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转型的国际设计教育探索
——以GIDE为例1

2019-10-26 07:58魏娜张希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工作坊博物馆设计

文/魏娜 张希晨(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

一、项目背景介绍

GIDE(Group for International Design Education)是一个建立于欧洲的研究型国际联合课程课题组,自2003年起,每年针对有意义的学术和社会问题,联合产业、政府和研究的力量,发布面向研究导向的联合课程课题,至今已有十七年的历史。目前GIDE下属8所合作院校为: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邓迪大学(苏格兰)、卢布尔雅那大学(斯洛维尼亚)、梅希伦天主教应用科学大学(比利时)、卢加诺大学(瑞士)、马格德堡大学(德国)、江南大学 (中国)、马德拉大学(葡萄牙)。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作为GIDE项目唯一的欧洲之外的亚洲院校,自2015年起加入GIDE国际联合课程课题组,承担着该组织重要的向欧洲以外地区拓展的职责。

GIDE国际联合课程教育项目最初以室内设计专业起步,在经过了十七年的发展变化后,越来越向着设计学下的交叉专业方向发展,力求结合不同专业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为所有合作院校的师生搭建交流与学习的平台。

通常,每年的2月前后, GIDE会在“deep-dive”周中集结超过230位参与者,开展包括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会、多学科合作的工作坊和国际性展览。随后,各合作院校将带着课题回到各自的学校,结合相关课程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深化设计,等待来年二月的工作坊期间进行成果汇报与展览。如此循环往复,从一周短期工作坊到来年的设计展览,八所学校的教师与学生们通过不同纬度的交融合作,即互相学习了不同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又将自己学校的教育模式与GIDE课题紧密结合做出各自的特色与特点。通过十七年的培育与发展、调整,这个组织与项目已进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每年二月的工作坊变成了八所学校教育成果的展示与碰撞的节日。

二、项目选题特色与研究关注趋势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组队参加了2016年、2017年和2019年三届的GIDE活动,观察这三年的GIDE项目主题,我们发现:不管是2016年的‘WELCOM IN’(欢迎),2017年 的‘STEP ACROSS THE BORDER’(跨越边界)还是2019年的‘MOBILE MUSEUM’(移动博物馆),其选题都关注于设计学对于城市、社区发展以及日常生活的意义,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活动让学生与教师致力于思考如何借助设计学专业进一步为社会公共服务与创新提供帮助。相较于国内现阶段设计教育更关注于物的设计与营造,GID0-E项目更愿意在社会学背景下重新挖掘设计的深层意义,也因此将设计的关注点更多投向了社会服务的领域。

1.2016 年:‘WELCOM IN’

2016年2月英国利兹艺术学院举办的GIDE国际联合课程设计周工作坊主题为‘WELCOM IN’,以“门/入口”为载体,鼓励当地居民使用这些新的创意艺术空间,而如何吸引人们进入这些创意空间成为课题的一个核心。

图1 “欢迎”主题五个设计场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更多的通过互联网,而不是实质的生活与世界联系,在这届项目中,通过入口这个载体,试图将本地创意艺术空间定义为:一个人们可以互相分享的、实际的、物质的生活和工作的地方。项目目的是将人与艺术空间的连接与再连接,为生活在当地的人创造更多有价值的社区,不管这些人来自哪里和在本地生活时间的长短。此次项目是对当地艺术空间的协同创新,利兹艺术学院联合英国利兹当地的艺术组织寻找了五处不同的艺术组织空间。同时,将工作坊中八所学校共120名学生分成了十个小组,分别对应于五个不同的艺术组织空间入口进行再设计。这五个艺术空间分别为1. LIVE ART BISTRO、2. VICAR LANE、3. RED BUS STATION、4. ART HOSTEL、5. INKWELL(如图1)。具体来说,VICAR LANE是当地艺术家们的集合空间, RED BUS STATION是为艺术家提供工作室、展览等活动场所的空间,LIVE ART BISTRO是当地音乐家们的临时演出场地,ART HOSTEL是以艺术为主题的青年旅社,INKWELL是一家通过艺术手段进行精神疾病治疗的社会组织空间。

围绕着不同的空间现状与需求,每组同学都给出了大相径庭且独具创新的解决方案。

2.2017 年:‘STEP ACROSS THE BORDER’跨越边界

2017年是欧洲接纳难民继而引发自二战以后最大规模难民潮的一年。在这个被撕裂的伤口上,欧洲遭遇了前所未见的难民潮袭击,人道主义与难民实际安置问题在欧洲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也引发了争议。围绕这个艰难的困境,瑞士主办方卢加诺南瑞士应用科学与艺术大学(SUPSI)将“跨越边境”这一主题抛出,旨在重新定义并且超越可见的物理性边界,通过观察与调查人类的行为,发现和突出那些被我们忽视的隐形的“边界时刻”(boundary moments),从而揭示隐藏的社会边界,并最终通过实践的探究和设计的工具来建构社会学语境下的空间概念(如图2)。

这个充满了时代性的设计议题得到了工作坊所有参与者的认同,不同经济、技术、文化背景下的专家和学生通过不同的视角与切入点,思考与探索跨越边界的可能性。

图2 2017年“跨越边界”主题

3.2019 年:移动博物馆

2019年的移动博物馆‘Mobile Museum’主题下设“移动空间”(“mobile space”)、 “服务设计”(“service design”)和“交互物体”(“interactive object”)三个方向,12个小组以邓迪市内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V&A邓迪博物馆、麦克马纳斯艺术博物馆和邓迪麻纺博物馆为对象进行设计研究,提出未来设计的展望。这次的主题引导学生在共同的设计目标下针对不同空间形态、使用特点的场所进行多样化的设计思考,推动其未来在城市发展中的公共生活与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如图3,图4)。

会计核算是企业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真实性。目前企业会计核算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即缺乏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多和以下方面有关:首先原始凭证填写缺乏完整;部分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填写原始凭证时存在不填、少填和漏填现象,完全不符规定原始凭证填写要求,导致会计信息不准。其次原始凭证存在虚假现象;会计原始凭证填写在企业中必须符合实际发生项目内容,当前部分企业原始凭证填写存在违规编制虚假情况。第三记账凭证缺乏规范;企业会计记账凭证若不规范则对会计信息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

图3 2019年“移动博物馆”主题

图4 苏格兰邓迪V&A艺术博物馆

三、GIDE工作坊组织方式及成果特色

1. GIDE项目组织方式

GIDE项目的开展主要由每年一次为期四天的工作周与展览和持续一整年的教学环节组成,包括每年十月最后一周GIDE组织的全体学校教师代表会议。 每年的GIDE项目主题均由当年承办GIDE工作周的学校酝酿与发布。四天工作周期间,八所学校的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对于本年度项目主题的短期探索与设计。工作坊结束之后,各学校教师将该年度GIDE项目主题带回本地的课程教学之中。每所学校的教师会根据各自的文化地域特性与专业特色相结合,将项目主题进行本土化的转换,结合正常的教学计划,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安排中,并将成果在第二年的GIDE工作周上展出。这种既有短期工作坊又有长期教学实践环节的国际课程课题组织,弥补了过去单纯以短期工作坊为唯一组织方式的时效性弊端,将短期工作坊与长期教学相结合,更能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理念进行长期而深入的探索与交流。的行为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最终提交一份3分钟内的影片以及相关海报。2019年英国的“移动博物馆”工作坊,则要求回归设计过程,侧重于信息时代概念、技术的实体呈现(图5)。

图5 2019年“移动博物馆”主题的实体模型展示

2.GIDE工作坊成果要求

每届工作坊主办方都在试图尝试新的设计类工作坊的结果呈现与过程把控。工作周期间,举办方都会结合主题,邀请当地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部门的负责人进行项目剖析,这让来自不同教育与文化背景的学生与老师们可以在不同层面了解设计对象,提供真实可行的协同创新,进行社会服务。

2016年的“欢迎”主题工作坊,要求每组学生结合实体模型展示和动画演示进行现场汇报,并请来了所有相关设计场地的艺术组织负责人,现场为学生们进行打分与评价。2017年的“跨越边界”工作坊,则要求将视频作为纪录、探寻、设计和表达的工具,抓住和反应在特定时间内,人

3. 工作坊作品介绍

(1)2016年‘WELCOM IN’ 全场大奖作品:INKWELL

秦艺珊同学所在的小组所面对的设计场地INKWELL是一家通过艺术手段进行精神疾病治疗的社会组织,以提供艺术类课程为主,经常举办一些相关的音乐会等特色活动,希望通过这样开放轻松的方式增强精神障碍者的自信,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同时也让更多人在实践中体会到艺术的魅力。

在调研中小组成员们发现INKWELL入口处大门由消防门改装而成,非常笨重,几乎一直保持一侧的开放;内门一般关闭,起到保温的作用。内部的风格非常温暖随和,但外部的白色基调却给人一种冰冷的感觉,同时侧墙面和正面墙面缺少联系,没有传达INKWELL的功能和“welcome in”的信号。所以学生们将设计重点放在信息的链接和传达上。利用彩色的线条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线条从侧面停车场的底面开始,延伸到两侧的墙面和建筑内部,不同的色彩引导向INKWELL里不同的空间。将LOGO放大并加入了流淌的涂鸦效果,同时喷涂在两道门上,使用不同的颜色和质感,从正门看向内侧,前后两层LOGO会产生重合效果,在外门打开时不会破坏到LOGO 的完整性(图6)。彩色的线条不仅能够引导人们,更能很好地链接正侧和内外的空间,活泼的元素向人们传达出INKWELL轻松活跃的艺术氛围。

该小组作品通过最终五个艺术组织工作人员的集体现场投票,被选为本次工作坊的最佳方案。作为主创人员的秦艺珊还是小组项目汇报时的主要负责同学。她的机智、聪慧与极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也让欧洲师生们感受到了来自江南大学的设计实力。

(2)2017年‘STEP ACROSS THE BORDER’ 全场大奖作品:G2A: Hide and Seek

环艺1401李满颖同学所在的小组将“边界”理解为隐私与安全之间的关系对立出现的界限。他们发现,现代社会监控摄像无处不在,而当我们面对监控摄像的时候,又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呢?是会下意识的躲藏,还是觉得它是一种代表区域安全的符号?监控录像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捕捉记录,它控制着区域内任何事物的发展,记录的内容包含着人们最基本的隐私自由同时也为护着区域的相对安全。

他们的作品“捉迷藏”(hide and seek)从富兰克林的名言“准备用自由换取安全的人们,既不配得到自由,也不配得到安全(Those who give up liberty for safety deserve neither)”得到启发,选取超市为视频拍摄背景,巧妙得将一个抽象的概念通过具体的行为表达与视频拍摄手法呈现出来,从监控录像的视角展现了监控的“捉”与人内心的“躲”之间的对立关系。通过夸张的肢体表现,更加突出了人们在监控下想要躲藏,想要维护隐私的心情。体现作者们对自由与安全界限主题的理解,并希望引发人们的深思(图7)。

图6 Inkwell

(3)2019年‘Mobile Museum’作品:Mr. Mcmanus

该组成员的任务是为Mcmanus博物馆提供一个服务设计。Mcmanus博物馆建筑本身为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馆内主要展陈内容为邓迪当地的自然与历史文化。博物馆陈列品相对固定,参观流线简洁明了,附设的餐饮空间是周边居民日常聚集的场所,因此成为当地居民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组方案所关注的重点在于通过人与博物馆的交互过程,增加博物馆体验的趣味性。设计落点为对具有邓迪特色的卡通艺术形象——邓迪最具代表性的漫画家DC Thomson 笔下的卡通人物beano 进行再设计。这个命名为‘Mr. Mcmanus’的人偶将作为使用者与博物馆之间的媒介,吸引低龄群体和外来游客,人偶眼部作为投影装置,可在墙壁或者指定幕布上播放视频,嘴部有发声器与游览者进行信息交流,耳部可接收语音指令,甚者还考虑了新兴技术的引入,例如触感模拟及气味模拟器等技术,可通过卡通人物的头发及鼻子体现出来。产品内部设置有感应芯片,在不同的展示区域以及展品周围会启动不同的功能,也可根据使用者的指令为其进行特定服务(图8-1,8-2)。

可以看出,GIDE国际合作课程的工作坊更多探讨了设计的社会价值,并强调用具体的设计对象和设计方案来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组织的运营推广以及社会文化的传播。工作坊的过程把控中也紧紧依靠设计学科本身实践型的学科特色,让学生们更多的关注于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案的协调统一,以可实现的设计作为最终引导。

图7 hide and seek海报

四.对设计学院国际交流模式的思考

纵观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加入GIDE组织的这六年,不难发现,借助学院大力推进国际化学科专业建设的举措,我们的国际交流平台、合作方式、文化输出渠道已从点对点的课程交流、浅层的信息获取向深度的教学研究合作发展,从教师到学生层面都在这样的跨专业、跨文化的合作与思想碰撞中收获到了许多。借助GIDE组织的项目平台,一方面能够吸取新鲜的欧洲最新设计教育的资讯与知识,另一方面让欧洲的设计教育界同仁们看到了最新的中国设计教育的成果与理念。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扎实、务实而不失创新的设计教育理念通过这一平台展露无疑,成为学院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也让我们清醒的看到了中国设计教育的优势与差距,不妄自菲薄,亦不盲目自信。

图8 Mr. Mcmanus用漫画的形式展示产品的功能

1. 通过长期深度的了解设计大趋势,推进一流本科专业建设

通过近六年来我院在GIDE项目中的密切参与,学院选派了多位不同专业的教师深入欧洲学校的第一现场,亲身参与GIDE项目工作周的活动,为我院教师设计教育的视野提升与拓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GIDE项目的参与及实施是一个桥梁,参与其中的教师们能够将从欧洲学习与了解的优秀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贯彻到本学院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方式的优化,以及跨专业教学的融合,教师们都能从中获取新的知识与方法。面对新时代新对象的设计教育,GIDE项目让我们看见欧洲同行们的关注点与教育方法的变革,吸取GIDE项目中的优点,进一步促进本学院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及教学品质的探索。

2.国际化跨界融合平台的搭建,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

工作坊高强度的参与方式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综合应变能力与沟通能力,为他们快速适应交叉型的团队工作奠定了基础,也让他们进一步明确了在校期间能力提升的目标。学生们每年在这个活动中了解国外一流设计院校教育理念,接触到来自欧洲七所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同学们,了解了不同文化背景、设计背景的同龄人,为更多的学生进入“第二校园”提供了契机。

3.国际化合作从设计教育向设计研究转变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以往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多以短期工作坊的形式出现,成果产出注重基于问题研究的专业技能交叉与提升。从我们多年来各类国内外交流经验来看,目前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国际交流的模式与成果已经居于国际领先水平。下一步国际化的发展需考虑长期性和延续性的、有利于科研成果产出的形式,更多关注合作以设计研究为目标的长期合作与纵深发展,进而逐步确立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在设计学科国际交流中的核心地位。

感谢六年来为GIDE交流项目付出辛勤劳动与汗水的老师与同学们,展望未来,愿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能够真正意义上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的教学探索中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工作坊博物馆设计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博物馆
论双导师讨论式工作坊教学法在知识产权法教学中的应用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有种设计叫而专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