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度智能教育”的背面,都偷偷印满了大写的成长遗憾

2019-10-30 09:00魏忠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18期
关键词:天分例子计算机专业

魏忠

开宗明义,我是反对课堂人工智能的,尤其是对基础教育来说,我支持课后信息化,支持教师信息化,反对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被工具性代替。不多论述,讲一下身边的几个故事。

小A初中就读于一所公立的顶级学校,学校严格按照英语类专业人才的目标培养学生,但是这对中考和出国却毫无帮助。出国后小A的美国同学发现她的英语比身边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纯正、熟练,而那些经过各类英语机构的补习班工具训练的“工具生”,多年还没有融入美国的语言环境。

小B是初二的学生,对计算机痴迷不已,家长怕孩子一天12小时不离计算机,暑假將他送到公司实习。只经过两周,这个孩子已经超越读了两年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

有一次,我带一个亲戚的孩子小C去一所艺术院校绘画的招生官那里寻求帮助,这位招生官告诉我,不要让他上任何培训班,因为这个孩子很有天分,愿意怎么画就怎么画。后来我深入到很多艺术学院一线,发现走入专业的很多人,都是“没有经过培训的美人胎子”。

小D是一个拒绝了清华大学而选择了香港某知名大学学习商业分析专业的学生,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她来到我上海公司开发部实习。我发现,在上海这个专业的学生要上5门程序语言的课,而香港这个专业竟然一门也没有。好在她大四的时候在公司练习了一年,终于以此申请到去美国一所名校的计算机专业就读。

上面的四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小A专业的英语训练和应试的训练是完全不一样的培养途径,以应试为指标和目标函数的任何课堂信息化,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灾难性的;第二个例子,如果从小没有在合适的年龄阶段经过肌肉记忆力的训练,对于音乐、舞蹈、计算机等诸多学科,就失去了童子功;第三个例子,并不是所有的天分都要提前开发,关键是不能被“坏老师”教过;第四个例子,小D学习计算机已经晚了,虽然现在包装得很像那么回事,但我想她今后的计算机专业路径不会太顺利。

合适的时间窗口、高起手式的培训和熏陶、长周期的人才目标考量,如果过度的课堂教育围绕应试而进入到“超度智能教育”层面,往往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天分、感悟、好奇心,过于狭窄思路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聚焦课堂,有可能造成系统性培养缺失。

文章写到这里,我环顾四周,自己公司的四个工程师坐在身边。大A是具备文艺范儿的海归,不仅热爱生活,还热爱各种茶艺、咖啡、电子制作,她在公司的工作岗位是售前需求工程师,天天打交道的是博导教授,需要把复杂的计算机命令变成客户听得懂愿意听的话语,有她出马,项目需求控得住,客户满意度高。

大B是一名退役的伞兵,当了三年兵,第四年去考了A+学科的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只经过半年的公司实习,就已经达到了普通工程师工作四年的水平,已经是公司的骨干。

大C热爱美术,小时候没有机会专攻美术,高考也没有进入艺术专业,家长将他送到公司直接工作了,半年后成为公司最优秀的前端工程师,他无论是色彩的感觉是还线条等都具有冲击力。

大D是一所名校毕业的女研究生,在公司工作了一年,什么考试都是优秀,但一和同类男生比就连下手都当不了,她高度怀疑自己计算机这条道路选错了,今天上午和我提出辞职报告,说要回家考公务员。

身边的这四个工程师大ABCD,分明就是文章前面的小ABCD,他们分别是同一个人,穿越时空坐在我的身边。正面是教育,反面是人生经历的底色。

每一个成功的教育背面,都是自然人性成长的底色;每一个“超度智能教育”的背面,都偷偷印满了大写的成长遗憾。小A、小B、小C、小D是背面,大A、大B、大C、大D是正面。

猜你喜欢
天分例子计算机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诚意
天分很重要,没有也别害怕
阿来认为写作不能太相信天分
天分和勤奋孰轻孰重
如此乐观
猴哥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