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情节突转,提升小说教学有效性

2019-10-30 04:35唐志宏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小说教学有效性

唐志宏

摘  要:情节突转指的是在事件展开过程中突然出现的出人意料的变化,这种变化将小说作品中的人和事情放置于新的世界中,能打破读者的常规思路和预期阅读心理。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就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运用情节突转,提升小说教学有效性略谈粗浅认识。

关键词:小说教学  情节突转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070-01

情节突转往往会给读者一种意料不到的感受,让小说作品产生曲折灵动、具有感染力的效果。在指导高中学生阅读小说作品时,如果要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就要让学生围绕情节突转的地方展开分析,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小说作品的独特魅力。

1   形成任务阶梯,聚焦重点

在指导学生分析小说作品中的情节突转时,可以让学生抓住眼前的情节、自己内心中的情节发展预估和作品中的意外转折,将其作为框架,设计层层递进的阶梯式任务,让学生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转折上,这样就能更好地读懂小说。笔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究情节的展开,并思考情节的发展和原来的内容是否有矛盾之处,探究转折的妙处。

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二《祝福》一文的时候,笔者就设计了阶梯性任务,鼓励学生一步步探究文章的情节突转处。首先鼓励学生找出文章中对于祥林嫂的人生起到重要转折作用的事件。学生找到了“丈夫死于伤寒、儿子被狼叼走”这样的转折点。又鼓励学生说说这些事件属于怎样的事件,是天灾还是人祸。学生提出:“这些事情是人为无法控制的,所以是天灾。”又提出:“那么,在小说中有没有那些原本能避免的人生转折点呢?”学生提出:“祥林嫂有一个严厉的婆婆,在其来到鲁镇后要将其抓走,而鲁四老爷竟然任凭其将祥林嫂抓走,丝毫都不帮助祥林嫂。”笔者又提出:“那么,这样的转折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呢?能否避免呢?”学生提出:“很难避免,因为鲁四老爷和其婆婆,甚至祥林嫂自己都认为这是符合封建礼教的事情,所以原本可以避免的人祸,在他们眼中是不可避免的。”这样学生就逐步挖掘出了“封建禮教”这个重点。

在层层递进的分析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作品如何展开情节发展,明晰转折有什么妙处。这样学生就能从阅读文章表面情节逐步深入下去,探究情节突转所体现的精神内核,真正掌握文章的内在意涵,深度领会作者的意图,透彻的理解和把握文章,这样学生的阅读就能把握注重点,提高阅读效果,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领会文本的能力才会不断得以升华。

2   加强技法指导,层层细化

在指导学生展开情节突转的探究时,笔者还鼓励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技法,尝试层层细化地展开分析。学生首先可以探究作品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说说作者为何要安排这些“变”的情节,在“变”的过程中,哪些东西没有“变”,而这个没有变的东西很有可能就是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思想和主旨。

在探究必修二《祝福》中情节突转的部分时,鼓励学生找出祥林嫂人生巨大的变化处,然后说说哪些东西变了,哪些东西又没有变。学生发现:“祥林嫂每一次都想要通过自己的抗争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她采用了逃到鲁镇去、撞头等方式,试图改变人生,她用的方法是变化的。”还有学生补充认为:“但是其结果却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祥林嫂的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好,反而一次次地变得更差。” “那么,作者为何要这样写呢?”学生提出:“逃走和自杀,祥林嫂的抗争越来越强烈,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所以她的生活丝毫都没有好转,这样就能更好地展现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控制。”此后笔者给学生介绍了犯中见避的方法,这是小说情节发展中常见的手法,也就是在相似的情节中见到变化。

除了分析变和不变以外,笔者还指导学生分析作者在创作中用了哪些技法展现出情节发展的偶然性,找到那些看似矛盾的地方,说说作者通过何种技法展现出矛盾,而这种矛盾的背后又体现出什么。这样层层深入的探究能让学生逐步理解作者的写作技法,了解作者如何展开情节突转,对小说的创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3   转化立人功能,建构意义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还要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建构,笔者鼓励学生尝试将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从无我的境界逐步进入到有我的境界。学生可以感受人物的悲喜,并在此过程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意义世界,这样学生就能对社会、人生、人性等有更为深刻的认知,能起到立人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尝试将自己想象成小说中的人物,然后探究其中情节变化的地方,说说有何感悟。学生首先找到了文章中情节有转折的地方,如,林黛玉原本听了他人的话后,对贾宝玉的感觉不好,但是在见到了贾宝玉后,情节突然发生了转折,她感受到了贾宝玉的好。学生如果能将自己沉浸在作品中,则能更好地感受林黛玉的情感。学生发现,林黛玉原本处于一个十分拘谨的状态中,但是突然看见了一个突破了礼教的人,也就是贾宝玉,其内心对于封建礼教的抗争之情自然也会被激发出来,这样自然就对贾宝玉产生了好感。这样学生感受到了人性的变化,体会到了人性对于自由的追求。

在组织学生展开建构的过程中,笔者鼓励学生激活情感能量,建构自我意义。学生会逐步发现,小说阅读其实就是一个读者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和建构自我意义的过程中。把握住情节突转的过程,就是进行建构自我意义的过程。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抓住小说作品中情节突转的地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逐步把握住了作品情节突转的意义,挖掘作品的核心思想,真正体会小说透过人物流露的深刻的情感。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进行自我建构,从而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真正起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永佶.由面到点 由点到面——我的高中小说教学法[J].语文教学之友,2007.06.

[2] 姜有荣.情节突转如何让人信服[J].新作文,2010.

[3] 杨光胜.浅析如何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

[4] 姚慧娟.抓住三要素,提高小说教学的有效性[J].语数外学习,2013.

猜你喜欢
小说教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例说小说教学中教学切入点的选取
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