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茂 江 英 袁马宝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深圳)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广东深圳 518107
在社会发展的长河里,男护士曾退出了历史舞台,人们普遍认为护理工作由女性充当更为合适,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提升,男护士职业由近年开始进入人们及医学的视线。大部分能医学者称男护士在临床中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男护士身体强壮,因此精力较强,与女性比较男性更能吃苦,第二方面男性的应急能力比较好,在面对突发事件时,男性更能临危不乱的面对,第三方面男性在把握全局方面较强,所以可以进行理性的判断,第四方面更适用男性患者。Meadus[1]层做出调查显示,73.0%的人群认为护理人员不应只为女性,而77.0%的人群认为护理人员应适当的加入男性。有研究指出法国护理队伍中70%~80%为女性,20%~30%为男性[2]。有数据显示在澳大利亚,1996 年男护士注册约7.8%[3]在日本,1997 年男护士注册约2.9%[4]。由此可见男护士的数量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在一些发达国家男护士的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在澳大利亚,1999 年男护士注册比例为8.7%,与1966年比较上升明显[5-7]。因此在医院、社区护理中国男护士发挥着重要的意义,经卫生部数据显示,在2010 年5 月,我国的注册护士总量已达218 万人,其中男护士为2.1 万人,约占注册护士总数的 1%[8]。2018 年10 月26 日,由中华护理学会、中华护理杂志社主办,山东省护理学会协办的第6 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在山东省济南市开幕。据论坛透露,目前在我国男护工的注册人数已经超过10 万。因受到社会观念、待遇等影响导致男护士数量逐渐降低,甚至彻底消失。在据《护理学杂志》 2011 年6月的报道中显示,在一些医院男护士的离岗率比较高,最高可达65.22%,在一项研究中显示,有41%的男护士生认为从事护理工作付出大于回报,社会地位低;只有41%的男护生毕业后会从事护理工作,同时大部分男护士表示并不会长期从事此职业[9-10]。护士属于高风险的职业,随意承受的压力也比较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1]。据权威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护士人群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医院急诊科室的护士,主要负责急救、重症患者的监护、抢救等工作,在这样相对紧张、高应激性的工作中,势必要承担巨大的从业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工作效率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12]。笔者随机选取深圳市多家医院40 例急诊男护士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便较为深入的分析导致急诊男护士产生巨大工作压力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的对策,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深圳市多家医院急诊科男护士40 名,年龄23 ~40 岁,平均(31.5±7.8)岁,其中有22例专升本,18 例本科学历,其中有6 例初级士,23例护师,11 例主管护理师,2/3 男护士均已婚。另选取非急诊男护士40 例,年龄23 ~38 岁,平均(30.5±7.6)岁,其中23 例专升本,17 例本科学历,其中5 例处级士,23 例护师,12 例主管护理师,2/3男护士均已婚。两组男护士数据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所使用的是症状自评量表[13],症状自评量表中主要涉及到九十个项目,可以划分为九个因子,即:躯体化、抑郁、强迫、敌对、焦虑、偏执、恐怖、人际关系敏感以及精神病性等,针对每一项目进行评分,评分标准分为五级,严重评定为4 分,偏重评定为3 分,中度评定为2 分,轻度评定为1 分,无评定为0 分,其中最终被评为1 ~ 4 分的项目数总称为阳性项目数,构成一个因子的一系列项目所得的项目分数的总和与构成该因子的项目数之间的商,就是因子分数。向40 例急诊男护士发放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施行的是相互独立的不记名的自评测试法,问卷共发放40份,收回40 份,有效率100%。另选取40 例非急诊男护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共发放40 份,收回40 份,有效率100%;根据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14]对两组男护士进行评分。
急诊科男护士在躯体化、敌对、精神病性等方面以及阳性项目数等方面,与非急诊男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强迫、抑郁等方面与全国常模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急诊男护士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情况与非急诊男护士的比较(,分)
表1 急诊男护士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情况与非急诊男护士的比较(,分)
因子 急诊男护士 非急诊男护士 t P躯体化 1.89±0.78 1.36±0.47 3.6745 <0.01强迫 1.84±0.65 1.61±0.57 2.1865 <0.05人际关系 1.69±0.61 1.65±0.60 3.2116 <0.05抑郁 1.50±0.61 1.51±0.58 3.2188 <0.05焦虑 1.39±0.76 1.39±0.43 5.2611 <0.01敌对 1.46±0.50 1.46±0.54 3.3977 <0.01恐怖 1.51±0.66 1.24±0.42 1.2245 >0.05偏执 1.56±0.52 1.42±0.56 1.4432 >0.05精神病性 1.48±0.42 1.28±0.41 3.0031 <0.01阳性项目数 46.88±18.06 24.16±17.48 8.1897 <0.01
将单项评分>2 分的计算到阳性项目中,调查位于阳性出现率较高的前十项的症状情况。在阳性出现率较高是症状位于前十项的主要体现为比较容易感到紧张、有不被他人接受的感受等焦虑、敌对和抑郁等。见表2。
表2 急诊男护士中阳性出现率较高的前十项的症状
急诊男护士妄想症、说谎评分低于非急诊男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诊男护士神经衰弱、精神分裂、躁狂、社交内向、诈病、校正、疑病、癔病、精神病态评分高非急诊男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急诊男护士抑郁评分与非急诊男护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急诊男护士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得分情况与非急诊男护士的比较(,分)
表3 急诊男护士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得分情况与非急诊男护士的比较(,分)
因子 急诊男护士 非急诊男护士 t P妄想症 51.76±2.14 55.72±2.33 5.5977 <0.05神经衰弱 55.47±2.30 50.40±2.04 7.3751 <0.05精神分裂 58.65±2.47 52.56±2.17 8.2836 <0.05躁狂 52.14±2.15 49.27±2.10 4.2706 <0.05社交内向 54.42±2.32 43.52±1.88 16.3243 <0.05说谎 46.54±1.94 53.47±1.85 11.5611 <0.05诈病 57.59±2.35 51.04±2.08 9.3338 <0.05校正 56.37±2.32 49.22±2.08 10.2621 <0.05疑病 56.80±2.37 52.06±2.10 6.7508 <0.05抑郁 57.31±2.31 55.35±2.36 2.6512 >0.05癔病 60.04±2.54 53.68±2.20 8.464 <0.05精神病态 56.65±2.33 49.10±2.01 10.972 <0.05
对于急诊科室的护士来说,每天所要面对的都是危重患者,患者一般病情较为严重,并且交织着一系列的其他因素,情况十分复杂,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势必会造成急诊科护士极大的心理压力,急诊科室的男护士亦是如此。根据权威统计,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高居第二位[15],导致急诊护理男护士承担如此大工作压力的原因主有以下几方面:
(1)工作压力,作为医院的综合性窗口,急诊科室工作的繁忙程度可见一斑,急诊科室的护士们几乎每天都要面临病情危重的患者以及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并且急诊科室的抢救设施操作难度系数较大,要求护士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并且,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护理对象都是危重患者,到了急诊科的患者都会有一种恐惧心理,认为自己的病情已经十分危急,此时,如果护士并不能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安置并且施加足够的关注,进行充分的沟通,很容易造成患者以及家属的不满和不理解,使护患关系恶化,这样就容易使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变得比较消极,加重由工作所产生的心理压力;(2)身体因素,护理需要具备较好的体力,急诊护理尤为如此,不但要随时做好搀扶、移动患者的准备,对于没有亲属看护的危重患者,还要在护送的过程中耗费体力;并且急诊护士还要面临着较为频繁的轮班制;(3)环境因素,急诊室较一般的科室更加嘈杂和特殊,急诊护士更是经常会遭遇到患者家属的训斥以及不理解,并且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对于急诊男护士而言,很难从工作中体会到工作的乐趣以及实现自我价值所带来的满足感;(4)待遇因素,工资报酬在本质上就是通过对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所作出的贡献以及为单位所创造的效益进行综合考量,根据最终评价而给予的相应的经济回报。医院的急诊科是一项风险较高的科室,不乏压力和各种挑战,具有较强的应激性,这需要急诊护士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并且要注意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现实情况是,急诊科室的护士经常要面临繁重的工作,白夜班交替更是常事,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大多数急诊护士都会有饮食不规律以及睡眠时间不足等问题,所付出的劳动和所获得的工资报酬并不完全成正比,这也会导致急诊护士产生心理不平衡的状况,加大心理压力;(5)由于在医院的急诊科室护士中,年纪护士占据的较大的比例,并且多数都是临时性质或者合同制性质的,虽然年轻护士具有比较充沛的精力以及较强的求知欲望,但是由于从业时间较短,临床护理经验以及阅历有限,在面对比较危急的情况时,很容易变得比较紧张而无从下手,久而久之会产生一种挫败感,自信心也会大受打击。
有效缓解急诊男护士巨大心理压力的对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创建良好工作环境。医院的管理人员要尽可能为急诊男护士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有效的缓解护理男护士心理超负荷运行的过度紧张状态,有条件的情况下,还要为急诊护士提供缓解紧张情绪的专门场所,使急诊护理男护士紧张的情绪可以得到及时的宣泄和缓解,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状态;对于医院管理者而言,要对护理职业给急诊男护士身心所造成的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适时对急诊男护士进行心理开导,引导其掌握正确舒缓心理压力的方法,加强与同事以及患者家属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构建起较好的人际关系网,使急诊男护士可以找到有效的途径及时宣泄内心的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其次,强化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医院急诊科室的男护士要学会如何应对压力的有效途径。俗话说的好,压力产生动力,所以要正视工作压力,并且要掌握进行有效自我调节的方法,在应对压力的过程中使自身的适应能力得以强化;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对自己做出正确和客观的评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对时间要进行规划,并利用业余时间积极锻炼身体,强化自身体力;锻炼自己的沟通技巧,注意多与同事以及患者和家属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对自己的主观情绪要加以克制,多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多寻找自身的闪光点;在心情比较低迷,比较压抑的时候,多和家人、朋友以及同事进行沟通,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心理专家,使内心的压力及时得到排解。
最后,对于医院的管理层而言,要对医院急诊科室的男护士给予足够的尊重和关注。领导者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可以使个人从工作中体会到满足感,找回自信,所以,医院管理人员要加强与急诊男护士的沟通,了解其所感受到的来自于工作的压力,并及时做出反馈,针对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给护士安排假期,使其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整;要保持急诊男护士队伍的相对稳定性,由于急诊科室的男护士比较缺乏,工作强度较之一般的科室又比较大,所以,要在政策上予以必要的倾斜,在工资待遇上有所提升,确保急诊护士的人身安全,可以在急诊科室指派专门的保安人员实行全天候的安全巡查,注意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进行必要的消毒和隔离,加强对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定期组织急诊护士进行身体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管理者还要对急诊男护士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心有效的缓解心理压力;注重业务能力的培养。急诊护理男护士要在工作过程中定时接受在岗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引导其做好应对工作压力的心理准备,通过理论以及技能素养的培训和锻炼,促进急诊护士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以及竞争优势的增强,确保能够胜任急诊工作,有效减少护患纠纷以及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