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琳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基建项目开展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深化教育现代化改革、增加资金的使用效益、推动高校的学科发展、发挥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职能,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艺术类院校基建项目绩效管理的角度,对中国唯一一所舞蹈高等教育学府——北京舞蹈学院近年来的基建项目绩效管理情况进行了梳理,结合艺术类院校绩效管理的特点,指出目前艺术类院校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项目预算执行率低、目标和内容普遍存在调整、基建项目专业管理人员有限且管理经验不足、缺乏针对艺术类院校特点的考评量化指标等问题。对此,笔者提出了有机结合预算资金配置与艺术类院校发展目标、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建立包含绩效反馈目标的评价体系、提升绩效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和协同性、加强艺术类院校基建项目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相应的能力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强基建项目绩效的全过程监督等建议,以全面提升学校基建项目的预算绩效管理效能。本文对探索艺术类高等院校绩效管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推动学校的“双一流”建设、提高特色办学能力、实现艺术教育科学化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艺术类院校 基建项目 绩效管理
一、高校基建项目绩效管理概述
高校基建项目绩效管理一直是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预算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高校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是院校预算管理内、属于基建定额中的项目支出部分,用于完成高校内各类建筑物、房屋的修缮及附属设备配套公告设施相关的各类工程,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更好地为教育服务。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双一流”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高校基础设施新建、改扩建和改造项目的支出规模不断扩大,每年占财政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近年来,仅北京市每年投入市属高校的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的预算资金就超过10亿元。
在预算资金管理上,国家对公办高校基建项目采取定额分配的管理方式,即由上级主管部门按照所属高校的校园规模和师生数量,采取比例额度分配的管理方式,按照一定的因素,如学校的学生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同时结合学校的建筑年限、新建楼因素、学校类型测算确定资金分配方案。预算总额一般是在上年度预算拨付的基础上,保持稳定且持续增加的趋势。这样的基建资金的拨付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但是其涵盖的因素指标、完成情况、达到的目的都存在一定的問题,容易使资金的使用绩效不高。因此,结合高校基建项目的特点,提升高校绩效管理水平,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显得尤为紧迫。
二、北京舞蹈学院基建项目绩效管理的特点
(一)校园建设承载舞蹈文化的传承功能
北京舞蹈学院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教育高等学府,同时也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专业设置全面的舞蹈知名院校,被誉为“舞蹈家摇篮”。作为教学研究型舞蹈高等学府和北京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北京舞蹈学院服务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舞蹈文化建设,努力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学科体系,培养素质全面的舞蹈文化人才,建设舞蹈人才培养基地、舞蹈学术研究基地、舞蹈作品创作基地、舞蹈文化传承创新基地、舞蹈文化艺术智库等。根据新制度经济学家威廉·姆森的观点,舞蹈需要的剧场以及配套的专业设备等都属于具有物理性质且完全为特定协约服务的资产,具有资产专用性,只能用于特定的用途,如果转到其他用途或由他人使用,则其创造的价值可能会降低。专用性强的资产的流动性和可转换能力弱,通常必须由特定的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因此,北京舞蹈学院要想完善学校绩效管理,必须考虑舞蹈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功能,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推进专业化的教学设施与环境建设,保证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基建项目改造缓解办学资源不足
北京舞蹈学院从1954年建校至今,经历了2次搬迁,于1989年搬迁到现址。学校总占地面积为56822.5平方米,包括教学区和住宅区,其中住宅区占地7998.5平方米,教学区占地48824平方米。校园内现有在编教职员工近600人,全日制在校生近2300人(其中本科生1300余人、研究生近200人、附中学生800余人),继续教育学院现有学历和非学历教育学生约7000余人,舞蹈考级院每年在海内外培训舞蹈考级师资5万余人,有近50万学生参加舞蹈等级考试。学校目前存在占地面积小、校舍资源紧张的情况,产生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校园是在20世纪80年代规划设计的,为本科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所共用,建设规模按照本科生300人、中专生400人的教学、生活需求,而经过近40年的发展,虽然校舍建筑面积扩大了近一倍,但各层次在校生的总规模扩大到了三倍以上,校园面积却没有增加。因此,学校只能重新规划,通过压缩公共用地和建高层宿舍楼来缓解办学紧张的情况,在有限的空间内优化整体布局、改善办学条件。
(三)学校基建项目需要重视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导向
艺术类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受办学场地、办学规模的限制,更倾向于专业特色发展的模式,基础设施改造项目要着力于创造精致、文化、艺术的校园环境。对此,北京舞蹈学院按照上级市教委的预算执行要求,规范基建项目的绩效管理和绩效考评工作。在机构编制上,由财务部门负责统筹学校总体绩效考评工作,专门设置基建办公室,由后勤基建处处长负责分管,严格遵循工作流程。在项目的申报、评审、实施、结算等环节,都安排部门人员实施绩效管理,同时接受学校审计部门的绩效监督与反馈。为进一步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北京舞蹈学院从2016年开始深入组织开展“校园建设管理年”,由党院办牵头,修订、补充和完善学校全部机构部门的规章制度,形成新的规章制度汇编。其中在基建方面,于2016年修订完善了《北京舞蹈学院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管理办法》和《北京舞蹈学院小型装修工程实施办法》在校园建设、工程管理等方面的两个专项制度。
三、北京舞蹈学院基建项目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北京舞蹈学院中,随着基建项目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基建项目执行效率和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每年基建项目的预算执行中还是存在拖延、调整、变更等各种问题,由于基建定额资金比重大,严重影响了学校整体的预算支出进度。因此,通过对基建项目的分析查找问题,加强预算执行和提升整体管理能力,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项亟待解决的工作。
(一)基建项目预算执行率低
北京舞蹈学院从2014年开始对学校基建项目资金实行定额管理,近年来预算执行率较低。比如2017年基建项目预算执行率只有48%,2018年只有65%。主要原因是学校三期工程延期。三期工程为学生宿舍综合楼,2015年5月26日开工,计划工期725天,2018年10月全部竣工。由于学校场地和位置的局限,施工需要按照地方建设部门的要求,需避开活动、天气、扰民各类因素限制,施工项目只能安排在限定时间内等各类因素。各种不可控因素导致项目延期完成,同时导致2017年、2018年相关竣工后执行的基建项目无法启动,基建项目预算执行率低。
(二)项目预算目标和内容普遍存在调整情况
艺术类院校场地有局限性,而基建项目普遍申报执行周期长,容易产生预算调整的因素。根据学校2015年-2017年基础设施改造-定额管理项目的《北京市市级项目支出绩效跟踪分析表》情况表可以知道,在执行过程中,绩效目标调整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绩效目标的量化指标非常的粗略,没有形成明确的绩效反馈目标,也没有改进的措施和强化绩效管理的手段,急需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和评价。
(三)基建项目专业管理人员有限且管理经验不足
目前市属高校基建项目资金采取定额分配的管理方式。各高校每年定额项目的资金分配有限,对项目执行时间也有要求,必须当年预算完成,特殊项目需申报延期。因此,各个高校的基建项目都是按照部门归口进行管理,项目的申报和施工管理由专业的人员完成。然而艺术类院校不同于其他院校,缺乏相关专业管理人员,因此在申报项目时,容易出现论证不充分、预算编制不准确的情况,导致各类手续进展缓慢;在预算执行中,容易出现施工管理薄弱,监理、审计监督不力,基建项目完成不及时等情况。
(四)缺乏针对艺术类院校特点的考评量化指标
学校的基建项目一般会按照各级的管理要求,定期接受上级绩效考评和自行考评,然而艺术类院校在项目申报方面,缺乏结合学校特点的考评量化指标,也没有统一的产出质量和成本控制规范要求,只是简单地罗列项目内容,绩效考评的时候也只是核对申报材料做项目总结,无法真正达到考评评价的目的。艺术类院校的预算绩效管理,要突出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特别是师生比例较高的专业艺术类院校,需要让全体师生在有限的校园空间内,尽可能感受校园建设的文化与精致。
四、艺术类高校基建项目绩效管理的改进措施
艺术类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在财政专项支出实行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上,特别加强绩效目标编制管理,开展绩效监控,实施绩效评价,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使绩效管理深入政策、制度、人员等方面,实现真正全口径的深度预算管理。
(一)有机结合预算资金配置与发展目标,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加强绩效预算编制,关键是通过细化前期预算编制申报,更好地把资金安排在保证艺术类高校发展的重点项目上。在每年预算申报时,艺术类院校要结合长远规划目标和校园环境建设项目库,在工程前期申报阶段和设计阶段,组织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审核项目各类申报材料,评审申报文本的可行性、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绩效管理达到的目标,确保按照计划的总体目标开展项目前期阶段工作,杜绝项目申报急促、决策不科学、预算编制不完整等问题。
(二)构建包含绩效反馈目标的评价体系,增强专业性和协同性
艺术类院校的预算绩效管理,要突出服务对象的满意度。特别是师生比例较高的专业艺术类院校,需要让全体师生在有限的校园空间内,感受校园建设的文化与精致。对此,根据基建项目的特点,需要进一步量化指标体系,加强过程指标控制,将绩效反馈目标纳入评价体系,同时加入师生满意度、信息公开、过程监督管理、公共效益的绩效指标内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和强化绩效管理的手段。在机制建设上,要做到权责对等,变“被动执行”为“主动参与”,要让学校各级领导、各学院、各职能部门以及有关人员、教学部门师生都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共建共享。结合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项目责任部门及部门管理者的业绩考核统一起来,与学校的学年、学期绩效工资挂钩,与下一年的预算安排挂钩,才能真正发挥绩效评价的作用。
(三)加强艺术类院校基建项目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相应的能力建设
一是要根据学校建设的需要,引进急需的基建项目专业化管理人才,加强学校的项目申报和执行管理能力。基建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不仅能够直接提升学校项目管理的技术水平,从班杜拉的管理心理学角度上看,还能提升自我效能,提升组织和执行达到特定目标的信念。这有利于整个管理团队的发展和项目组织实施水平的提升。二是完善学校的组织机构,增强艺术类院校的绩效责任意识,组建专门独立的学校预算绩效管理机构,审核绩效目标的合理性,管理和监督绩效项目的执行过程,对绩效项目进行考评。三是在绩效项目执行过程中,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对绩效项目进行过程管理。
(四)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强基建项目绩效的全过程监督
加强基建项目绩效的全过程管理,学校要以项目部门为主体责任中心,建立绩效监督评价体系,其内容应该包括项目的招标过程、招标方案、评标、施工管理、监理监督、跟踪审计、合同管理、变更洽商、工程款支付、审计结算等。通过加强全过程管理,使绩效管理的每个步骤环环紧扣,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绩效目标。在各个监督环节,招标过程中,要把关招标方案、评估过程、评标人员;施工过程中,要设定工程监理、跟踪审计的绩效目标,结合工程进度款项支付与项目绩效评价,严格把关施工变更,变更程序表现手续齐全,层层决策;施工合同管理中,要加强对合同的审核,严格把关合同的执行情况,执行进度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在工程决算阶段,要严格验收和核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五、结语
艺术类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受办学场地、办学规模的限制,基建项目的申报、实施、评估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以北京舞蹈学院为例,通过对学校基建项目预算绩效的分析,提出加强绩效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以提升校园基建项目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真正发挥绩效考评的作用和意义。通过加强基建项目的绩效管理,实现艺术类高等院校绩效管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模式,为持续推进教学设施与环境建设、优化整体布局、改善办学条件、传承舞蹈文化、发展舞蹈艺术而努力。
(作者单位为北京舞蹈学院)
參考文献
[1] 杜永红.基于预算绩效管理下的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研究[J].投资理财,2017(2):131
+273.
[2] 黄莹莹.高校基础设施改造项目的预算绩效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8.
[3] 王军,李敏.中央高校财政预算项目绩效管理改革探究[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