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振
摘要:对学生而言,小学数学学习难度较大,数学教师需要辅助学生攻克学习障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将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探讨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以期为有识之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
引言:
在数学题目解析中,经常需要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数与形是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学生需要把握数形结合规律,获得解题思路。数学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任务,需要对学生发展负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开拓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具备数形结合思想。
一、以形助数,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很多数学题目仅仅给出数字,加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部分教师要求学生依据已知条件分析题干,并未对题目进行延伸,导致题目解析受阻。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用具体图示来阐释数字含义,分析题目要点[1]。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析这一类型题目时,教师需要辅助学生建立统计图,如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使学生把握数据特点,解决数学问题。
以下面这道题目为例:张明的身高体重变化如表1所示,请问张明几岁到几岁时身高的增长速度最快,长高了多少厘米?当张明身高为1米15时,大约是几岁?张明五岁半时身高大约为多少?
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完整呈现表格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绘制这道题目的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具有直观性,能够整合数据,体现数据的变化特征。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进行观察,发现0到1岁期间,折线最陡峭,说明张明身高的增长最为明显。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张明的身高不断增加。对表格信息、相关数据进行汇总,能够回答上述问题——张明的身高在0岁到1岁期间增长速度最快,增长了22厘米;当张明身高为1米15时,大约是6岁。张明5岁半时身高大约为1米13。
二、以数解形,构建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小学阶段,数学题目解析并不简单,学生不仅要把握数字代表的含义,还要观察图形特点,理解数与形之间的关系[2]。在很多题目中都给了图形,学生需要具备空间观念,分析物体的形状,判断物体的大小,通过数字来解析图形的外部形态。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需要烛照学生的学习之路,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当学生遇到解析障碍,教师应该为学生介绍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以数解形。此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题目,依靠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等进行计算,不斷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以下面这道题目为例:有两盒月饼,已知每盒月饼的长度为30厘米,宽度为25厘米,高为10厘米,请问怎样组合包装,才能最节省包装用纸?这道题目给出了物体的长宽高,可以通过题干建构物体形象。对题目进行分析,发现这道题目需要求出组合后物体的表面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绘制月饼盒组装的草图,如图1所示。
如果采用第一种组合方法,长度为30厘米,宽度为25厘米,高为20厘米。如果采用第二种组合方法,长度为30厘米,宽度为50厘米,高为10厘米。如果采用第三种组合方法,长度为60厘米,宽度为25厘米,高为10厘米。对不同组合图形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月饼盒之间的重叠面积越大,其表面积越小,月饼包装所用纸越少。因此可以采用第一种包装方法,达到最佳节省效果。在依靠数形结合思想解析题目的过程中,学生的空间联想能力将得到增强,分析概括能力也将有所提升[3]。
三、数形结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依靠数形结合思想解析数学题目的过程中,应该把握“数”与“形”这两个要素,应用图形来概括数量关系,应用数量关系来阐释图形意义。随着年段的不断增加,学生遇到的数学问题会越来越棘手,解析难度会逐渐加大。教师应该对学生开展“数形互译”训练,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
以鸡兔同笼题目为例:已知鸡兔在同一笼子内,有7个头,18条腿,请问鸡、兔各有多少只?有7个头,说明鸡兔总个数为7,教师可以让学生画出鸡的简化图形,用圆形来表示头部,用两条线段来表示腿。假设笼子中都是鸡,则一共有14条腿。题干中说有18条腿,需要对图形进行补充,将两条腿的变为四条腿。添加两次后,发现正好有18条腿,这说明四条腿的兔子有两只,两条腿的鸡有五只。由数字联想到图形,再由图形推导出数字,体现了“数形互译”。在未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之前,学生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容易遇到阻碍,无法处理复杂数量关系。在应用数形结合思想之后,学生能够抓住题干重点,理清解题思路,攻克学习阻碍[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知识点具有抽象特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要求。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需要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辅助学生高效解答问题。数形结合思想实现了“数”与“形”的转换,将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在数学教学中,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对学生开展解题训练,使学生在解题实践中把握“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沈洁洁.教师如何让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绽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66.
[2]李长皞.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方法[J].华夏教师,2019(13):61-62.
[3]伊敏,张兰珠.以形助教 凸显实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黑河教育,2019(01):57-58.
[4]桂晋梅.数形转换,优势互补,化难为易——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2018(2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