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

2019-10-30 04:17陈嘉琳
财会学习 2019年27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国有企业

陈嘉琳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在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对于国有企业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极大的促进了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的发展,混合体制改革并不是为了“混合”而“混合”,而是增加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中财务问题日益突显出来,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筹资问题、投资问题、经营问题以及资产结构问题等这些财务风险,都会严重影响国有企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中会遇到的财务风险,并为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仅供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财务风险

自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改革举措。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这一改革方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现代化的经济系统,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急需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来激发员工的创造活力和工作热情。而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众多财务风险问题,若想保证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就要做好财务风险应对措施,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目的是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将国有企业从保守的管理制度中解放出来,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是为了让民营资本进入部分国有企业的,让其他股份持有者也能够参与到企业决策管理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有效解决了国有企业资金不足、流动性差的问题,让企业管理像现代管理制度转变,大大提升了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益。

二、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中应注意的财务风险

(一)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大多是指企业由于流动资金较少,进而向金融机构或是其他融资渠道进行筹资,但由于投资失败或是其他问题,导致企业无法偿还借贷债务的财务风险。通常情况下,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要比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普遍要高,实际情况中,大部分的国有企业或多或少的都会背负较高的债务,若国有企业的预算出现差错或筹资手段不当时,都会给国有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筹资活动时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必然渠道,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决策者的失误决策都导致企业陷入破产的危机中。如在国有企业混合制改革中出现了一种现象,改革中的国有企业会有拖欠员工工资以及养老保险的行为,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过程中,并没有有效衡量出筹资带来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投资风险

大多数国有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的发展速度,都会通过引进投资以及对外投资的方式来扩展经济规模,但市场投资中高回报往往是与高风险并存的,因此企业投资者实际投资回报与预估的投资回报有着极大的差距。鉴于这种因素的存在,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或是引进投资时都会存在着极大的风险,当国有企业的管理风并没有意识到该风险或是并没有重视该风险所带来的影响时,会使企业陷入经济危机中甚至还会有破产的风险。投资回报不仅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关,还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若没有考虑到投资不确定带给企业的风险,那么不仅会影响企业投资的资金回报率,还会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经营决策风险

国有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风险,而常常遇到的则是经营风险。经营风险通常是指企业的一系列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由于企业领导者由于决策失误致使企业资金周转不开,甚至资金链断裂的财务风险。经过多年的国企改革,国有企业的整体数量在大幅度的减少,在市场化竞争程度较高的行业中,国有企业的占比率极低,而在非竞争性的行业领域,国有企业有着绝对垄断地位,再加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对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资产结构风险

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在进行投资时的资产组成比例,而资产结构风险,大多是由于企业中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投入比例不正确,导致企业资金出现运转困难。国有企业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现象,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是由于国有企业在进行改革过程中将国有资产以低于市面价格多倍进行出售,进而给国有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的腐败滋生,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的产业布局和资产结构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过程中,常常将发展目光集中于重化工企业上,虽然重化工企业有着极高的经营效益,但重化工企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对于自然环境的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对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

三、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财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制定科学的筹资战略

制定科学的筹资战略,对于企业领导者的专业素养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管理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制定科学的筹资战略,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其次,企业管理层需要对筹资风险进行全面的预测和分析,避免企业由于筹集资金过多导致企业债务过大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企业发展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也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企业管理层应根据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筹资战略,同时企业要根据生产需求全面分析筹资方式的可行性,进而选取适合该阶段企业发展的筹资方式。

(二)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

企业领导者的投资风险意识与企业的经营决策的可行性息息相关。若企业领导者的投资风险意识较差,在进行企业投资时并没有考虑到投资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那么企业领导的投资决策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伤。因此企业领导者需要不断提升的企业管理水平和自身的认知水平,提高对投资风险的重视程度才能制定科学有效的投资战略。此外企业领导者在进行风险投资前,需要对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目前的内外部的发展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同时还要对投资后出现的风险、危机进行预估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的投资策略,才能降低投资风险带给企业的影响,保证投资活动带来的资金回报率。

(三)构建有效的决策机制

企业的经营决策是在内外部环境下根据相应的规则和程序来做出的决策,企业经营决策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企業经营决策的领导者,充分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以及相关规定,进而制定相应的合理有效的经营决策。企业经营者在保证经营决策可行的条件下,需要对经营决策对企业发展前景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时刻关注经营决策实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能够有效防范风险,降低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通过董事会鞠策程序来制定风险监控体系,能够有效保证经营决策带给企业的经营效益,促进企业的运营发展。

(四)优化资产结构

国有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势必要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因此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不能将发展的眼光只放在重化工企业上,对于经济效益不高的产业也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善。企业管理层要重视资产结构的重要性,对于发展程度不同的要设定相应的发展计划,进而实现国有企业的资产结构优化。

四、总结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的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企业的运营效率低下,组织结构目标不明确,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十分必要。国有企业在进行混合体制改革时,要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提前做好应对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提高国有企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红霞.国有企业混合体制改革中应注意的财务风险及应对措施[J].经贸实践,2018 (11):274+276.

[2]张后军.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财务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会计,2018 (10):38-39.

[3]陈燕嵩.试析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财务管理[J].时代金融,2018 (03):106+116.

[4]田立强.黑龙江省混合所有制改革下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2017 (08):5-6+125.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国有企业利润保持稳步增长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