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观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陈展

2019-10-30 04:07周浩玲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9期
关键词:时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博物馆作为收藏、展示、研究文化的专门机构对如何尽可能原真性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展览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本文以时间和空间维度作为考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陈展的时空布局进行时空延伸及时空压缩的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时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陈展

【中图分类号】G624.3 【文献标识码】A

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它包括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 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及传统手工艺五项内容。我国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其涵盖的内容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界定的5项内容一致外,增加了第6条为“与上述内容相关的文化空间”。

简单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种非物质形式的文化遗产,它与民众的生活、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表演艺术等,其彰显着特定时期的文化内涵,具有独特性、动态性、传承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博物馆作为收藏、展示、研究文化的公益性平台,基于其功能定位及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等优势,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保护的重要载体,博物馆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陈展时空维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虽然记忆、传统都属于过去的东西,但在马克思的社会时空中提到社会时间是持续性的,而社会空间是具有广延性的,因而承载着过去的传统在社会发展中恰恰代表着时间的连续性以及空间结构的广延性,其社会时空是具有同一性的,是以“活态”的形式存在于现实的生活中,是具有参与现代社会形塑的现实性。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备了时空特性。

从恩格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中我们看到时空在当下的生活和生产中的普遍性和本质性,其中,普遍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陈展时空研究提供了可能性,进一步讲,其本质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陈展时空成为布展的必要维度。在社会转型和文化发展中,各民族群众在生活、生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的结果就是以“积累沉淀”的形式表现为社会文化空间日渐拓展,时间和空间不仅仅是抽象性的概念,而是作为嵌入考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两个维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展示中时间和空间的能动转换塑造出其独特的陈展时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陈展时空呈现

关于时间和空间的研究,各学科领域有着不同的考量,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社会时空观指出,在前现代社会,空间相当于场所,人们的生活生产是通过“在场”实现的,当进入现代化时代,所谓的场所可以实现空间的“虚化”,即人们对时间把握的“虚化”使得空间可以得以延伸,实现与固定场所的“脱域”,出现时空延伸。与此同时,社会学家哈维的“时空压缩”讲的是时空维度上现代性发生的变化,他的时空理论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知和体验方式都会产生变化,不同时空的东西会交互、压缩于同一时空维度。

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时空特性,博物馆在对其的陈展中可以将不同时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时空压缩”,并通过时空“脱域”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延伸展示的呈现。

(一)构建虚拟“文化空间”

“文化空间”是一个文化人类学概念,“从文化遗产的角度看,场所是可以找到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物质存留,具体讲,文化空间指的是某个民间或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事件所选定的时间。”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普查手册》中界定“文化空间”为约定俗成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它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在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也常常提到“文化空间”,它主要指有价值的文化活动的空间或时间。

综上所述“文化空间”这一特定的时间和空间需因其中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存在而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节庆,例如彝族火把节、白族的饶三灵等民族节庆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空间,这些文化空間是具有实地的场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依托于其动态的活动仪式,像节日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脱离原生环境,进入博物馆陈展,这种脱离原有文化场域的展示,如何做到以“活态”形式还原其文化内容,就得将其原生的空间进行“脱域”呈现。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影像记录、3D建模、VR体验等技术都不同程度地运用到博物馆的数字化陈展中,运用科技手段的陈展方式成为构建虚拟“文化空间” 的重要技术支撑,达到形式上的“脱域”。那么,从内容上讲如何实现“脱域”呢?这就需要博物馆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所要陈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深挖其蕴含的本质,再结合布展的时空设计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在观展性与原真性之间进行素材重构。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脱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特定的“文化空间”呈现陈展时空延伸的效果。

(二)角色带入的互动式体验

提起博物馆的互动式体验,大家并不陌生,耳熟能详的就是配合展览主题设立观展的体验互动区,例如,体验白族扎染、傣族剪纸等手工技艺。现在大多数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题展览中几乎都会不同程度、形式多样的开设让观展者亲身互动体验的区域,让观展者能够有机会体验一下技艺流程,作为静态观展的有效补充。

其实,我们所熟悉的身体力行的互动体验可以说是一种“动”的体验,而观展者与布展者通过陈展方式也在不自觉地进行思想心灵的共鸣,这可称为“静”的体验。这种体验不等同于传统的博物馆文物静态陈列的观看体验,而是通过布展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特性中搭建精神沟通互动的无形桥梁,让用于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形文物来讲述其背后蕴含的文化精髓。

博物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并不能够完整地展示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经过时空积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通过时空压缩选择其有代表性的精华部分进行呈现。观展者走进博物馆,观展行为中的心理过程是“无意—注目—兴趣—审视—思考—比较—记忆”。观展行为以及心理引导应介入到陈展的时空布局考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时间、过程时间以及陈展特定时间要在不同时空进行交互配合,最后压缩在特定时间和空间展示给观展者,那么就要思考梳理展示的实体文物的发展脉络、文化内涵等,将其原生时空和陈展时空有机契合,观展者才能从时空的桥梁中去更为深入地洞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例如,有着“东方瑰宝”美誉的云锦,其制作迄今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也不能用机器代替的织造工艺,它不仅仅代表着高超技艺,而且蕴含着集体智慧,这类手工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物展示部分,可以从图纹、样式等方面做更加深入的时空串联,尽可能让实物的展示活起来,将其源远流长的制作历史、工艺技术、内涵实质等以无言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观展者看到它的实物美,更能体会到它的内涵美。这是一种将观展者无意识的观展行为有意识地介入到布展的空间设计中,通过角色带入产生精神共鸣,心灵得以互动体验。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博物馆陈展,通过陈展时空设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进行时空延伸和时空压缩的重构和诠释,架构起穿越时空的观展隧道,进一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景天魁.时空社会学:理论和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冯雷.理解空间[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芭芭拉·亚当,金梦兰.时间与社会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黄秋野,叶萍.交互式思维与现代博物馆展示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6(4).

[6]刘迪.博物馆时空刍议[J].博物馆新论,2008.

[7]刘卫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06.

[8]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9]埃德蒙·木卡拉.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概要[C].中国艺术研究院,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65.

[10]金和天.博物馆观众心理与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6.

作者简介:周浩玲(1986-),女,哈尼族,云南景东,馆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研究。

猜你喜欢
时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跨越时空的相遇
博物馆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时空守护者之宇宙空间站
时空之门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