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秀梅 陈圆
[摘要]目的 分析內蒙古某医院辅助用药点评情况,同时采用药物利用指数(DUI)评价辅助用药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辅助用药点评情况,同时采用同期辅助用药的DUI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2016年8月~2017年7月共有14种辅助用药进入消耗金额前20位,共点评3183份病历,其中不合理用药89份(2.80%);2017年8月~2018年7月共有13种辅助用药进入消耗金额前20位,共点评2991份病历,其中不合理用药48份(1.60%);适应证不适宜、配伍问题是辅助用药主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2017年8月~2018年7月每月不合理用药率与2016年8月~2017年7月同期比较,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8月~2017年7月、2017年8月~2018年7月辅助用药金额排序均进入前10位的药物完全相同,只是内部辅助用药金额顺序有所变化。复方苦参注射液、谷红注射液的用药频度(DDDs)在2016年8月~2017年7月排进前10位,康莱特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2017年8月~2018年7月新进入DDDs排序的前10位。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每日药费(DDDc)值最小,每种药物的DDDc值在两个时间段的变化不大,消癌平注射液的DDDc值最大。两个时间段中DDDs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DUI≤1的药物,2016年8月~2017年7月有3个品种(30.0%),2017年8月~2018年7月有5个品种(50.0%)。结论 通过每月对辅助用药进行点评,降低了辅助用药的不合理使用,辅助用药点评是加强辅助用药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DUI分析有助于辅助用药的管理。
[关键词]辅助用药;药物利用指数;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8(b)-017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valuation of auxiliary drug use in a hospital in Inner Mongolia, and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f auxiliary drug use by using drug utilization index (DUI).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 the evaluation of auxiliary drugs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6 to July 2017, August 2017 to July 2018,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valuation was evaluated by the DUI of auxiliary drugs in the same period. Results From August 2016 to July 2017, 14 kinds of adjuvant drugs entered the top 20 consumption amounts, and 3183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89 of which were irrational (2.80%). From August 2017 to July 2018, 13 kinds of adjuvant medicines entered the top 20 consumption amounts, and 2991 med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of which 48 (1.60%) were irrational. Indications and compatibility are the main unreasonable phenomena of auxiliary medi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from August 2016 to July 2017, the rate of irrational drug use per month from August 2017 to July 2018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From August 2016 to July 2017, August 2017 to July 2018, the ranking of the top 10 drugs in the supplementary drug use amount ranking is identical, but the order of the internal supplementary drug use amount has changed. Compound Sophora flavescens Injection and Guhong Injection ranked the top 10 in 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 (DDDs) from August 2016 to July 2017, Kanglaite Injection and Shenxiong Glucose Injection ranked the top 10 in DDDs from August 2017 to July 2018. The daily drug cost (DDDc) of Xueshuantong injection (freeze-dried) was the smallest, and the DDc value of each drug did not change much in two periods. The DDDc value of Xiaoaiping Injection was the largest. DDDs ranked in the top 10 accessory DUI less than 1 in the two periods. There were 3 varieties (30.0%) from August 2016 to July 2017 and 5 varieties (50.0%) from August 2017 to July 2018. Conclusion Through monthly reviews of adjuvant medicines, the irrational use of adjuvant medicines is reduced. The evaluation of adjuvant medicines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adjuvant medicines. The analysis of DUI is helpful to the management of adjuvant medicines.
[Key words] Auxiliary drug; Drug utilization index; Rational drug use
目前各级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常态化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导致临床用药不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号称“什么都能治”的辅助用药。2015年11月,原国家卫计委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1],要求建立辅助用药跟踪监控制度,明确需要重点监控的药品品规数。2016年7月,原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管理的通知》[2],公布了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管理的辅助用药目录。掌握内蒙古地区医疗机构临床辅助用药的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可有针对性地为临床辅助用药监管制度提供依据[3]。因此,本研究基于该辅助用药目录,对内蒙古某医院的临床辅助用药情况、用药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2017年7月、2017年8月~2018年7月我院辅助用药点评情况,每月销售金额排名前20位,每种药物在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中抽取30份,不足30份的全部抽取。按2016年8月~2017年7月、2017年8月~2018年7月两个时间段分别在HIS提取所有辅助用药,包括剂型、规格、年总消耗数量、总消费金额等信息,并就消费金额排序(同类品种不同规格、不同厂家产品均折算为同一单位后计算该药总用量)。
1.2方法
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入院诊断和辅助用药使用情况,同时参考“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17版)《中国国家处方集》等资料,对医嘱中辅助用药的适应证、剂量、配伍、给药频次、疗程等方面分析辅助用药的合理性。分别计算两个时间段辅助用药用药频度(DDDs)、每日药费(DDDc)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其中DDDs=总销售量/药物限定日剂量(DDD)值[DDDs是统计时间内药物使用的频率大小,用于分析、评价药物在临床的地位,估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判断药品实际消耗量及其变化趋势,DDDs值越大,说明用药次数越多,反映医生对此种药品存在一定用药倾向或者习惯,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会相应增高;DDD值的确定:采用WHO推荐的DDD值,没有收载的药品参照《新编药物学》(17版)、药品使用说明书和临床实际用药情况,采用药物主要适应症量制度确定各药的DDD值];DDDc=总销售金额/DDDs(DDDc代表药品的总价格水平,表示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DDDc越大,表示患者的经济负担越重)[4];DUI=金额排序/DDDs排序(DUI比值接近1,说明同步性较好)[5],采用回顾性分析,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和排序[6]。
2结果
2.1不同时间段辅助用药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
2016年8月~2017年7月共有14种辅助用药进入消耗金额前20位,共点评3183份病历,其中不合理用药89份(2.80%);2017年8月~2018年7月共有13种辅助用药进入消耗金额前20位,共点评2991份病历,其中不合理用药48份(1.60%)。适应证不适宜、配伍问题是辅助用药主要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且不合理用药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表1)。2017年8月~2018年7月每月不合理用药率与2016年8月~2017年7月同期比较,总体呈下降趋势(图1)。
2.2不同时间段辅助用药金额前10位的排序
2016年8月~2017年7月、2017年8月~2018年7月两个时间段辅助用药金额排序均进入前10位的药物完全相同。消癌平注射液两个时间段辅助用药金额均排名第1位,且辅助用药金额呈增加趋势;康莱特注射液、脾多肽注射液、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的辅助用药金额排名和辅助用药金额呈上升趋势;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排序升幅不大,辅助用药金额略有增加;注射用磷酸肌酸钠两个时间段的排序不变,辅助用药金额呈增加趋势;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脑苷肌肽注射液、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排名和辅助用药金额总体呈下降趋势,脑苷肌肽注射液的辅助用药金额呈增加趋势(表2)。
2.3不同时间段辅助用药DDDs前10位排序、DDDc及DUI情况
注射用血栓通在两个时间段均排名第1位,且DDDs呈增加趋势;注射用12种复合维生素、注射用磷酸肌酸钠、脑苷肌肽注射液的排序大幅增加,DDDs呈增加趋势;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的排序下降,DDDs呈下降趨势;消癌平注射液的排名在两个时间段均是第9位,DDDs呈增加趋势;复方苦参注射液、谷红注射液的DDDs在2016年8月~2017年7月排进前10位,康莱特注射液、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2017年8月~2018年7月新进入DDDs排序的前10位。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DDDc值最小,每种药物的DDDc值在两个时间段的变化不大,消癌平注射液的DDDc值最大。两个时间段中DDDs排名前10位的辅助用药DUI≤1的药物,2016年8月~2017年7月有3个品种(30.0%),2017年8月~2018年7月有5个品种(50.0%),小牛脾提取物注射液、脑苷肌肽注射液、消癌平注射液连续两个时间段的DUI均<1;两个年度DUI最大的均是注射用血栓通(冻干)(表3)。
3讨论
两个时间段每个月的辅助用药不合理用药率同期比较,总体呈下降趋势,提示通过辅助用药点评,对发现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有效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在逐渐减少,辅助用药点评是规范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管理行之有效的措施[7],通过辅助用药点评降低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本研究分析发现适应证不适宜、配伍问题是辅助用药中的主要不合理用药现象,今后要加大对这两种不合理用药的干预力度[8-9]。
辅助用药的DUI分析显示,2016年8月~2017年7月、2017年8月~2018年7月两个时间段辅助用药金额排序均进入前10位的药物完全相同,提示我院辅助用药品种及用药相对固定。脑苷肌肽注射液的排名下降,辅助用药金额呈增加趋势,可能与2017年8月~2018年7月年度辅助用药总体用药金额较上一年度增加有关;由于我院正处在由综合医院向肿瘤专科医院转型的过程中,消癌平注射液、康莱特注射液、脾多肽注射液等肿瘤相关类辅助用药的使用在逐渐增加;注射用血栓通的DDDs在两个时间段均排名第1位,呈增加趋势,可能与注射用血栓通是医保甲类药,报销比例相对较高,临床在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时选药倾向较大,同时注射用血栓通(冻干)DDDc最小,提示价格低的药物在我院临床用药中也作为首选[10],注射用血栓通(冻干)DUI两个年度均居第一位,可能与超DDD用药有关[11](通常剂量为450~500 mg,DDD为400 mg),本次用药分析显示,DUI与临床常用剂量有关,用药剂量低于DDD,DUI均<1,用药剂量高于DDD,DUI多数>1,与文献报道一致,DUI比值接近l,说明费用趋向合理,若DUI>1,提示医生日处方量>DDD,用药不合理;DUI<1,说明医生日处方量
随着医疗卫生系统特别是医院诊疗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日益普及,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辅助用药合理使用的实时监测和事前干预[14-16],探讨如何利用临床用药辅助决策系统对辅助用药合理用药进行评价[17],可能是规范辅助用药管理在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5,22(23):7-9.
[2]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管理的通知[S].2016.
[3]孙越,游茂,程龙.我国辅助用药管理现状与政策建议[J].卫生软科学,2018,32(5):24-26.
[4]张薇.以限定日剂量值为基础进行药物利用研究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5):2892-2894.
[5]赖延锦.某专科医院2011~2013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的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6):139-140,144.
[6]何杏仪,陈丽敏,黄景胜,等.2015~2017年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重点监控用药品种应用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4):543-546.
[7]王静,陈伯华,吉顺莉,等.专项点评干预对我院辅助用药合理应用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8,21(5):573-574.
[8]许志连,何飞燕.医院重点监控药品辅助类中药注射液的不合理用药调查[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6):8-11.
[9]刘若训,张海英.住院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情况的调查及探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8):134-135.
[10]韩剑辉,王振.医疗保险基金控费机制研究[J].中国医疗保险,2014,(2):16-19.
[11]龚汉明,杨胜富,冉忠梅.2014年某院中藥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3(12):30-31.
[12]诸敏.利用药物利用指数评价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合理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9):729-730.
[13]茹爱忠,刘静,蔡瑞君,等.建立辅助用药预警监控干预体系对合理用药及新医改控费的作用[J].中国药事,2018, 32(1):97-102.
[14]唐哲,西娜.我院辅助用药合理管控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药房,2016,27(31):4395-4399.
[15]诸美云,赵英英,丛小军,等.辅助用药的规范化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2018,25(12):1120-1122.
[16]闫峻峰,刘翌.四川省医疗机构辅助用药的药事管理实践[J].中国药房,2017,28(4):450-454.
[17]杨樟卫,胡晋红,宋功成.临床用药辅助决策系统对合理用药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评价方法[J].中国药房,2006,17(5):385-386.
(收稿日期:2019-01-21 本文编辑:刘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