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信息生态系统要素及结构研究

2019-10-30 13:04明均仁操慧子涂瑞德
现代情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微博图书馆

明均仁 操慧子 涂瑞德

摘 要:[目的/意义]为优化社会化媒体信息生态系统,以及为用户群体需求和图书馆自身建设需求提供導向。[方法/过程]基于对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分析,本文界定了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等概念,重点论述了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各要素间的层次关系、生态结构及其信息资源流动,并以图书馆微博为例,分析其微博信息生态系统组成要素及信息流转路径。[结果/结论]形成社会化媒体及图书馆微博信息资源流动路径图,有助于探寻社会化媒体的生存发展规律。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生态;生态要素;生态结构;微博;图书馆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9.11.015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9)11-0128-09

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The paper contributed to optimize the social media information ecosystem,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the needs both of the user community and the librarys own construction.[Methods/Process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 media ecologysystem and natural ecology system.This paper defined the concepts of social media ecological system population,community,and discussed the basic elements of social media ecology system and the hierarc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ous elements.Taking the library Weibo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omposition of the weibo information ecosystem and the information circulation path.[Methods/Processes]The formation of social media and library microblog information resource flow path map,helped to explore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media.

Key words:social media ecology;ecological elements;ecological structure;weibo;library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以裂变式增长速度不断蔓延,作为媒介生态系统中的新生力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发展布局。2018年上半年,微信与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到10.40亿,同比增长10.9%[1];手机微博用户规模为3.16亿人,与2017年末相比增长2 923万人[2];知乎注册用户数达1.6亿,年增长达到95.12%[3];抖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4]。可见,社会化媒体构筑的媒介生态环境在媒介传播中占据越来越中心的位置,这一虚拟环境逐渐承接大众用户对搜索引擎的需求并作为新的信息源泉。这不仅改变了互联网的生态格局,更是颠覆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行为习惯。技术创新、政策扶持、用户个性化需求等全面驱动媒体生态圈的进一步裂变和重构,从传统纸媒到网络媒体再到新媒体、智能媒体、未来媒体,专业化、垂直化、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化的媒体功能整合逐渐成为媒体生态圈主流旋律,媒介生态也在向“万物皆媒体”的方向演变,研究当下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非常必要,并以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为例,构建其信息生态链模型,对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进行移动服务有重要意义。

1 相关研究

基于生态学视角,将“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如媒介情境、媒介进化、媒介依赖、媒介生态等相关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将生态学理论和媒介问题相结合,从多维度对当前传统媒体及新媒体融合生态及生态演化问题进行研究。

邵培仁提出媒介生态是一个全局整体动态性的概念,而不是个体片面静止的[5];崔保国提出传媒运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边界即接触点为媒介形态,媒介形态的变化能够引发传媒业和市场的变化[6];张志林等运用“生态位”原理分析网络媒介的运用规律[7];聂静虹分析了网络媒介生态的特点以及新的传播范式对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冲击,并提出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举措[8];姚必鲜等论述新传媒语境下,以受众、媒介和社会三者的多元互动构建丰富、具体而复杂的多元化传播生态[9];李北伟等对网络信息生态链演化博弈特性进行分析,认为其形成与演进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演化博弈过程[10]。

另外,社会化媒体不断创新和发展,具有海量用户及极大的参与空间,展现出参与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连通性等特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密切关注。王云梅提出当前社会化媒体信息失衡的三大问题:信息超载、信息侵犯、信息污染,并对培育信息生态平衡有效机制的主要途径进行了具体阐述[11];施佳烨等从用户生成内容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化媒体信息质量受到普通受众、专业媒体、社会化媒体平台和政府监管部门等4个主体的影响[12];冯缨等提出信息源的可靠性、信息内容特征、普通受众的信息素养和平台信息技术4个因素对社会化媒体信息质量产生正向影响[13]。

当前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这一主题相关研究较少,多集中于社会化媒体信息质量与提升对策的研究。有關信息生态系统的研究,仅针对概念理论的解释及拓展,还未形成完善的社会化信息生态链定义。因而本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要素与结构加以分析,为探索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这一“拟态环境”等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2 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从信息内容生产和传播来看,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是由多个用户个体构成的不同种群聚集在某一类型的社会化媒体平台,通过与其外部网络环境及现实社会环境相互联系和影响而形成的整体,存在着从创生、扩张、维持到衰退的持续更迭演化过程,其具有与自然生态相类似的生态学特性[14]。

2.1 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

与自然生态环境类比分析,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的媒介生态环境,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要素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链等,其中个体、种群、群落等是结构层面的划分,生产者、消费者等则是组成成分层面的区分,如表1所示。

从组成成分层面剖析,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一级生产者、二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所处网络生态环境等。

一级生产者:作为传播的起点,通常是个人或组织作为传播活动发起人或者传播内容发出者,也可以称之为“内容生产者”或“内容生产种群”。一级生产者不仅对整个传播活动起决定作用,还控制信息内容、信息量、信息流向等,它关乎整个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运行。一级生产者有普通和职业之分,普通生产者不以传播为谋生手段,主要是兴趣和分享,无特定的训练与教育,如行业领域专家、网络意见领袖到草根达人及一般用户等。

二级生产者:是指介于一级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起到介质平台作用的实体,一般是企业组织,在本文中称之为“传播组织者”或“传播组织种群”。从社会化媒体生态的角度来看,完善且功能齐全的“连接种群”,上接内容生产者、下连消费者,是信息资源的传递者,并与社会环境各要素之间和谐统一,实现各媒体平台互动互助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循环,主要包括各社会化媒体类型平台的管理人员、编辑人员、平台开发维护人员、数据分析人员等。

消费者:指信息内容的消费人群,他们是传播生态链中的关键一环,也是社会化媒体生态环境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信息内容传播中的大规模消费群体—微博的粉丝用户、微信公众号的订阅者、各社会化媒体类型平台的使用者、垂直社区使用者等,也包括小范围信息交流中的消费个体——如基于社会化媒体电商消费个体等。对于信息内容消费者可按性别、文化、教育程度等分类,从传播关系来看,又可划分为纯粹消费者和介质消费者。

分解者:虽然位于信息消费和信息接收的一端,它们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分化信息的能量,将其归还到社会网络环境之中,或者被生产者再次加工或利用。其中最主要也最典型的是各社会化媒体类型平台的数据库、各类基于云计算的云存储应用服务等。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末期,我国云计算产业规模已达1 500亿元[15]。

网络生态环境:传播活动以具体的形貌存在于一定传播生态环境中[16]。网络生态环境即是各种生态因子的总和,生态因子的集聚共同组成进行传播活动的基础和条件[17]。各种生态因子以相互制约、互通互联的态势作用于社会化媒体生存与发展,在社会化媒体各发展阶段就会有类型不同、功能不一的社会化媒体生态因子。它们是社会化媒体生存发展的环境要素,包括技术发展水平(即技术因子)、网络发展的管理制度(即制度因子)等,这些要素并不是单独的和封闭的,而是集群的和开放的,也不是个别的独自发挥作用,而是相互联系并共同发挥作用。

2.2 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要素间的层次关系

传统生态的研究则涵盖了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落生态以及生态系统不同层面的生态学研究。媒介生态系统论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阐释自然环境、人、社会环境、媒介彼此依存、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同样,我们将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分为:社会化媒体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4个层次。

生物个体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的个体则是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如微博用户、微信用户,它们能够及时进行自我调整,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化媒体生态环境不断变化。

种群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物种进化的基本单位。在本研究中,社会化媒体生态种群是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活动特征的个体集合。自然种群具有年龄结构和空间布局,有其自然增长与下降的调节规律。在社会化媒体生态环境下,种群亦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社会化媒体用户个体发展形成种群,以种群的形式生存和发展。

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的生命主体的总和。种群的相互关系和适应性决定了群落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形态和功能特征各异的不同社会化媒体生态种群聚集形成社会化媒体群落,使得种群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提供一个闭环完整而稳定有利的生存环境。

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作为媒介生态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中的社会化媒体群落的演化具有特殊意义。自然生态环境中,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有规律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重复着一个群落被另一个优势群落替代的现象。对于社会化媒体生态群落,每一个群落的存在都代表某种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成熟发展,某群落的消失则意味着支持其发展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处于衰退阶段。且其在整体市场生态环境中,用户份额占比降低,用户迁出率越来越高。整个社会化媒体生态环境中,群落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发展标志性的分界点。

3 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结构

结构与功能的优化程度,是衡量生态是否平衡和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准。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社会化媒体内部组成因子之间相对稳定的关联作用方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的综合。本研究中,侧重从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功能结构及其信息资源流动加以分析。

微博作为当前最主流的社交网络平台,一直保持着旺盛生命力,其影响已经深入社会的各个层次,成为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图书馆为提高自身的信息服务水平、信息资源丰富程度和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步展开了微博的建设。2019年3月26日,在新浪微博中以“图书馆”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全部微博数量约为11 005万条,机构认证与个人认证用户共有2 249条结果。为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对2010-2014年符合“图书馆”关键词检索的微博数量及认证用户数量进行统计[18-19],具体如表2所示。微博群落凭借其强大的传播力及影响力,已成为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群落[20]。

4.1 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构成要素

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中的群落生境即群落的内外部环境,许多环境因子构成了主要的外部生存环境,主要有技术因子、制度因子、文化因子、需求因子等。其内部环境则包括群落内、种群间或种群内的捕食、竞争、共生等相互作用关系。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作为社会化媒体信息生态系统的一种,具备信息生态系统的一些共有特征,如信息人、信息内容和信息环境等基本要素。

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人可分为一级生产者、二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生态系统中源头信息发布者即一级生产者,通常为图书馆微博博主,也有一些图书馆个人微博博主及其他图书馆信息生产者可称为一级生产者,如“佛山市图书馆”、“暨大图书馆”会分享本馆的资源、活动、相关知识等。一级生产者发布的信息多为原创,在微博生态链中逐级传播;2)二级生产者通常为信息的搬运工,是社交媒体信息资源流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直接关注一级生产者的用户,在图书馆微博发布信息后,通过个人的社交关系网对信息进行转发、分享等二次传播,如“荒岛图书馆”会点赞、转发各大图书馆相关信息,将其展现给更多粉丝。未直接关注一级生产者的用户,也能通过信息传递者获取信息后,成为二级生产者;3)信息消费者即接收图书馆微博信息的用户,如图书馆认证微博的粉丝。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来进行信息浏览、辨别与接收。信息消费者多数不会通过付费形式进行信息消费,而是通过关注、点赞、转发等活动来创造价值及商机;4)信息分解者指对图书馆微博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用户,为信息消费者提供更加有序化的信息,如“微博图书馆”将各类图书馆信息进行整合再发布,用户可以通过其了解到各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相关信息。在微博信息生态系统中,不同节点对信息的作用不同,信息人常常会在各种角色之间频繁转换。

图书馆微博信息,主要是图书馆官方新闻资讯、图书馆学科研究动态、图书馆工作服务信息和图书馆个人感悟信息等4个类别的信息。其中前3类信息主要是由图书馆官方微博生产,第4类信息,即图书馆个人感悟信息,是普通微博博主和图书馆馆员微博在现实生活中关于图书馆的一些个人感悟,例如对图书馆服务的评述、对图书馆发展的建议、书籍资源推荐等。这些感悟多基于前3类图书馆微博信息的传播,同时也是最能吸引普通微博用户注意力的信息,对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链起到了正向推动的作用。

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环境,主要由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组成,分别对图书馆微博信息的传播有着不同的作用,是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以政治环境为例,国家制定的社会科技文化推动发展战略,其中与图书馆建设相关的部分会突进图书馆官方新闻资讯类信息的生产,增加了信息的数量,从而影响整个信息生态系统。

4.2 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要素间的层次关系

参考社会化媒体生态要素间的层次关系,图书馆微博信息生态系统也可分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4个层次。

个体即每个图书馆微博博主及粉丝用户,用户行为作为直接推动图书馆微博信息传播的推动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微博用户主要由图书馆用户、学生、馆员及科研人员构成,其行为以个人兴趣与价值实现为目的,但整体活跃度较为低下。与整个微博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作用力相比,推动力作用效果较差。

种群,即新浪微博群落平台上的图书馆官方微博,主要发布图书馆相关信息,或通过信息发布提供网上信息服务。一般由工作人员、馆员、学生粉丝、其他粉丝组成。图书馆微博种群也具有年龄结构和空间布局,存在着迁入、迁出现象,如“清华大学图书馆”的粉丝用户群体—清华大学或其他学生用户可能由于毕业等原因选择取消关注,也会有大一新生等新群体迁入。同时,图书馆微博种群具有动态变化特征,其他微博用户个体也会发展形成种群,以种群的形式生存和发展。

图书馆信息生态群落由组成群落的各类社会化媒体种群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过程(如对网络制度法规、社会网络资源环境等的适应程度)以及这些种群彼此间的相互关系(如竞争、共生等)来决定其属性。不同种群间主题吸引力和结构凝聚力相互促进,相互作用,使得图书馆微博信息能够得以传播。如“佛山图书馆”经常与“佛山发布”、“佛山文化”进行互动,相互借力,从而达到共赢的目的。

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由不同群落相互作用形成。除了微博以外,還有许多其他的网络媒介种群,如搜索引擎、移动图书馆、社交网站等。每一种网络媒介物种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只是处于的生态位略有不同,而且每种物种之间都存在竞争,不断地对网络资源进行调整和分配。如微博与搜索引擎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单栖互惠的合作关系,在百度搜索“书格图书馆”(一个在线古籍图书馆),在搜索结果中就能看到“书格图书馆”最新微博,供用户浏览。

4.3 图书馆微博信息资源流动分析

在当前微博已经趋于稳定的大发展环境下,“微博营销”越来越受到重视。图书馆微博建设也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微博信息在信息传递速度、信息传播范围和信息正反回馈等多方面的优势,为图书馆自身建设需求和用户群体需求提供导向。在此过程中,需要对图书馆微博实际的信息资源流动链进行进一步分析。

图书馆微博主要关系网是图书馆微博信息生产者和传递者进行信息生产和传递的基础,图书馆微博和其他信息生产者策划与创作出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微博信息,传递至关系网中的二级生产者及消费者,建立了单向或双向的关注关系,通过关注和转发传递信息内容,此时二级生产者也兼具消费者的身份;用户个人关系网是二级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进行信息扩散的基础,通过转发这一方式来进行信息传播。图书馆微博信息从主要关系网渗透传播至用户个人社交关系网的正向传播过程,用户的转发、评论等行为会形成一定的反馈,从反方向逐级传递,也会传递至信息生产者,即图书馆微博博主(或运营团队),不同角色的产生会形成各不相同的传播路径,如图3所示。

5 结 语

传统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主要通过搜索引擎获取信息,对信息的需求集中表现在新闻、图片、视频、音乐等数据形式上。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现有的互联网搜索引擎完全有能力承载用户的此类需求,直至社会化媒体出现。社会化媒体作为新的信息源泉,不仅改变了互联网的生态格局,更是颠覆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和行为习惯。

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将社会化媒体生态与自然生态类比研究,揭示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对生态要素间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阐述了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与信息资源流动,为社会化媒体生态演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以图书馆微博为例,分析其生态系统构成要素及信息资源流动路径,为探寻社会化媒体的生存发展规律提供参考。社会化媒体生态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各类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导致社会化媒体生态系统演替变迁,既是外部冲击的诱因,更是内部发展不平衡的结果,无论如何其演化的规律都值得深究和讨论。因此,这也是未来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通过不同视角的比较,启发社会化媒体生态演化规律的探寻,促进图书馆更好地利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进行服务。

参考文献

[1]搜狐.当微信总用户数达到10.4亿,微信公众号情况如何?[EB/OL].https://www.sohu.com/a/232025434_455202,2019-03-14.

[2]中商情报网.2018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数据分析:全国微博用户数达3.37亿[EB/OL].http://www.askci.com/news/chanye/20180821/1706361129537.shtml,2019-03-14.

[3]新浪科技.知乎披露最新数据:注册用户达1.6亿年增长超95%[EB/OL].http://tech.sina.com.cn/i/2018-05-17/doc-iharvfhu8044002.shtml,2019-03-14.

[4]新浪科技.抖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突破5亿[EB/OL].https://tech.sina.com.cn/roll/2018-07-17/doc-ihfkffam3886214.shtml,2019-03-14.

[5]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J].新闻界,2001,(5):26-27.

[6]崔保国.2013年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格局——兼论传媒的核心产业与关联产业[J].新闻与写作,2014,(5):26-30.

[7]张志林,王京山.网络媒介生态位初探[J].出版发行研究,2005,(12):60-63.

[8]聂静虹.媒介生态视角下的网络隐私权保护[J].当代传播,2010,(3):90-92.

[9]姚必鲜,蔡骐.论新媒介生态下受众、媒体和社会的多维互动[J].求索,2011,(6):212-213.

[10]李北伟,董微微.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网络信息生态链演化机理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36(3):15-19.

[11]王云梅.信息生态系统及其有效机制的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2):25-28.

[12]施佳烨,冯缨,孙晓阳.社会化媒体信息质量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7):114-120.

[13]冯缨,王娟.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7,(7):2-8.

[14]娄策群,杨瑶,桂晓敏.网络信息生态链运行机制研究:价值增值机制[J].情报科学,2013,(9):3-9.

[15]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云计算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通知[EB/OL].http://www.miit.gov.cn/n1146290/n4388791/c5570594/content.html,2019-03-14.

[16]邵培仁.媒介生態学研究的新视野—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1):135-144.

[17]娄策群,娄冬,程彩虹.网络信息生态链协同管理概念解析[J].情报科学,2017,(3):19-23.

[18]王妙娅.国内图书馆微博应用现状及建议[J].图书馆学研究,2010,(24):37-41.

[19]连朝曦,陈凤娟.图书馆微博与微信的信息服务融合研究[J].情报探索,2015,(1):79-81.

[20]龙叶,雷英杰.微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微服务策略研究[J].现代情报,2015,35(9):89-92.

(责任编辑:孙国雷)

猜你喜欢
微博图书馆
何以解忧?基于社交媒体大数据的睡眠健康公众叙事研究
图书馆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关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微博的有效运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