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伟
摘 要:創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是国家和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效动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更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高校提出的目标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各大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现状,探讨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若干优化措施。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区域经济;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25-0064-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为到本世纪中叶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指导方针和路径选择,即通过“双一流”建设,推动内涵式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校作为提供高等教育的场所,承担着厚重的社会期望,服务于国家创新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之一。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和地区贡献和培育素质全面、结构科学、优势突出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校使命感和办学定位的彰显,更是把握地方特色,引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促进区域经济优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近年来,在各地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下,各高校致力于服务国家战略、区域重大需求,推进高校内涵建设,加速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作为突破口,推出了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学院、导师、实践基地等,主动策应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当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新创业教育进入新阶段,但理念认识仍存在不足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时间不长。2010年之前,创新创业教育基本上植根于各种形式的比赛和活动中,仅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少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理论课程。201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首次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定义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模式”。2011—2016年,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大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定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十三五”期间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实践领域的高频词汇以及学术研讨的重要课题,截至2018年底,在知网搜索“创新创业教育”检索数据超过3万条。然而,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理念认识,各界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和模糊。很多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及模式不够清晰,虽然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成立了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等企业孵化场所,设立了孵化基金,开展各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比赛等,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短期内一味追求数量、规模快速提升的现象,工作存在一定的程序化和形式化。部分政府、学校、学生、家长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依然存在一定的误区和片面性,在他们看来,创新创业只不过是国家、地区、高校为了提升就业率百分比而采取的权宜之计。
(二)创新创业教育初见成效,但区域性导向仍不明显
为推进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各大高校近年均针对创新创业教育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及保障机制,如学分认定、项目申报、竞赛支持、资金扶持等,并已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效。然而,在具体工作推进中,各大高校不约而同地仍然存在一些困惑。目前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仅停留在政策驱动阶段,高校缺乏充足的自主性和决定性[1],而仅以执行者的角色出现,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统筹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设计,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培养方案的设定、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许多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作为一项独立的教学改革,割裂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与地域发展优势相结合,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发展脱节,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就创业资源缺乏对接,造成培养的创业型人才社会匹配度较差,无法真正满足区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求。
(三)创新创业课程形式多样,但易忽视个性需求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将创新创业课程列入通识教育。截至2018年6月,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成立了独立的创新创业学院,结合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目前国内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主要由三个方面组成:创新创业政策宣传和意识激发、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及以项目、活动、比赛等为主要形式的实践课程。除了常规的面授形式教育之外,不少高校还开设了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源以供选择。
同时我们也看到,许多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及形式设计依然处在相对零散的状态,基础与实践课程的结合性不强,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各高校课程往往采用统一教材,甚至照搬照抄重点院校的专业与课程设置,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没有区分度,只是简单的泛式教育;对于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缺乏前期调研和认证,对于教学内容、课程安排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及时解决学生实际需要,课程内容更新缓慢,重理论轻实践,课堂上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岗位需要相脱节,导致人才的岗位适配度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集中在理论及创新能力教学,对于学生真正就业或创业后至关重要的行业素养、社会交往等方面并没有涉及,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理念,还可能导致创新创业人才技能生存性差,到社会上容易无所适从。
(四)高校与区域合作发展模式日益丰富,但深度与成效有待强化
近年来,高校通过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高校与区域在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日益密切,合作模式也趋于多样化。然而,双方协同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高校与区域作为独立的创新主体,在决策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导致深度融合存在困难,协同发展的稳定性及成效并不明显,合作机制体制有待完善。目前高校与区域的合作主要以联合共建科研和实践基地、订单式人才培养等短期分散合作为主,深层次合作、全面战略合作较少,合作深度及内涵有待提升。部分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依然比较弱,专业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脱节,一些课题研究不能及时把握市场需求,造成科技成果市场认可度低、转化率低、转化周期长,科技成果无法真正进入市场,科技成果转化成的经济效益还有待提升。
二、高校創新创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创新创业教育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人力保障
当今社会发展已步入创新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人力资本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和最具竞争力的战略资源[2]。具有开拓精神、冒险精神、创业技巧、独立工作能力和管理才能的创新型创业人才,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传播科学知识,开拓创新,提升劳动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和重要课题。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传统教育的数量导向、封闭化培养模式转向结构优化的多元培养模式,不断提升高校人才素质,有助于适应和满足社会对人才层次和结构的需求,为社会输送兼具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学识与创造力、高适应度的人才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优秀人才在区域经济中的助推作用,传播适应新时代的创新价值观和理念,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持续增加的人力资本能带动其他创新资源的不断注入,推动创新要素的自由流动和聚集,产生良性互动,从而缩小因自然、历史、文化、政策等因素导致的区域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长效互动以及高质量均衡发展。
(二)创新创业教育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转型提供智力支持
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重视规模及速度向追求质量与效率转变,由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结构形态以及可持续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转型,即是从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方面对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要素以及与之对应的经济发展实体进行转变,通过调整优化发展模式、要素与路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系统开展的教育及孵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观念,对于学生的行业认知、创新创业、求职就业等过程都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从而对区域范围内的人才资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高技能人才结构动态优化、规模持续壮大以及素质不断提升,对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对提升经济要素的生产效率和优化升级区域经济产业结构都会产生积极性的影响,有利于促进区域内的生产的智能和技术含量不断提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生产技术调整和创新,聚集产业人才,用人才引领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三)创新创业教育为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拓宽平台
科技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驱动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政策的新趋势,高校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及新兴产业的高度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高校通过开设相关专业技术课程,以及开展政策及项目对接、创业竞赛、第二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科技成果创新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成果创新转化与学生创新创业行为紧密结合,不断激发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力。高校出台相应的技术成果转化实施方案及政策,如允许一定年限内授权无偿使用知识产权等方式,有利于充分释放高校的具有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加速技术成果的应用,使之能够顺利地转移到企业和生产部门,在区域政府产业技术政策及产业结构政策的引导下,促进产品的工艺改进和效益提升,加快科技创新,形成区域经济新常态发展的新动力。
(四)区域经济发展为高校创新创业提供发展方向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不是单方面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同样具有反作用。区域经济能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多方面支持。在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大量涌现,为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大量的合作和研发机遇,也带来了政策与资金支持、创新创业平台的发展、创业生态环境的优化、创业项目孵化场地、创业导师等多项扶持,引导扶持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付诸实践,最终转化为生产力[4]。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引导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转型发展。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升级、创新产业的兴起、生产技术的革新等变革都会导致人才及岗位需求产生根本性变化,从而引导高校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做出反应,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长效机制。
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双方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在区域经济视角下,应当探讨两者协同发展的“双赢”模式,从而达到既能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服务社会,又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良好效果。
三、区域经济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措施
(一)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多方协同
秉持科学理念,做好顶层设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于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要求,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进行设计,建立科学、合理、指导性强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秉持“以人为本”,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终身长远利益与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紧密结合,加速推进供给侧改革,为区域经济发展转型提供高层次人才支持。服务区域经济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高校的工作,更需要区域环境中各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展,营造逐步融合与协作的社会大环境。
政府部门应当转变观念,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引领和服务工作,充分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性,给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定的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大学生创新创业,在工商、税收、金融、产学研合作方面适当给予流程简化,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高校应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根据区域范围内的人才需求,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设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其他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积极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应用和推广;校内外各级创新创业组织,如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孵化器、创业联盟等应整合协调各方资源,打造全方位的综合保障体系,共同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强化课程设计,精准服务区域需求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以区域产业机构发展布局、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及需求为先导,结合高校自身特色及优势学科,设计出满足区域化、特色化、市场化及产业化的模式及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地方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将专业、技术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效益[5]。
在教学设计上,应对接区域发展需求,立足高校和学生实际,建立多元融合的动态课程体系。主动适应区域产业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开展专业论证及行业评估,及时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打造特色品牌专业,保障专业设置、专业特色与产业链延伸发展相协调。
在评价体系上,完善动态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需求调整机制和评价监测体系。深入挖掘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及痛点,对学生提出的集中问题及时在教学中予以反馈和解决,同时适当增设一些创业心理、人际交往、管理技巧方面的课程。建立健全创新创业课程评价考核标准体系,收集地方政府、主管部门、高校、企业、学生等各方评价和意见,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后形成常态化的信息反馈,改进为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内涵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在师资建设方面,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软硬件设施投入,强化师资与导师队伍建设,明确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职责,将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结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及职务职称评定,完善和推进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以激励措施促导师推进课程建设的良性发展。
(三)多维共进,统筹区域资源,打造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实践平台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建设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区域产业资源和文化背景优势,集聚创新资源、培育创新主体、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努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科技支撑。
以高校现有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为立足点,不断强化功能設计与整合,将其定位和设计成集公共服务、实验检测、创业实训、创新孵化、导师指导多种功能于一身的大型综合体,并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办公空间,形成创新创业的积聚、示范和辐射效应。广泛搭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如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研究生工作站等,开展实践教学、教师培训和课程改革等工作,实现企业、高校、教师、学生等各主体间良性互动,将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贯彻到人才培养过程始终。
以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抓手,强化大赛的创新创业项目遴选、项目展示、合作交流、研讨提升、资源对接等各多方功能实现,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社会热点相结合,并运用到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为区域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以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为契机,共享区域创新资源。高校应积极加入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进一步发挥行业特点及高校特色优势,包括高校的专业课程、实践平台、孵化空间资源等,通过联盟成员之间交流协作和高效协同,构建区域性创新创业实践大平台,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共享、协同互动的机制。
(四)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多方发展
依托区域产业优势,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建设服务区域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素养培养实践体系。
发挥大学科技园、校企联合研发中心、行业组织等产学研合作载体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统筹区域内人才、技术、信息、资本等创新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孵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提供新动力、新空间,推动创新资源向本地集聚[6];发挥高校、政府、行业企业联动作用,共享科研资源,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邀请各行业专家开展科学严谨的专业论证,根据社会需求及论证结果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以创新为导向的协同育人评价体系,包括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行业主体的评价机制、学生创新创业素质综合评价机制等,并将培养质量评价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评价结果促进工作方法的持续改进,保障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行业需求,利用地方资源,强化办学特色,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为己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强化培养适应地方特点、富有就业创业精神、具有深厚行业背景和突出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双创人才,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贤鹏.教育生态理论视域下创新创业教育共同体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6,(7):67-69.
[2] 张佩云.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35.
[3] 王琴.我国当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014.
[4] 薛苏明.区域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共轨发展中的耦合要素解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2):36-37.
[5] 张蓉.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7,(23):38.
[6] 林刚,李响.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要素解析与转型路向——基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分析视角[J].江苏高教,2018,(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