性标准剖面、典型沉积岩相剖面、中小构造、典型金属矿床,占地质遗迹亚类的26.7%;II级地质遗迹亚类8个,占53.3%;III级地质遗迹亚类3个,即滑坡遗迹景观、地裂与地面沉降遗迹景观和采矿遗迹景观,占20%。15个地质遗迹亚类中Ⅰ、Ⅱ级地质遗迹亚类共占80%,远超一半的比例,表明栖霞山地区的地质遗迹资源价值较高,兼具地质和地理两种旅游环境,具备自然旅游地学资源开发条件,在资源保护的同时可结合人文地学旅游资源合理组织游览路线和空间,发挥休闲游览、体疗康乐、科普教育、美学观赏等功能,最大化栖霞山地区的旅游地学价值。

3 面向旅游地学的南京栖霞山旅游资源综合利用探讨

从栖霞山地区的旅游资源条件与发展潜力来看,可将其未来的发展定位为兼具高水平人文和地质价值的综合地学旅游特色景区,因此其旅游活动需要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可持续共存。栖霞山地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总体规划较为成熟,针对景区存在的自然旅游地学资源开发不足及其与人文旅游地学资源综合开发程度不高等问题,笔者本着保护优先、整体优化、重视生态、坚持特色等原则,从项目开发及开发路径两个层面探讨栖霞山地区综合景观资源开发利用及地学旅游景区的发展方向。

3.1 旅游项目开发

3.1.1 视觉享受

自然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栖霞山地区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基础。在进行此类旅游项目开发的过程中,可以分别以不同类型的景观要素为依托,从视觉享受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丰富的地学旅游感受。例如,代表人文旅游地学资源的红叶谷、栖霞古寺、始皇临江处、碧云亭等景点,代表自然旅游地学资源的叠浪岩岩溶地貌、地表钟乳石、一线天断层等地质景观,以及同时具备两类资源特征的纱帽峰、明征君碑等景点。此类景点为重点建设对象,可分别利用景点本身的地学价值,从地学欣赏的角度为景区增添观赏特色。

图4 地质遗迹亚类综合得分

3.1.2 科普教育

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及其保护的重要性,是栖霞山地区在科普教育类旅游项目开发方面的重点供给对象。建议引进“互联网+地学文化产业”的新型发展模式,借助海量数据促进地学文化交流共享和产业升级[10]。从公众对地学景观的兴趣以及相关专业研究人员对科学知识调查需求的角度考虑,栖霞山综合性旅游地学景区可以根据不同的景点属性,采取线上或线下等不同的科学普及方式来传达教育意义。例如以观赏特征为主的天开岩熔岩地貌、一线天断层、千佛岩砂岩地貌等地貌景观,可通过线上科普讲解以普及地学知识,或者以线下的影像、模型等方式还原人类文明在地质演变中的影响等方式为人们展现栖霞山景区的地貌风光;位于北象山区域的中侏罗世北象山组、南象山区域的“南象运动”定名地,以及栖霞山东南方的“栖霞灰岩”或“栖霞组”等地质构造,可作为地质学领域师生学习研讨的重点观察对象。

3.1.3 体疗康乐

栖霞山地区属于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为北亚热带的北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植被物种丰富的重要因素,森林覆盖率达94.6%,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健康,具备发展“森林康养”旅游模式的条件。“森林康养”是指依靠森林资源,完善相应的服务设施,以“预防养生、休闲娱乐、保健康体”为目的,在森林中进行养生、疗养、康复和休闲等一系列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11]。例如栖霞山的红叶谷、明镜湖等景点是以植物资源、水资源为特色依托,为游客提供了生态因子质量较高、得以修养身心的舒适环境;此外,作为栖霞山的主要春景,桃花涧除了蔚为壮观的桃花景观之外,其周边的一线天断层、天开岩岩溶地貌等地形起伏、植物丰富的复杂空间组成,通过对风向的引导和植物除杂、降噪功能,为桃花涧营造了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满足了游人进行康养身心、休闲养生的空间环境需求。

3.1.4 人文活动

栖霞山的文化资源一直是主打的旅游资源要素,是栖霞区文化旅游总体规划中推动传统文化的重点建设区域。在面向旅游地学的综合景观资源建设中,可引入栖霞山传统山水画作为文化表达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是人文历史的再现,另一方面也是直观展现地貌景观的特色表达形式。例如清人董诰的《栖霞十景图册》可在对应的各景点处采用山水画影像数据展示,其中天开岩、叠浪崖、珍珠泉等II级地质遗迹亚类主要以地质景观为依托的景点,更需要通过此类人文活动增添画境感受;清代词臣画家邹一桂的《栖霞胜赏图》、明代画家张宏的《栖霞山图》以及清代龚贤创作的《摄山栖霞图》,则可以主要从栖霞山整体地貌风景刻画,作为景区文化产品宣传和线上官网设计的有力支撑材料,以强化栖霞山综合旅游地学景区的发展定位。此外,栖霞山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茶文化、民俗文化等,也是开展茶会、茶艺、金箔锻制技艺展等相关现代人文活动的文化支撑。

3.2 旅游开发路径

3.2.1 发挥政府职能

栖霞山景区的综合景观资源提升利用以及栖霞山地学旅游景区的建设工作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政府需要发挥其主导职能,制定有利于景区发展的产业政策和管理规范,引导栖霞山地学旅游景区走上合理的开发建设道路。另外还需要在当地政府的把控下,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对景区交通、产业更新等服务设施进行改造建设。2018年9月,当地政府部门和学者专家针对栖霞山片区智慧交通系统的未来发展规划开展了论坛研讨,且为了方便游客出行,景区内外的交通衔接也是建设重点。因此栖霞山旅游地学景区的建设工作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3.2.2 “人文+地质”的旅游地学发展模式

人文历史和自然地质是南京栖霞山景区发展旅游地学特色的两条主线,应重点发展兼具人文和自然地学旅游资源的景点,例如纱帽峰、明征君碑等。在保证常规旅游活动的同时,加入地学景观科普教育和历史典故讲解的游赏形式,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模式,让游客在游览观光的同时还能够领悟科学和历史知识。适当调整当地旅游产业发展结构,以地学文化助推景区建设,保证区域特色文化与旅游项目的相辅相成。

3.2.3 重视管理水平,先保护后发展

旅游地学景观的特殊性决定了在景区发展管理方面更需要的是保护规划而不是无节制的开发规划[12]。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坚持保护优先,特别是地质遗迹资源的脆弱性、不易恢复性需要重点关注,不能为了提升旅游价值或发展旅游经济而一味重视地质资源本身的景观价值,从而忽视了整体维护管理。在栖霞山景区的红枫节等客流量较大的节日期间,地质遗迹岩体表面遭刻字、踩踏等破坏事件屡见不鲜。因此,面向旅游地学的景区资源综合开发更需要重视管理方法。例如可以通过环保普及、设置景点安全范围并加以围护等方法,对景区综合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建设。

猜你喜欢
遗迹景区人文
灵渠历史文化遗迹探踪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人文绍兴
沉船遗迹(外一首)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