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勇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不仅仅对学生的学习成果非常重视,而且高度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兴趣,他们会有一个相当积极和快乐的心情,那么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大的感受就是快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寓教于乐;课堂教学;快乐学习
前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英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今天,许多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持消极态度,深受学习英语之苦,对英语感到无比烦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运用新的思维方式,通过调整英语教学策略,及时准确地进行教学,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使学生愿意学习英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教学语言进行精心的组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产生快乐的感情,实施素质教育,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疲劳,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然途径,现笔者就针对如何使他们快乐地学习英语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注重课堂的导入,吸引学生参与英语课堂
现在学生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语课堂的气氛比较枯燥,在大多数学生的印象中,英语教学的时候,老师都留着录音机来播放录音的课文,把相当多的语法点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就可以用书面形式进行记忆了。但事实上,教师可以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替代方法来进行索然无趣的语言教学,让他们在快乐欢快的课堂氛围中掌握英语语言的学习。活跃的课堂环境和幽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课文的内容。
二、教师营造快乐的课堂气氛
初中英语教材具有满足学生需求和兴趣的特点。只要教师紧紧抓住教材的特点,巧妙地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就会深深地被这种愉快的氛围所影响,进而唤醒他们进行英语学习的兴趣。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在讲解一些小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放磁带、听歌曲的方法,选择一些轻柔舒缓的歌曲,让学生们伴着音乐阅读课文,并在美妙的音乐声中进行交流讨论。这样,极大程度上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消除了学生的厌烦情绪,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三、掌握并灵活运用授课的技巧
GO FOR IT 这套教材比较灵活,贴近实际,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设计的教学活动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吸引和组织学生的积极加入课堂”,通过思考、讨论、交流、合作、探索,鼓励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以完成预期的学习任务。在初一进行It’s raining 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题目和生词的特点,通过一首英文歌曲Rhythm of Rain 进行生词的引入,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当学生们被提问说出歌曲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天气状况时,当学生说rainy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这里的rainy,引出其他有关天气的新单词,从而进行本单元的教学。通过展示各种天气情况的真实场景,让学生直接感受到相应的视觉效果,并同时在发音方面给出比较具体的指导,使学生能够很快并且准确地掌握单词的发音,并让学生多多进行单词的阅读,纠正他们部分不标准的发音。让学生比较这些词和动词类的词在结构上的差异,让他们发现这些词其实是在动词的最后加上y组成的,通过这种方法,让他们快速地掌握对这些词的记忆能力。
四、灵活多变的课后作业
上课后的作业是巩固课堂内容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形式过于固定的话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所以要请各位教师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应该根据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课后作业结合新旧形式,做到多彩多样,灵活变化,不再拘泥于已有的模板。抄单词已经是一种很古老的布置作业的方法了 。很多人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背道而驰,但这种旧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新的作业形式表现出来。
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
如上所述,初中学生的兴趣往往不能持续很长的时间,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更大,但要想长时间保持他们的注意力是相当困难的。除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外,教师对他们积极地肯定和表扬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英语教学中,语篇、词汇和语言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的学生掌握慢,这个时候他们就比较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肯定。鼓励和表扬是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是他们树立良好的英语学习的信心的重要途径。例如,“你真棒啊,你怎么这么厉害!”“哇,你记忆背诵得真快啊!”“真棒,你背诵得相当好,老师都没有你背得好。”这种恰当的肯定和表扬要比严厉的批评好太多,这样学生才有信心多学点东西,而且恰当的肢体语言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当学生回答对问题时,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表达对学生答案的肯定和学生回答对问题的表扬。当学生们回答错误时,教师要面露微笑,积极鼓励他们改正自己的错误。
结语:正如我们每个人所知道的那样,外语的教学应该融入学生日常的生活中,如果学生打从心底喜欢学习英语,那样往往可以调动他们所有的积极因素。我们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應该探索教材中的创新因素,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76—84
[2]韩立福.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6.4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