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

2019-10-28 02:16谢业斌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数据建设

谢业斌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数据技术得到完善与更新,促进社会与教育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对此,高校应利用大数据技术为学生建立智慧校园,在满足师生基本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进步。本文基于此分析了大数据发展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指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智慧校园;建设

当前我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发生了较大改变,为了促进教育的顺利发展,很多高校引进了专门的网络设施,建立了完善的网络服务资源体系,满足了教育的基本需求。但当前在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方面依然存在较多问题,教育工作缺乏统一性。对此,高校应明确智慧体系,在分析数据运行情况的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切实提高整体的教育效果。

一、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目标

一是数据的标准化,高校应建立核心的校园业务服务中心,抽取并整合数据资源,形成完善的资源数据库系统,为优化工作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同时,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还应进一步降低项目的转换成本,保证教师与学生可以同步查询系统得到需要的数据信息,为此后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更多支持,二是服务的简单化,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转变信息化资源,在满足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信息化管理[1]。同时,在建设期间,高校还应以学生为中心,建设完善的服务主体,在多个角度构建学生信息,满足信息查询的简单需求。三是任务的关联化,高校应简化业务的处理过程,在整合开发信息资源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管理教师与学生的资源信息,以满足不同部门的数据要求,构建合理的智慧校园。

二、高校智慧校园的特征

高校信息化的高级形态便是智慧校园,其综合采用了大数据、知识管理、社交网络以及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可以帮助师生群体进行有效的学习与工作,建立全面感知的校园物理环境。对此,高校应充分综合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在改变师生与环境交互方式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创新服务。具体而言,高校智慧校园具备以下特点。一是互联网的高速泛在性,信息时代的基础便是网络,在智慧校园的建设期间应保证人与物、物与物以及人与人的全面互联,提供全面可行的网络基础条件。二是广泛应用智能终端,实现远程管理与控制,保证随时获得可监测数据,以全面感知师生的校园生活,为智慧校园的建立提供有效的物质基础。三是实现团队协作,可以为师生随时提供多样化的通讯与协作服务模式,保证群体与个人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保证协同研究的拓展性[2]。四是集体知识的共生与共荣性,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时应为个人提供完善的知识存储工具,有效收集各种资料信息,通过学校中的信息建设完善可行的团队知识管理系统,以有效整合、记录、更新并创新知识体系,保证学校智慧知识的良性循环,从而在推进学校知识更新进度的基础上,提高学校整体的智商水平。五是实现业务与智能的有效融合,学校各项业务应充分体现智慧校园的作用,建立完整的信息化架构,在存储海量信息期间有效采用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通过云端结合,推进个人通讯的创新性发展,从而在发挥智慧校园整体性能的基础上,提高个人的学习与研究能力。六是外部智慧的融会贯通,高校教育应与社会进行有效接轨,在建设智慧校园期间需要结合外部信息,与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创新發展。比如在教育学术活动交流期间,国内外同行应加大交流力度,将自己的科研项目与世界学科进行结合,在掌握高校改革潮流的基础上,了解社会对学校的实际需求,掌握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趋势,从而在优化学校规划的基础上,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数据资源的数量较多,且信息的传播难度较大。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资源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这些均决定了教育资源的可见度。在网络发展背景下,信息具备企业生产、物联网、政府发布等方面,且这些信息的资源来源各不相同,用处也具有较大差异。对此,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时应及时认清此问题,优化处理信息过程,以充分提高信息的可见度。其次,是信息种类较多,教育的宣传效果较差。信息传播速度、受众等情况均存在较多的差异性,且我国高校信息传播期间的方法比较单一,这些均无法满足教育信息的多元化发展需求。比如学生利用手机观看教育资源的方法比较复杂,手机端的教育资源较少,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及时发现更多的教育资源。最后,是信息传播速度较快,且教育平台的难度较大,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逐渐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传输速度与处理速度均得到了改变。高校在处理信息时,其信息获取的渠道与传播方法较为单一,主要利用高校中的教育网络,没有充分收集外网的相关信息,甚至限制了信息的查询流程,严重影响了教育资源的有效传播。

四、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方法

(一)明确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流程

一是建立大数据共享与交流平台,在分享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数字化平台机构,并不断规范信息的运行内容与信息标准,在有效设计管理的基础上,交换数据资源,最大程度的满足智慧校园的资源共享需求[3]。除此之外,在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背景下,智慧校园还应结合资源共享、数据决策等要求,利用云计算平台融合数据资源,实现最终的管理目标。二是进行身份管理的统一性,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时应注重统一身份,设计完善的管理认证系统,并通过统一管理设定用户的基本权限,在访问用户的过程中有效查收数据资源,全面提高智慧校园平台建设的可行性与创新性。三是实现个性化服务,高校应深入分析智慧校园的具体建设内容,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建立辅助决策平台、综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信息的查询价值,提高信息资源的整体利用效果。同时,高校还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构建综合化的服务管理中心,制定一站化、统一化的信息服务机制,真正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四是建设移动智慧校园,高校应在智慧校园的建设期间充分利用智能化的网络终端平台机构,保证教师、学生都可以在此平台中获得需要的信息,实现实时性查询。此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多的海量信息,并随时处理相关的事物。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一移动平台随时获得更多的学习知识,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五是设计安全系统,高校在建设智慧校园时应保证数据资源的丰富性,明确安全系统的设计意义,在确定安全体系、规划数据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安全系统,确保智慧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行。

(二)创建高校智慧校园微平台

高校在设计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充分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根据不同主体的特点构建微平台。一是设计能力开放平台,借助企业的力量,结合信息资源,在授权管理的基础上,构建开放平台,保证院校身份的统一性。同时,第三方也可以通过开放平台实际分析用户的基本需求,在构建特色化服务机制的基础上,避免出现信息整合漏洞问题。二是设计开发者服务平台,高校应有效完成文档的接入工作,完善设计开发者服务平台,在全面提升信息服务质量水平的基础上,及时帮助项目完善进行任务检测工作。三是建立微服务平台,通过审核、管理以及开发资源,确定微服务的管理权限,科学有效地分析数据信息[4]。四是设計微服务超市系统,学生在审核微服务系统后,及时在数据列表中输入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以充分满足用户的服务需求。

(三)创建高校智慧校园大数据平台

高校的IT部门应充分整合分析各种数据信息,设计完善的反馈系统,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实时监控数据的查询过程,以充分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期间,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在满足数据资源交换需求的基础上,分析数据决策情况,建设大数据平台机构,为智慧校园的构建提供核心。

(四)保障智慧型科学研究成果

大数据发展背景下,智慧校园充分保证科学研究成果,在选题申报、项目研究等领域发挥作用。智慧校园可以多元化的为师生研究课题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以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可以积极参与科学研究过程。实际研究过程中,智慧校园还应为师生准备完善的资源资料,以便学生与教师可以快速查询当前的科研信息。同时,还应在线上平台持续使用不同类型的智能化仪器,全面提高科研成果的研究效率。除此之外,在课题或项目的发表阶段,智慧校园还应精密计算师生提供的大数据内容,完成研究成果的自动化汇总计算,切实提高科研成果的研究效率。

(五)促进传承高校智慧文化

一方面,高校应构建智慧校园的虚拟社区机构,在社区中为学生宣传思想政治相关知识,促进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促进智慧校园网络的完善构建,使师生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文化传承的质量水平[5]。另一方面,高校研究与管理人员还应大力引进原版数字化的国际教育资源,构建可行的国际化线上教育平台机构。除此之外,高校属于文化交流的主要阵地,为了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高校应建立科学可行的国际交流平台,提高教育水准,从而促进社会的快速进步。

(六)提高智慧人才的培养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社会性人才属于高校建设智慧校园的关键因素,高校管理人员应充分联合全校师生,以社交网络为核心,在借助技术管理与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实现线上教育培训,确保教师可以利用数据库与互联网有效备课,避免时间与空间限制,从而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研究与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杜绝出现被动学习的模式,促使师生在线上互动的过程中,提高教育水准。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分析大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要求师生通过图像、文字以及声音等方式随时交流学习经验与科研成果,使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授课期间还可以采用视频回放与记录方式,改变以往单纯打分的教学评价模式,在满足智能化与动态化的基础上,实现师生的双向打分,促使学生快速掌握学习规律,提高科研效率。

结束语

在建设高校智慧校园过程中,应充分整合相关资源信息,实现平台设计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同时,高校还应针对当前的运行状况,分析大数据平台的建构内容与微平台设计方案,营造良好的智慧校园环境,在提升高校数据资源整合效率的基础上,促进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运行。

参考文献

[1] 赵立伦.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策略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5):233-234.

[2] 杜国真.面向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中国新通信,2016(12):25.

[3] 李汉挺,刘利斌.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J].中国新通信,2017(8):72.

[4] 张智慧.基于智慧校园建设背景下的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1):198-199.

[5] 丁建英,张钰涵.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校园支撑平台建设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1):38-39.

猜你喜欢
大数据建设
寒露
质量建设永远在路上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关于在全国城市建设中实行《公共艺术百分比建设》方案的提议
城市雕塑是一项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