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艺的价值与当今社会下鲁艺传承

2019-10-28 06:07刘莹
音乐生活 2019年10期
关键词:鲁艺音乐学院革命

刘莹

一、沈阳音乐学院与“鲁艺”

鲁迅艺术学院是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沈阳音乐学院作为发展至今,已经是一所综合型高等音乐学校,为党和国家培养出许多优秀音乐人才。在其发展过程中,光荣的革命精神是历代师生情感、价值观念的重要维系,秉承着鲁艺“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八字校训,无数音乐人、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这里实践自身价值,为国家文艺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沈阳音乐学院开设有作曲、钢琴、管弦乐器、民族乐器、声乐等多个学系,各专业都有音乐干部进修班,致力于培养一流的音乐人才和师资队伍。在具体的音乐研究及教学活动中,则秉持着对革命精神的坚定信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进行到底。以“鲁迅”的名字,将这所音乐艺术院校与党和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人民、对艺术的热爱,继承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光大[1]。

二、从鲁艺历史沿革谈对鲁艺的理解

(一)历史沿革

鲁迅艺术学院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包括1938年时的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1946年时的东北鲁迅文艺学校、1953年时的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以及1958年以后的沈阳音乐学院。这四段相互衔接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抗战时期文艺精神的重要传承史。1938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倡导下,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正式成立,开设专业主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等,并设有音乐研究室、实验剧团。受战争时期的影响,当时学制还未固定,每期学生的学习时间较短,主要为短期训练班形式,主要目的是培养文艺干部。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延安鲁艺快速汇聚了大批国内著名音乐人,包括冼星海、李焕之、贺绿汀等,短短七年培养出八百余名毕业生,为各抗战根据地文艺工作提供了中坚力量。包括《黄河大合唱》、《到敌人后方去》、《延安颂》、《白毛女》等经典作品,都是由這个时期的延安鲁艺师生创作和演出的。抗战胜利以后,鲁艺虽然经历了多次变迁,但是其革命传统始终能够得以保存。自改建为沈阳音乐学院后,其师资力量、办学条件不断提高,逐渐形成如今的办学规模。从1938年到2018年,整整80年的时间,鲁艺完成了从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到沈阳音乐学院的华丽转变,不变的则是红色的革命精神和文化传承。这也是沈阳音乐学院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石[2]。

(二)对鲁艺的理解

1942年时,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阐明了一名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工作、工作对象等核心问题。指出文艺要服务于人民大众,普及相较于提高,更加重要。虽然在鲁艺成立之初,分设有文学、美术、音乐等不同专业,但实际上一直以音乐为主。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鲁艺音乐创造一直坚决贯彻和实践党的指导思想,大力开展群众歌咏活动,并使其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一种群众艺术活动。在此方面,鲁艺负责人吕骥也提出,音乐只有走向人民,才能真正获得灵感,实现其艺术价值。在群众歌咏活动中传递的革命精神、价值理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当今的社会文化建设也有深远的借鉴价值[3]。

同时,鲁艺也是我国现代歌剧诞生和发展的摇篮,在党的指导下,无数艺术家投身到革命歌剧作品创作中,塑造工农兵、革命战士的伟大形象。鲁艺人的艺术创作活动,为推动艺术群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并通过团结广大作家,创作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二黑结婚》等作品,发挥出重要的战斗作用。当时的歌剧作品创作,在反映现实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虽然创作手法还不够成熟,但思想文化内涵极其丰富,为我国民族歌剧发展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文艺作品要反映人民的心声,就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最大化的发挥出艺术的正能量,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传承鲁艺精神的沈阳音乐学院,肩负着传承、弘扬鲁艺精神的责任。2017年,沈阳音乐学院复排经典民族歌剧《星星之火》,对传承经典起到重要作用。今年一曲《我和我的祖国》唱响了各行各业对祖国的深情热爱,在决胜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更应发挥文艺的带动作用,团结人民、服务人民,让鲁艺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彩[4]。

三、当今社会下的鲁艺传承

(一)明确政治导向,让艺术扎根群众

民族音乐无法脱离政治而存在,虽然其具备独立的审美价值观,但必须与社会政治保持紧密的联系,协调好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两者的共通之处在于都是服务于人民、为协调社会关系而存在的。在鲁艺精神的传承过程中,也需要明确政治导向,放在当今社会而言,则应致力于提高人民的精神文明水平。民族音乐艺术来源于广大人民共同生活的文化土壤,这奠定了其基本社会属性基础。社会的组织和形态即为政治,两者本身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对于鲁艺这种形成于抗战时期的文化精神而言,更需要与革命、政治的内涵紧密相连,从而处理好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问题。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列宁所言,党的文艺工作,要服从党在一定革命时期内,规定的革命任务。鲁艺传承必须坚定这一基本方向,服务于人民,扎根于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对新时代的革命文化及历史使命进行了阐述,革命文化要代表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志,这是新时代下党的基本文艺纲领,也是鲁艺精神的再塑方向。

(二)坚持报国理想,让艺术凝聚力量

民族文化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是我国基本战略之一,作为一名艺术文化的传承者,则需要时刻坚持报国理想,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强烈的爱国意识,也是鲁艺精神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始至终深深融入在一代又一代师生的血脉中。在民族危机存亡的关头,是鲁艺搭建起一个平台,让怀有爱国情感的艺术人才聚集在一起,发挥自身专长,以另一种形式参与到革命斗争中。由音乐艺术凝聚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不容忽视的,革命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有两支军队,一支是朱总司令的,一支是鲁总司令的。”在抗战时期,为奏响抗战最强音,无数鲁艺师生投身到抗战前线,开展战地宣传和慰问演出活动,其中也有许多师生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新时代的鲁迅精神传承过程中,也要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并通过兴办有效的教育,让学生的一腔热忱化为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在和平年代,虽然不用扛枪上战场,但仍有许许多多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发展。必须坚持报国理想,让艺术凝聚力量,为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共同努力。

(三)培养文化自信,让艺术奏响心声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信的源泉,在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过程中,提供着持久、生成的力量。没有文化自信,也就没有民族文化的繁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过程中,更需要文化自信提供支撑。鲁艺精神中的文化自信,是一种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认可的民族自信,是无数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用热血、用藝术才智,建立的自信。即使面对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即使到了举国存亡的危机时刻,仍然要为艺术发声、为民族发声。时至今日,提起“鲁艺”两个字,耳边仿佛还回荡着夹杂着炮火声的怒吼和咆哮,那代表着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强大自信。在当今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面对着外来文化的冲击,鲁艺人仍然坚持属于中华民族的艺术自信。兼容并蓄、形式相容、创新发展、务实进取,融合进血脉中的民族文化自信让鲁艺人学会包容,懂得自主,敢于吸收和借鉴先进的艺术理念,同时又不断强化传统艺术文化的内涵,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培养文化自信,让中国民族艺术始终为人民发声,不断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定义自身坐标,奏响时代最强音。

(四)担起传承责任,让艺术焕发光芒

每一名鲁艺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传承鲁艺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回顾1938年延安鲁艺建成初期,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新阶段》,提出了马列主义民族化、中国化等问题,在延安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其中,文艺作品的民族化发展,也是一个讨论的焦点。鲁艺作为文艺活动的排头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开拓出民族艺术文化发展的新道路。当时成立的“民歌研究会”,系统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搜集和整理等工作,并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发表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民歌研究》、《绥远民歌研究》、《陕北民歌研究》等研究论著。其中,由鲁艺主板的《民族音乐》等专业期刊,也对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80年后的今天,沈阳音乐学院也应承担其更多民族音乐文化传承的责任,积极推动民族音乐艺术的创新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文艺作品和民族传统之间关系的问题,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底蕴,还要体现文化传承血脉。今日的音乐文化艺术创作,应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这个时代的音乐人应具备的音乐精神,让艺术焕发光芒,为民族事业增添光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回顾鲁艺的历史沿革,可以更好的认识鲁艺精神,深刻认识艺术文化的作用和价值。在此基础上,从时代需求出发、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宏伟目标出发,传承鲁艺精神,彰显民族文化自信,服务于人民,为人民带来精神层面的鼓舞。从而充分发挥出艺术文化的价值,更紧密的团结群众,投入到各项事业建设工作中。

参考文献:

[1]张子君.鲁艺精神的当代启示[J].党建,2018(11):46-47.

[2]钟国胜.鲁艺精神的坚守与传承——王绪阳绘画艺术的成就[J].艺术工作,2018(05):20-22.

[3]闵靖阳.延安鲁艺美术部在东北的演化与传承(1945—1953)[J].美术观察,2018(10):114-119.

[4]季惠斌.延安鲁艺精神与音乐文化的传承[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8(03):5-8.

猜你喜欢
鲁艺音乐学院革命
回望鲁艺初心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
Reflections on English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中国的出行革命
延安鲁艺与文化强国
浙江音乐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成立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旧报纸的童梦
论延安“鲁艺”音乐的“红色经典”价值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