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浩杰
摘 要:针对目前中学德语课堂教学低效的困境,本文探索通过大数据与教育的结合,利用“雨课堂”作为学生混合式学习平台和教师分析工具,在中学德语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实验。通过构建精准课堂,将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检验其有效性。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 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9-0058-03
现如今借“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目前,大量一线教师尝试将信息技术如数字媒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融入课堂教学,同时提高教学效果,留下大量的教学数据。借助于愈发成熟的大数据技术,教育工作者不仅可以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进行分析,而且分析的准确性和针对性大大加强。在此基础上,教师有机会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改进课堂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简而言之,大数据不单单是一项辅助教学的技术,而是实现现代教学的重要基础。
尽管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发展迅速,但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难以将教育技术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目前的实践还停留在相对表面的阶段,未形成深度融合,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信息技术与高中德语课堂教学的深度整合,构建了基于“雨课堂”的高中德语精确教学课堂。定量分析学术条件,尝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学科素养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提供有益的尝试与参考。
在201年颁布的《高中德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德语教学要重视评估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把学生的学习放在第一位。最突出的一点是教师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而在目前的一线课堂教学中,教师难以充分贯彻与实践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关注与培养,主要是因为存在一下弊端:
1.1 教师无法准确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变化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学情分析是教学分析的出发点。教师主要根据学生的教学经验和平时观察。这种分析侧重于经验主义,依赖教师的主观判断和个体经验,忽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缺乏客观性、针对性,可能导致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和选择教学策略时出现偏差。课堂上的师生交互也容易出现低效:学生真正关切的问题容易被教师忽略,而教师的问题也超越学生的经验与既有知识,难以回答。
1.2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因材施教
目前,由于中学德语师资有限,一线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班级人数从20人到40人不等,并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生学习水平层次不齐。而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只能顾及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经验丰富的教师还能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后进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实现教学目标,培养语言素养。高水平的学生觉得内容过于简单,逐渐失去对课堂的兴趣;低水平的学生觉得压力较大,慢慢失去学习的信心。
在上世纪60年代,林斯利提出了基于操作反思原理的精确教学概念[2]。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精准教学研究,丰富了精准教学的内涵[3]。中国学者也对精准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教学决策记录和分析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及其变化;研究者基于评估教学的反馈数据不断搜索最适合学习者的教学内容和方
法[4]。因此,精确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准把握学生已有的学习情况和经验,并在课程中面对学生学业的不断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精确教学所需的精确特征应体现在学术分析,教学内容和策略选择[5]以及师生互动三个方面。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准确,准确地记录和分析大量学习者的行为和表现,从而为实现精准教学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在德语中学阶段实现精确教学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是“网络学习平台”,用于提供给学生课前和课后学习资料,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并分析这些数据以及时反馈;第二个是中学德语课程的“评价指标”,用于描述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行为,解释记录的行为以及如何标记它们。
“雨课堂”可以与智能教学工具箱进行比较,教师可以选择和匹配他们感兴趣的工具。为了影响和促进课堂教学,“雨课堂”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数字化和智能化。并实现了“课前——课堂——课后”的有机联系。
因此,“雨课堂”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记录学生在课前课中即可后的学习行为,评估其学习成绩。平台所积累的丰富数据有助于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诊断问题,寻找改进方案。
评价指标的理论依据为德语学科素养中的語言素养,包括德语知识、德语理解与德语表达等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覆盖了学生借助德语有效地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能力,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它涵盖了德语学生的关键能力,并指出了德语学科的培养方向。评价指标不仅涵盖了德语教学内容中德语能力表现的期望,而且准确,全面地描述了学生在德语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成绩,细致地表征他们的学习状态。
这项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雨课堂”的高中德语精确教学课程。它包括三个部分:课前学习与诊断,课堂教学,课后复习。
上课前,老师登录“雨课堂”,选择微观测试题,形成预测试卷;学生通过微信登录“雨课堂”,进行课前学习并且完成预测试。教师查看测试前的结果分析,对情况进行基于数据的分析,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并完成课程准备。
课后,老师登录“雨课堂”并选择微观测试题形成测试卷;学生使用微信登录“雨课堂”,完成后期测试。“雨课堂”对测试后结果的结果和测试前后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与“雨课堂”平台的双向互动,教师可以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及其变化。
在教学反思中,学生可以通过微信立即登录“雨课堂”,查看前后结果的分析。反思学习薄弱点,并学习相应错误内容的微课程。教师登录“雨课堂”查看测试后数据分析,测试前后的数据分析;评估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重新思考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策略是否合适,师生互动是否达到目的,发现教学中的漏洞和不足,以及上传相关内容的微课程。与传统教学相比,本文构建的中学德语精确教学课程的精确特征如下:
3.1 基于在线学前诊断的定量准确分析
“雨课堂”的微观测试问题是基于外语学科的核心素养,针对预测试概念和学生知识体系建设的状态。借助于课前测试,教师能够准确描述和诊断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找到学生的学习痛点。
在课堂上,教师在学生进入课堂之前已经对其已有经验和知识结构有了清晰而明确的概念。不仅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前概念,还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外语能力的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教师在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和变化方面更加准确和主动。
3.2 基于定量分析的課堂教学设计
基于学生实际学校数据的课堂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针对性。教学内容与策略选择的原则为:对于预测准确率大于70%的教学内容,由于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降低其比例;教师关注的是测试前准确性的内容,外语知识系统的必要内容以及学生对“痛点”的学习。这些内容不仅是外语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外语核心能力和文化素养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传统的教学相比,这样的课堂有更多的课堂时间来处理学生已经存在的概念和外语知识的整合,以及学生的外语学习困难。加深学生对外语的理解,提高外语学科的核心竞争力,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外语课。
3.3 基于线上的、精准的师生课堂交互
随着在线预测试和后期测试的不断进行,相比传统教学,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更有活力,学科素养发展更为全面与积极。测试所得的数据不仅可以辅助教师判断教学效果,为教学反思提供依据。并且可以帮助学生直观了解自身学习状态,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超越传统课堂教学的范畴,延伸到线下及课后,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而学生也不必求助于课外辅导班,减少可也舞蹈和对校外辅导机构的依赖。
因此,德语中学精准教学班可以引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关注,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不仅让高水平的学生感到有收获和提高,它还可以激发低层次学生的兴趣,注意个别学生的差异,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也让其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更好地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这样一个精确的教学班可以积累大量关于中学德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数据,为外语教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
4.1 教学实践
4.1.1 研究对象
这项教育研究是在浦东外国语学校的高一年级进行。学校在高中的第一年提供第二语言课程,每周两节课。该年级共有70位学生选修该课程,分成两个班。由于课时有限,学生人数众多,加上学生基础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统一。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将大部分精力投入教学内容的全面覆盖,难以顾及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本次研究选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快乐德语》第一册第六单元Meine Familie(我的家庭)进行实验。
实验于2018年5月进行,为期四周,共8课时。在实验之前,老师在70名学生重新混编成A,B两个班,进行了预测试。前测由30道选择题组成,涵盖前五单元的内容,包括德语知识、德语理解和德语表达三方面。Cronbach的alpha值为0.813,大于0.8,表明测试问题是可靠的。A班平均分74.0, B班平均分73.8,方差检验 Sig0.970>0.05,均值 t检验 Sig为0.905>0.05,即两班学生在德语学习上没有显著差异。在A班,尝试通过“雨班”和B班的传统教学进行精确的课堂练习。
4.1.2 研究过程
(1)基于雨课堂的精准课前诊断。学前诊断是建立精确课堂的重要前提。通过“雨课堂”制作微课并且对学生已掌握知识水平、微课学习效果进行前测,能够有效地掌握学生既有知识结构的缺陷、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及对新课重点与难点的掌握情况,课堂设计旨在提高教学效率。根据学生的评分率,新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得分率高于70%的为学生掌握内容,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简单回顾,或者在课后有针对性地对薄弱学生补强。得分率介于40%-70%的内容属于学生部分掌握内容,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让已掌握的学生向未掌握的学生讲解,它不仅加深了对相应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分率低于40%属于学生普遍未掌握的,是课堂教学的重点,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精心设计。
(2)基于课前诊断的精准教学策略。通过课前诊断,教师发现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基本能掌握新课中有关职业的词汇的发音、含义与用法,得分率基本维持在70%以上。因此,传统教学中的重点:词汇讲解在精准课堂中占比大幅消减,代之以游戏化的词汇练习如小猫钓鱼、你画我猜等,既起到回顾预习知识点的目的,又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引入教学主题。
同时,教师也发现,学生对于情态动词的用法掌握程度层次不齐。一部分学生已经能准确地理解并使用情态动词的框型结构,而另一部分学生则相对薄弱。教师在课堂中复现前测中的典型错误,组织学生讨论,指出其错误并且提出改进意见,随后教师进行小结,并补充类似情态动词练习。该模型突出了学生的中心位置,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发挥学生的自主权。
而对于物主代词的词尾问题,学生普遍掌握不佳。这可能与英语中名词无词性之分,学生也没有词尾的概念有关。教师发现,学生对于阴性和复数名词前的词尾变位以及阳性名词第一格与第四格的变化容易混淆。为了精准解决这一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补充文本素材,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语法规则,并且增加该语法点练习的形式与所占比重。
(3)基于雨课堂的精准课后复习。课后复习是巩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由于课时与班额限制,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在
课堂上都予以满足。基于“雨课堂”的教师可以丰富课后复习的手段,提高复习效率。
对于教学困难,教师为学生开设微课程,课后辅导。课后微课往往以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入手,直击学生薄弱点,针对性强,学生的获得感高。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雨课堂”中发布练习题,通过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对课堂教學进行反思与改进。目前,“雨课堂”所提供的练习形式不仅包括单选题、多选题等客观题,还有填空题等半主观题和音频题等主观题,满足了语言教学的要求。此外,教师还通过与学生一起启动投票和讨论论坛,讨论学生更加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4.2 实践效果
在四周实验后,对 A, B两班进行后测,后测范围为第六单元内容,涵盖本单元语言知识、理解和表达三部分内容,形式为20题选择题加上10道翻译题。其中翻译部分由两位老师共同阅卷,取平均分,避免阅卷老师个人因素的影响。试卷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 alpha)0.809,大于0.8,说明试卷信度有效。
A班后测成绩为81.78,B班为72.86。经统计和配对T样本检验后,A类前后的显着性显着小于0.05,表明有显着性差异。B类前后结果的显着性为0.586大于0.05,表明没有显着差异。即相比传统教学法,精准课堂可以对学生的外语成绩起明显积极作用,促进学生外语能力的发展和成绩的提高。
针对目前德语中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对中学德语精准教学课进行了研究和教学实验。基于“雨课堂”建立了精准的德语教学课程,具有精准教学的必要特征。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这种精准课堂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洞察力和优化能力,并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进一步实现因材施教。它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外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而且可以获得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的教学效果。本文精准课堂研究和教学提供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课程深度整合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德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雷云鹤,祝智庭.基于预学习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决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6(6):27-35.
[3] Mcsweeney F K, Murphy E S. 23. Precision Teaching[EB/OL.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1002/9781118468135.ch23,2014-5-23.
[4] 任红杰.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生成路径与实现条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9):165-168.
[5] 梁美凤.“精准教学”探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