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敏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有了疑问和惊奇,学生才可能乐学、好学、善学。因此,在教学中,常常设置一些悬念,提出一些问题,制造认知冲突,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从而使教学过程跌宕起伏,忽而满目荆棘、步履维艰,忽而又曲径通幽、豁然开朗,让人置身于“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一、巧设悬念,泛起思维涟漪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丰富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拓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常常可以展现数学魅力和艺术感。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创设了“变魔术”情境:“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神奇的魔盒,看谁能最先发现魔盒的秘密。我们从左侧往魔盒里输入一个数,经过魔盒加工,就能从它右侧输出另一个数。(此时课件出示:输入2,输出12;输入23,输出33;输入58,输出多少?输入72,输出多少?)谁猜到了?你是怎么猜到的?”“魔盒”这一情境的创设,对学生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探究魔盒的秘密成了学生此时迫切的愿望。“魔盒对‘输入的数进行了怎样的加工而变成了‘输出的数?”这一悬念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思维泛起阵阵涟漪。
二、引发猜想,激起思维浪花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育的深远意义在于思维训练。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在数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使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分析判断能力等多种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整个思维活动处于最积极、最活跃的状态,使思维荡起朵朵浪花。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教师是这样引发学生进行猜想的:
课件出示一组填空:
4÷5=8÷( )=( ) ÷20
32÷8=16÷( )=( )÷2=( )÷1
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
师:大家对“平均分”这个词语并不陌生,由这个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生1:“平均分”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生2:“平均分”还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除法和分数都能表示“平均分”,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师:整数除法中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与除法又有如此密切的联系,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
生:我联想到分数中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性质呢。
师:分数中如果有这样类似的性质,它的内容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猜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有了猜想,就要进行验证,你打算通过什么方法验证?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有的说举例子,有的说折图形,还有的说画图……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层层追问下产生了猜想,并有了急切验证猜想的愿望,学生的思维闸门瞬间被打开,思维浪潮犹如浪花翻滚,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三、海潮现象,掀起思维波澜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潮大,引力小则潮小,引力过弱则潮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海潮现象”。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理想效果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 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用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吸引学生,使学生形成思维的波澜,产生“海潮效应”。
例如,在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教师以“玩扑克牌”这一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玩”的兴趣,利用学生的争胜心理让他们主动参与到纸牌游戏“比大小”中来。当学生发现先出牌的他们尽管手中牌的点数比较大却总是输时,激起了他们探究问题本质的欲望与热忱,此时再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比赛的情节紧紧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在惊叹中不知不觉地步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探究中,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课堂是生命交流的驿站,是思维碰撞的舞台,沉闷的课堂达不到有效的教学,教师要时不时找一些“鲇鱼”,讓平静的湖面泛起美丽的涟漪。这“鲇鱼”即教学策略,是课堂旋律中的一个个鼓点、一个个音断意连的休止符。只有将“操练的数学”变为“思考的数学”,将“枯燥的数学”变成“生动的数学”,将“作为解题工具的数学”变为带着“文化味”闪耀着思想火花的数学,才能真正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