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观

2019-10-28 05:59王阁
创新 2019年5期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王阁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在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上。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特点、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观的指导下,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呈现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具有计划性、面向世界、以国家发展任务为根本依据的特点。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观;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G32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9)05-0008-09

当今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科学等技术方兴未艾。中美贸易争端的背后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对科学技术价值链的占有权的竞争。在新时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23一系列科技政策与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的制定受到党和国家科学技术观的影响。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特点、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等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回顾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观的形成历史对于把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观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观

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受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发展根本任务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国内的反动势力还没有完全清除,外部又面临着美国的军事威胁。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任务,一是巩固新生的政权,二是恢复国民经济。这两项紧迫的任务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基本概念、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及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的正确认识。

(一)对科学技术的基本认识

在对科学的认识上,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指出,“科学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系统知识,是客观真理”[2]16,“科学理论是将实践的经验提高到理性的高度,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的。劳动创造世界,科学也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产物”[2]17。周恩来认识到科学具有真理性,科学理论的形成是对人类理性的运用。在科学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上,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科学是人类劳动实践的产物,是人类体力与脑力的运用与发挥。在对待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上也有着理性的认识。科学与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了理论科学研究工作的长远性作用,认为只有将理论科学研究工作做好,才有利于技术工作的长远发展。

(二)对科学技术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科学文化力量弱小,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落后的现状,对我国科学技术无法满足国家发展需要的现状,对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党和国家领导人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56年,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而且因为世界科学在最近二三十年中,有了特别巨大和迅速的进步,这些进步把我们抛在科学发展的后面很远”[2]181,“只有掌握了最先进的科学,我们才能有巩固的国防,才能有强大的先进的经济力量,才能有充分的条件同苏联和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在一起,无论在和平的竞赛中或者在敌人所发动的侵略战争中,战胜帝国主义国家”[2]182。由于长年的战争,旧社会的工业体系被破坏,留给新中国的是一個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体系。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也急需科学技术的发展。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促进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是党的一个根本任务。1950年8月18日,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吴玉章的发言指出了科学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是经济建设的任务。[3]朝鲜战争也使党和国家领导人深感加快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1953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指出中国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提出要优先发展重工业。要建立重工业的基础,一是要抵御外国侵略的威胁,一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指出,要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了科学技术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作用。周恩来指出,“四个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三)对人才和知识分子作用的认识

人是科学技术的主体,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急需人才。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方面的人才都十分紧缺。1950年8月,周恩来指出,我们要在旧中国留下的满目疮痍的“破烂摊子上进行建设”[2]23,“就会感到我国的科学家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现在愈接触各种事实,愈使我们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2]26。因此,培养各方面的建设人才成为当务之急。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建设、技术教育、专科人才培养都以培养国家急需的建设人才为主要任务。1952年下半年,根据“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和专科学校,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全国各地高校分期分批进行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的工作[4],到1953年全国初步形成学科、专业设置比较齐全的高等学校体系,这为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学科基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知识分子是一个社会中思想最活跃的群体,是最具备科学文化知识的群体。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决定了能否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国家建设服务。我们党历来重视发挥知识分子在革命中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一步强调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后面貌,必须把知识分子团结在党和人民政府周围,充分利用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服务。[5]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我国对知识分子采取“团结、教育、改造”的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将知识分子列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这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形式的组成部分,指出要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适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为了使知识分子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党强调要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1951年9月到1952年秋,展开了全国规模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主要是希望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能够重新学习、转变思想以适应新社会的要求,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1952年六七月间,科技界也开展了学习运动。虽然党和国家领导人认识到了知识分子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但是在党内存在着对知识分子“估计不足,信任不够,安排不妥,使用不当,待遇不公,帮助不够”[6]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这是一场具有深刻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解决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在根本上对知识分子的作用、地位进行了肯定。这次会议后制定了一整套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指出:“我们必须认识,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7]但对待知识分子的正确态度没能保持下去,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以致于将一批知识分子错划为“右派分子”。在“文化大革命”中,很多知识分子惨遭迫害,知识分子的作用没能充分发挥,这使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遭受了严重挫折。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肩负着既要着重推进传统产业革命,又要迎頭赶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双重任务,但我国生产技术落后,管理落后,经济效益低下。要顺利完成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的理论成果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且经过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形成了正确的知识分子观。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思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邓小平提出这样的论断是基于科学技术与生产越来越紧密的关系得出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大势和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使科学技术发展在我国各方面建设上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邓小平说明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从历史的眼光来看,生产资料都同科学技术相结合,科学技术每一次新的发现和发明,应用在生产资料的改进上,都能够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影响。同样,劳动力也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历史上的劳动力都是掌握一定知识的劳动力,最初人们掌握的是经验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加深,认识世界的工具逐渐成熟,人们所掌握的经验知识就上升为对理性的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上,邓小平指出:“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8]87自然科学的理论研究,是现代技术进步的基础,因此,要重视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理论研究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巨大的进步。这一时期,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9]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催生了交叉学科。自然科学的发展能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同时社会科学的发展也能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

(二)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根本性转变,将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的科技工作以面向经济建设为指导方针,紧紧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根本目标。《关于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报告》中指出:“经济振兴必须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问题。”[10]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充分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对过去在科学技术领域走过的弯路进行了经验总结。1975年,邓小平就讲:“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8]32邓小平第三次复出时,主动要求主管科教工作。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讲话中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8]48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的讲话中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8]86这次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科学的春天”的到来。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为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1]。只有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的管理,才能比较迅速地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这一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问题也是使科技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目标。科技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相适应,科技进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党和国家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并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继承与发扬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观。“文化大革命”时期相当普遍、相当长期地存在着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这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知识分子的生存环境恶劣,科研环境遭到破坏。有些人搞研究不敢公开搞,只能秘密搞,有些人无法将自己的研究所长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情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渐被改变,在科学教育战线上实现了拨乱反正。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8]3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得到努力落实,知识分子的作用被充分认识,地位得到了恢复,知识分子的名誉也得到了恢复。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中,有体力劳动者也有脑力劳动者。部分脑力劳动者为统治阶级服务,但也有脑力劳动者是受统治阶级剥削的。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在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不能以阶级对立的观点去看待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将知识分子看作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组成部分,这是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理论依据。广大科研工作者也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恢复和重新建立,一大批知识分子得以重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教书育人,从事科研工作。党和国家充分认识到了科技工作者的重要作用,积极促进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改善科技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在推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地位不断彰显。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科学技术观

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为摆脱经济发展缓慢与停滞的危机,世界各国都纷纷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科技形态在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后,西方各国都在讲“再工业化”。2012年2月,美国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3年4月,德国推出了《保障德国制造业的未来——关于实施工业4.0战略的建议》报告;2013年10月,英国推出了《英国工业2050战略》。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2015年3月,我国审议通过了《中国制造202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再工业化,实质上就是用新技术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1]77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内外发展大势的现实需要,形成了对科学技术的特点、科技创新在新时代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等問题的基本观点和看法。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学技术的认识既具有家国情怀也具有世界眼光。

在对科学技术的特点的认识上,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科学技术具有世界性和时代性。科学技术的世界性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立于世界科技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科学技术无国界,一切有益于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科学技术都会由一国向多国进行传播。科技进步的作用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体现为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科学技术的时代性体现在科学技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又服务于时代的发展。在对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上,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我国的经济体量庞大,但这不能代表国家富强,国家的富强要靠自主创新,靠技术,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焦点是科学技术”“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等论述是从国家层面阐述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恩格斯曾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12],马克思 “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的力量”[1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一项工程科技创新可改变世界”“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等论述,是从世界历史性意义的层面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这都强调了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作用。在对科学技术的作用的认识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进步不仅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升的决定性因素,而且是推动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艺术等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发展的价值导向是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自身得到发展。人们从事科学技术推动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从游牧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创造人类美好未来,创造人类幸福生活。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有其规律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其规律性。只有把握住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才能不断促进科技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遵循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科学技术要适应时代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新情况、新形势,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科学研究是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新时代推进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总体国家安全提供保障,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条件,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技术支持。新时代,我国促进科技发展就是要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优先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科技领域,重点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新兴前沿交叉领域部署。使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规律。已经发生的三次产业革命都是由技术革命引发的。每一次技术革命引发的产业革命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在新时代,科技创新要落实到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创新成果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是人,人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伟大创造性活动。一切科技创新活动都是人做出来的。”[14]科技创新活动是人类自身智力的外化与运用,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体现。科技创新活动是人类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活动。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等论述,充分认识到了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主体性作用。他强调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为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1]111

四、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观指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特点

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过程中,我国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对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发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中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中国共产党科学技术观的指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特点。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里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坚持党的领导

我国的科技事业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推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现在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政策,充分调动和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运用一切科技成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从传统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历史性任务,但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现代科学精神与科学意识。我们党的科学精神的形成经历了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然后再由具有自觉科学精神的党引领民众自发的科学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和国家的全面领导和积极推进下,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建立了一批骨干科研机构,取得了初步建立比较完整工业体系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两弹一星”等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载人航空航天技术、超级计算机技术、北斗卫星等超级工程的建设都是在国家的推动下进行的,因此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在某些领域能够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市场中的主体,在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领域中最具活力的主体。21世纪初,解决了民营企业家入党的问题,这极大地提高了民营企业家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积极性。

(二)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计划性

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这体现在我国制定的科技发展规划上。科技发展规划指明了较长一段时期內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重点内容、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等总体设想和发展蓝图。1956年,我国制定了第一个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即《一九五六到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这个规划到1962年就基本完成了。随后又制定了一个10年规划,即《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顺利地实施了3年,后因“文化大革命”的爆发而中断。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重新恢复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并将科技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常态,以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1977年制定《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982年制定《1986—2000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一十五年科技发展规划,由于有“七五”科技发展计划做保证,前5年执行的效果很好。1991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2年3月8日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领及纲要》。2001年5月,由国家计委和科技部联合发布“十五”科技发展规划。2006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确立了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做出了总体部署。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与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适应。在不同的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要达到的目标、解决的问题、面向的重点领域不同。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世界

中国共产党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有着正确的认识,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正是基于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最新态势的把握和对我国科技发展的薄弱环节的正确认识,我们党才能制定出符合我国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发展规划。在1956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大会的准备工作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与了解,并对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切实了解了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实际状况。这些客观的认识为我国科学地制定科技政策提供了前提条件。1977年,邓小平指出:“我们祖先的成就,只能用来坚定我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心,而不能用来安慰我们现实的落后。我们现在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造,同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8]32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工作的开展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进行,强调要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要关注重点项目,重视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对待技术引进,强调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发展科学技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长期以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处于“跟跑者”状态,发达国家研究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缺乏原始创新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判断:“在一些科技领域,我国正在由‘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是‘领跑者。”[1]24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始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国家发展根本任务为依据

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始终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根本任务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毛泽东曾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15]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大力发展重工业。以石油为例,为发展重工业,我国急需石油作为能源,但国外的科学家,甚至国内的一些人都在宣扬“中国贫油”论。以李四光代表为首的中国科学家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打破传统的石油地质理论,发现我国也具有储油条件,并最终在我国发现了大量石油。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建立起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教育和科研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但党和国家依然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很多科技领域的突破。改革开放后,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核心是将科技与经济建设相结合,以确保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发展的速度降下来了,这就需要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2]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吴玉章,中共四川省党史工作委员会.吴玉章文集:上卷[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39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160.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55.

[6]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081.

[7]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5月)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281.

[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81.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70.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4.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02.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73.

[14]全国科技创新大会 两院院士大会 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 [N].人民日报,2016-05-31.

[1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责任编辑:杨 彧]

猜你喜欢
现代化中国共产党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敢立潮头唱大风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我的女巫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