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俊颖
摘要:目的:探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与血脂异常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检验科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389例患者,基于血清学检测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比较HP(+)与HP(-)的临床指标差异;结果:HP总感染率达到52.44%,HP(+)者当中的血脂异常比重显著高于HP(-)者;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造成血脂异常与水平升高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血脂;异常;相关性
引言
幽门螺旋杆菌(HP)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能够引起胃肠道的持续感染以及持续的轻度炎症反应。而血脂代谢异常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主要危害因素。据现有研究资料显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同样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此,为了进一步理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血脂异常的临床相关性,本研究在回顾性分析我院检验科患者临床资料的基础之上,指出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血脂异常临床相关性研究的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检验科自2018年6月~2019年6月的389例患者,其中男198例,女191例,24~73岁,平均年龄为(39.28±12.51)岁。
1.2方法
对以上389例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尤其收集了其年龄、性别以及体质量指数等基础数据的同时,还就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血清总胆固醇(TC)等检验结果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基于血清学抗体检查,将患者分为两组,即HP(+)与HP(-)组。
1.3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了SPSS22.0统计学软件来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结果
2.1 HP(+)检出率
在对389例患者的检测结果来看,有204例患者为HP(+)者,HP(+)检出率为52.44%。而其中,男性105例,检出率为51.47%,女性99例,检出率为48.53%。通过比较男女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指标比较
HP(+)与HP(-)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均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两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总胆固醇(TC)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中TC与LDL-C升高的构成比较
2.3.1 HP(+)与HP(-)组患者中血清总胆固醇(TC)(酶比色法)构成比较
如下表1:
2.3.2 HP(+)与HP(-)组患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选择性清除法)构成比较
如下表2:
基于上表1与表2数据的结果,HP(+)与HP(-)组患者不论是就TC构成比较来看,还是就LDL-C构成比较而言,两组间差异较为明显,而且HP(-)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优于HP(+)组患者。可以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造成血脂异常与水平升高的重要因素。
3.讨论
现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并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血脂异常的临床相关性进行研究的同时,旨在以此为基础来进一步认知及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所存在着的联系。针对HP感染引发血脂谱改变的原因,当前不同学者也存在不同的观点,而更具广泛性和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HP感染会引发轻度但长期的炎症刺激,由此也会促进肿瘤坏死因子及多种粘附分子的表达,导致血脂代謝紊乱;2)HP感染会减少氧磷酸-1(PON1)的活性,进而引发LDL氧化,导致感染者的LDL-C水平增加;3)HP感染能够导致体内的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对于抵抗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等具有重要作用,进而导致血脂异常。
总而言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血脂异常具有一定的临床相关性,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也是诱发心血管等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也就是说,通过有效治疗和彻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能够有效预防冠心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等。
参考文献:
[1]赵瑞斌;吴小红;李贻海.幽门螺旋杆菌四种检测方法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9(11)
[2]张笑科.公众对幽门螺旋杆菌的认知和预防治疗行为调查[J].中国新通信.2019(04)
[3]崔璨璨;李长锋;张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方案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吉林大学学报.2017(11)
[4]张俊玲;曾惠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与预防[J].甘肃科技纵横.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