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振坤 高雅
摘 要: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中坚力量,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效果和高校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随着国家和高校对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的重视,辅导员自身能力提升的途径不断拓展,平台不断增多,基础不断夯实,但是,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很多现实问题。一方面,需要辅导员自身的持续努力,另一方面,需要教育管理部门从顶层设计,学校相关部门联动,多方紧密配合,制定一套系统的体系,从而促进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稳步提升。进而切实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提升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成员。而自身能力又决定其在自身岗位上的胜任能力,高校辅导员队伍自身能力的高低直接反应到大学思政教育的最终效果和高校教育目标的达成程度。自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来,众多高校越来越重视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问题,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自身能力建设问题愈发凸显,探究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不仅可以提升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而且对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一、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能力建设的现实原因
(一)环境格局的变化要求辅导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建设
随着国际和国内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发展对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一方面,当前国际政治环境风云变幻,西方敌对势力通过网络平台不间断的对我国青年学生实施的“西化”“分化”战略,其最终目的是西化、腐蚀我国青年学生;另一方面,国内非法民族宗教势力和分裂主义势力通过各种途径迷惑、拉拢、腐蚀、渗透青年学生。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恰恰青年学生思想意识单纯、是非辨别能力较弱,极容易受外界蛊惑。综上,如何培养教育青年学生爱国,如何引导教育青年学生坚定跟党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接班人,给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高等学校体制变革和高校环境变化要求辅导员重视自身能力建设
首先,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学校规模也跟着越来越大,出现了“一区多校”“一校多区”现象,这给辅导员“细致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其次,高校招生规模连创新高,出现了很多有经济困难、心理问题、学业困难、就业困难的学生,给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综上,在当前高校内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下,如何能更好的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如何保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和实现高等学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给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深层次的研究方向。
(三)当代大学生特点和个性发展要求辅导员重视自身能力建设
目前,高校在校生基本上都是95后甚至是00后,他们拥有极高的个体独立性和思想自由性,缺乏集体观念、全局意识,个性孤傲、片面自我。他们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细致深入的思想教育、人性化的管理、多方位的呵护对他们十分重要。综上,辅导员必须客观、全面、辩证地认识和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特点,对症下药,才能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有用的人才。
二、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的专业素养和经验积累不够丰富
首先,辅导员职业要求从业人员有很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不但要掌握多种学科知识,如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而且还要有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其次,当前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等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辅导员全面化、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的拦路虎,严重影响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的提升。
(二)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的内在动力不足
辅导员是大学校园里最基层的工作人员,往往被称作大学校园里的“勤务员”或者“保姆”,他们工作内容多而杂,他们付出的劳动和辛苦不比专任教师少,一方面,社会和学生往往认为辅导员工作随时可以被人替代,另一方面,学校也长期忽略辅导员的待遇、提升和培养等与辅导员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久而久之,辅导员的工作激情逐渐消耗殆尽,工作满意程度逐渐降低,从而处于被动性的開展工作状态,造成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长期停滞不前。
(三)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的长效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辅导员培训体系不完整。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的首要条件是系统的专业培训,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辅导员岗前培训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系统的专业培训、脱产与半脱产的在职培训还不完善,再加上经费、培训力量的限制,各高校的辅导员培训依旧停留在不定期的经验座谈会或者是在工作中的“传、帮、带”的培训模式上,始终没有形成固定的培训模式和系统的培训内容。其次,缺乏制度性依据规范辅导员的职业发展。一方面,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依旧是各高校管理辅导员的模式,这一双重身份的岗位界定严重弱化了辅导员职业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虽然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门针对辅导员管理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意见,强调辅导员要向专业化和职业化方向发展,但是一直没有出台针对辅导员培训、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国家标准。
三、高校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提升的路径探索
(一)积极主动学习,充实个人知识储备提升自身能力
学习是一个人提升自身能力的必备武器。首先,辅导员不仅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时事,还要学习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有通过主动不断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才能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最终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其次,为了提升工作效率,避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迅速将优秀辅导员的成功经验转变成自身经验,辅导员应积极主动虚心的向前辈及同辈们学习。最后,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在实践中发现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检验,再总结。
(二)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明确职业发展方向提升自身能力
首先,辅导员应充分分析学校的发展、自身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及专业知识特点等因素,充分分析自身优点与缺点,找好定位。其次,在自我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成长学习环境和所处高校环境,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逐项分析自身能力,明确哪些自身能力与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还不匹配,如何提升自身能力才可以达成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最后,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辅导员务必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及时总结自身能力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并调整,最终必能实现自身能力的最大提升。
(三)理论联系实际,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
培养和发展能力的唯一平台和途径是实践,实践是提升能力的最有效方法。首先,辅导员要向重视学习理论那样重视实践,将理论学习应用到实践中,从而获得实践知识。其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大胆地应用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勇于挑战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最后,辅导员在实践工作中要善于总结工作规律,将经常出现的和共性的问题分类汇总,认真分析,总结经验,从而可以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总之,辅导员自身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方面,需要辅导员自身的持续努力,另一方面,需要教育管理部门顶层设计,学校相关部门联动,只有多方紧密配合,制定一套系统的体系,才能促进辅导员自身能力建设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霄锋,赵成福.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探索,2015(7):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