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朝晖(中国美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与科技深度融合所有学科、专业与行业的时代背景下,将如何重新定义高端人才?如何将艺术、技术与行业融合,培育既深谙艺术与设计,又可深度融合科技智能的设计精英与创意人才?这为培养高端人才提供亟待解决的课题。
当今时代,跨界与融合是当前文化设计创意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这是在当前信息与科技背景下由于多种因素催生的文化发展的结果,针对当今设计正朝着繁荣多元的方向发展,推动文化创新与社会变革。其主要特征体现在:
其一,“互联网+”模式:将数字内容和信息技术融合入文化创意产业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增长源泉,艺术、传媒、出版等各行各业迅速地实现数字融合。
其二,“文化+”模式:东西、古今交融,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技艺跨界融合,使创意成果在各个行业或领域获得再造重生,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阶段,进入到跨界与融合的创意经济的新阶段,艺术设计呈现包含相关学科的关联性、广泛性、跨学科性的综合体。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跨界高端人才教育意在凸显设计的跨界合作、学科融合与协同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与路径。践行跨界高端人才教育,在教学改革中逐步提出以下需解决的教育实践问题:
1、从设计专业知识教育向人文通识教育转变,培养高端跨学科、跨专业融通人才;
2、从被动的专业研究型人才转变为主动的创造型人才,培养跨界思维的实践创新能力;
3、从培养满足社会与市场需求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转变为培养引领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领袖型人才;
4、跳脱出设计专业的综合,着眼于设计与自然、社会、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的连结和互动平衡关系。
强调东方整体思维与美学浸润,运用系统性思维,解决中国社会设计问题的专业或方向。对于人、自然、社会进行整体性的观察和思考,以含纳吞吐的姿态,来面对社会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培养学生从不同领域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跨界合作能力,通过跨界思维打破惯有思维定势,促进设计思维的多向性发展。解决复杂、多层的设计问题,多样的设计需求,应对当下艺术设计多专业、多学科、多系统协同联动、互融综合的学科特质。通过课题化和研究型课程,去体现跨平台合作的机制与战略成果。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跨界高端人才教育强调从主动发现的角度提出问题,从创新、创意与审美感受的角度解决问题,打破专业界定的局限,呈多维度的综合性。
寻求整体的、系统的教学体系,用系统论的方法为指导解决当下社会复杂的设计需求,以整体、关联、层次、目的为其基本特征,强调整合性、系统性和层次性。
本科生重每门教学课程与课程间的教学连结,体现东方整体观与系统观。在系统观基础上,抓住系统设计的动态特征,培养系统链接的创造力。
研究生课程按年度分阶段性推进:第一学年,重点在于重塑基础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课程;第二学年,重点在于相关研究方向的项目实践与理论研究,增强科研与实际项目实践,致力于综合性系统设计的系统性建构。同时,通过国际化工作坊丰富原有导师的教学,实践 “专业跨界+学科跨界”双剑合璧教学;第三学年,在前二年研究基础与实际课题或项目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建立宽广且多元的知识与跨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更注重艺术设计的融通性与开放性,强调多形态的贯融,多维度的聚合,避免观念化与形式化,围绕跨界综合、强化优势、深化内涵、与时俱进的发展目标。鼓励艺术设计与相关学科的跨学科渗透,通过跨学科的融合、转移、渗透向更综合、更多维的方向发展。研究设计学科的融通与综合,探索设计领域中跨学科、跨领域设计的方法和理念,提升学生整体的协作能力,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的五个系科方向的专业重点,是在“东方设计学”体系下,努力从东方传统文化及现代设计中发现其东方设计思想。“东方设计学”是从“学理”与“实践”两个层次开展具体的教研实践,探讨在东方价值观、设计观导向下的世界性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对设计学科进行构架调整和专业提升。
视觉传达设计系是东方视觉的信息传达与设计战略。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结合前沿风向的东方未来视觉语言系统开发,做到东方意象、信息可视、商业营销、多维传播。明晰东方视觉语言及信息可视化的学研问题,形成理论联盟。有选择、有目标的着重于与东方及相关主题的商业活动,专题展览内开辟东方主题展及竞赛单元,推动国际互动与本土再生。
纺织与服装设计系是东方时尚的纺织服装与时尚生活。以“东方文化活化为根本”,关注设计前沿发展,立足“可持续设计”与“东方本土话语”等方面的研究,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建立国际工作室,参与多元化与全球化的国际对话。围绕“设计趋势”展开本硕博的课题化教学,协助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国内染织服装教育方向。
工业设计系是东方智造的产品设计与本土智造。根植于东方设计核心理念,立足于国际视野和时代前沿,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艺术设计科学规律,以美的本土生活方式为源泉,以跨界协同为途径,以文化创意为内驱力,以科技集成为手段,以产业转化与服务为关键,活化中国传统文化,设计营造与智造并重,打造中国工业设计专业的本土化系统创新模式,建立传统拓新与科技集成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努力营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设计新形象。
综合设计系是东方整体观的综合设计与跨界实践。以“东方整体观”为文化根源,系统运用多维方法,解决跨领域、跨学科的跨界设计的复合型专业。强调人文关怀与整体设计思路,以综合性系统设计为主体,以学科开放为理念,以系统设计思维为指导,以设计市场为依托,培养跨学科协作精神与综合能力,坚持东方本土文化传承与科技前沿的融合,推动具有东方学设计精神的综合多元的跨界设计实践,凸显跨界合作、学科融合、协同创新优势。
设计学系是“新设计史学”的设计文化与方法研究。建构以设计东方学为理论基础的“新设计史学”为己任,以“论从史出,史以物凭,物昭人文”为教学与研究路径,培养具有厚实人文修养、专精理论思辨力、兼通设计实践、适应工作能力强的应用理论专业人才。设计艺术史学与设计实践并举的基础上发展设计史研究、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设计管理研究为学科方向的“一基础三知识模块”有机教学,强调在尊重传统文化前提下对当代设计艺术学科前沿问题的思考和批判。
以综合设计系为例,从2004年创立并开始招生以来,教师们就致力于不断摸索和适应社会对复杂设计的需求,笔者就任综合设计系主任时期,就着重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率先提出东方本土文化传承与科技前沿的融合,注重具有设计东方学精神的综合多元的跨界设计实践,凸显跨界整合、科艺融合、协同创新优势。整合与明确综合设计核心研究方向是:综合设计与跨界实践。这是强调多元互动,跨界融合的教学改革思路,体现跨界的学术视野、跨专业之界、跨学科之界、跨传统之界的特色,立足于综合的知识能力、学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这里既有对中国传统设计美学的梳理和活化,又有对当代中国人生活方式和审美方式的引领和重塑,是东方智慧望境的艺术与科技的数字化、智慧化的综合设计。
在持续性教学探索与研究中,也逐步梳理综合设计教学重点研究方向是:
聚焦东方智慧语境下的生活态,以跨界设计方式实现创新教育。
目前综合设计系下设综合设计理论与实践、会展设计理论与实践、色彩设计理论与实践三个研究方向,即:
综合设计:发现生活问题,整合古法今技解题,培养多元与跨界智慧人才。
会展设计:创造多维展示,营造沉浸体验感受,开拓艺术与技术协同表达。
色彩设计:启动色彩美感,探究自然人文资源,创造产品与环境时尚业态。
具体体现在三个专业方向是:
综合设计专业:
以综合性系统设计为主体,以解决当代社会、人文、生态和可持续性等多种需求;以系统设计思维为指导,不断深化跨专业、跨学科系统的学习研究过程;以设计市场为依托,掌握系统设计的策略性、实效性,以解决实际问题多样化的要求;以学科开放为理念,自觉培养跨学科协作精神;以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综合素质培养为目标,坚持对东方文化的传承与科艺融合的研究,全力打造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综合多元的具有东方学精神的教育平台。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设计系统思维、系统筹划及综合设计的素养与创意设计能力,培养具备积极应对当代乃至未来时代变化与发展的设计能力,宽视野的动态活性思维的创业型、综合型人才。
会展设计专业:
培养学生具备会展设计系统思维、系统筹划及会展设计专业素养与创意设计能力,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与创意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应对会展时代变化的意识;掌握会展设计的创意、表现方法和会展原创设计能力,具有前瞻性、独创性、系统性、开放性思维;具备国际视野和中国东方文化素养的会展设计的创智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色彩设计专业:
培养学生具备以色彩为主体的实践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具有色彩设计系统思维、系统筹划及色彩设计专业素养。具备通过色彩手段解决色彩问题、优化设计对象,实现智能色彩的创意设计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中国东方色彩文化素养与生活方式营造的创意型专业人才。
重视教育的“知行合一”,开展对社会当下的需求研究,注重知识成果的应用推广。重协创、重项目的课题化研究,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精神为准则,务实精神,完善思维,注重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创造愿景。从社会创新设计的角度直面世界面临的挑战和强化社会的新战略和新方法的应用,秉承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学科建设原则,顺应“创新型国家”之国策与目标的实现。目前有五大课题方向:具体的课题请参见图表(表1、表2)。
行业引领——未来设计趋势研究
国家形象——重大视觉形象研究
创意产业——文化创新产品研究
城市美学——服务城乡设计研究
社会问题——适老化设计的研究
设计艺术学院在每个学期都主办通识课讲座,面对学院内部各专业学生开设设计思维等联动课程,其目的是运用设计思维原理,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有利于各专业学生不是从专业出发,而是从问题出发思考设计问题,用于解决各时期设计师所面对的问题,开创性地为未来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针对跨专业或跨学科“事”、“物”的整体性、系统性设计,以跨界与综合的特征,从发现与思辨、整合与系统、融通与开放的角度培养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学生跨界高端人才教育所应具备的学态。重塑东方整体观,深化科学且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
具体体现在东方美学浸润的思维与创造,整固与重塑基础核心与特色课程。构建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在破解现实难题中探索联动工作的方式,系统研究与架构综合设计跨领域协作方法的理论模型,回馈到教学与研究理论。提升学术高度,挖掘学理深度,拓展学科广度。立足当代设计思想的更新,注重东方造物传承与活化设计,实践设计研究与创造、艺术与科技、人才与创新、创意与经济的有效结合。
例如:我院的社会考察与实践课程,以“东方人的生活方式”为主题方向,五个系分别围绕自己的子主题展开:
表1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博士生课题案例
表2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硕士生课题案例
◎视觉传达设计系:东方人传统视觉语言的提炼与表达
◎染织与服装设计系:东西方交汇之路的服饰与织物研究
◎工业设计系:东方民俗物什与现代智造企业考察
◎综合设计系:东方语境下生活态的探究
◎设计艺术学系:东方人生活方式的传统与当下
各系的教师辅导学生选择各系特色的研究主题与方式,对东方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严谨与趣味并存、理论与实践兼具。
强调思维系统观1笔者提出“思维系统观”,原意源自《易经》的“生生之谓易”,指生生不息,循环往复,革故鼎新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是中国哲学对生命规律、生存智慧和变化的论述,与现代科学对复杂和系统问题的解决之道是有内在契合之处,引导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的是思维系统观。可详见笔者论文《从东方智慧望境返观内照综合设计教学》,发表于《新美术》,P7页,2016年第4期。,构建协创与专案的科研实践平台。以“独立教授+项目导向”协创模式,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更加精进地参与多元跨界实践。从研究解决市场需求问题转变为创造社会与市场新需求问题,重协同创造、重科研项目,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大资料的发展,推动“专业跨界+学科跨界”双剑合璧教学。将艺术+多维度设计+数字技术+X(策划、规划、管理等)融会贯通,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媒介的结盟,引发新观念、新策略、新创新模式,强调学术研究与创意实践并重,以符合当前国际创意设计之高阶人才需求。
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在传承和深化个人专业开拓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协作的精神和能力。我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合作,为更好发挥两院在各自学科、专业上的特长,更好跨学科、跨专业地协同创新培养两院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开展“跨界联合毕业设计”。打破本科生与硕士生的层次,以课题形式进行协同创新、艺科融合,围绕健康生活、环境保护、五感体验、社会服务等不同方向展开“智·创·生·活”的设计探究,跨界整合设计思维、系统解决生活需求、挖掘生活本质与价值。将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活用于设计,形成设计学不同以往的多样化视角,艺科融合、跨界协同、校际联合,开创设计学科的新特色,为今后高等设计教育的开放性办学树立良好开端。(请参见图1、2、3)
图1 “城·乡”再叙述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的现场之一
图2 “城·乡”再叙述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的现场之二
图3 “城·乡”再叙述展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的现场之三
我院国际化建设以“试点摸索、注重落实、长期培育、协同创新”为理念,联合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研究所、企业、设计师及工程师等研究单位和国际资源进行联合教学研究。国际化建设具体包括国际化课程(群)、国际化工作坊,国际化师资,国际工作站,“设计·东方”文化走出去。根据专业特点,灵活引入国际知名专家、学者等国际、国内优秀人才师资,开设开放性、外延性的讲座与国际化工作坊课程实现渐进且立体的专业教学。国际化课程包括本科生课程、通识课、专题讲座、工作坊等各层次教学形式。通过建设,不断提高学院国际化教学理念和实践研究,以国际设计理念与权威工艺技术为主导,形成富有东方色彩的开放性教育培养。
案例一:由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综合设计系和英国中央圣马丁设计艺术学院的“创意实践的叙述性环境”(Creative Practice for Narrative Environments)专业为对接实体,联合完成,以独特的向度对城·乡文化、身份及生命等问题作深入研究,并最终建构叙述性的城乡可介入模式的更新设计形成两校合作。此次合作将双方优势共享,方法论互补,既立足两地的“城·乡”再叙述的问题,又换位评价与思考对方方案新的可能性,最终实现国际化的视野与中国当下的本土具体问题结合,“叙述性”地表达未来城·乡软件、硬件建设的新模式。之所以定位在“城·乡”,旨在突破以往对于城市问题和乡村问题研究时的局限和相对孤立的状态,尝试以新的视角将城市和乡村发展交叉审视并寻找合理的互补建设的可能性。一方面城市发展问题日趋多元,另一方面中国特色乡村建设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因此,如何将两个平行问题交叉衍生是该项目的核心概念来源。“叙述性设计”是该项目一个核心的设计概念和方法。采用“叙述性设计”的方式,发现、解读城·乡发展、更新、转型过程中的现象和问题,以及与这些问题相关联的生活方式、经济模式或文化传承,构建一个新的设计语法规则,交叉运用设计的综合语言,创造城·乡新的“故事”和系统,用以尝试解决上述的解读与发现。
图4 第一届国际家居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作品《虚拟描述》作者:刘莹
图5 第一届国际家居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作品《一张椅子》作者:庞真
作为都在国际设计教育领域有盛誉的艺术设计院校,两校的联合研究体现了学理性、前瞻性、实验性和实用性兼具的特色,教学形式以远程教学、实时连结和实地工作坊相结合。方案包括有关于城市设施改造的“思鑫坊”“老人院”“盲人道”等课题;有关于城乡文化地图建设的“站里站外”“城市接口”“N-light”项目;有关于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建设的“音乐屋”“城市书屋”等。“‘城·乡再叙述’中英校际协同设计展”也作为2013年上海艺术设计展的“校际小区”的展览之一,这样的交流能够为设计教学带来活力。
案例二: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也开展开放性的设计教学与融通合作,将教学课程与比赛等活动结合。2017年综合设计系与Simon Li国际家居品牌的首度合作,开展了“色彩流行趋势与时尚设计”教学课程和第一届国际家居创意设计大赛结合的校企合作。Simon Li隶属欧洲Trayton集团,为全球客户提供设计精良的奢华皮革沙发,其市场重点致力于现代美式家居,在全美的 Macy’s梅西百货、Costco好市多、Wayfair和Houzz家居设计网站、Nebraska Furniture Mart内布拉斯加家具百货设有超过1848家专卖店,精品店遍布北美各地,并持续增长。此次合作项目的课题融入综合设计系色彩设计二年级的《时尚色彩与流行色趋势》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课程本身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把握好最新的流行色趋势,并可针对具体品牌,提出相应的时尚色彩与概念方案。Simon Li品牌沙发的环境配色方案刚好成为本次课程的实训案例。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真实遭遇时尚色彩概念开发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相应的时尚色彩表现方法。
教学辅导过程中主要是引导学生放飞想象,促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东西,它是一种酶,能够活化知识,开发智力,拓展思维,使学生融会贯通地发掘事物,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这是创新设计的关键。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能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尽力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图6 第一届国际家居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作品《乐绿之家》作者:郭文嘉
图7 第一届国际家居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作品《 Colorful》作者:彭亚琴、俞悦、陈丽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历来十分重视教学成果的社会转化,此类合作有利于教学思维的理性建构,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教学;更有助于学生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同时,教学合作也为Simon Li国际家居品牌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创新与年轻的内容,注入现代的新生活观念,用智能设计推动产品发展,推动时尚品牌的设计,是共建、共享的“双赢”模式。(请参见图 4、5、6、7)
案例三: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开展“设计·东方”文化走出去——师生作品国际展”计划,全面提升研究生、博士生及其教师的设计研究与实践能力,也是教学成果转化成科研成果。通过“设计·东方”采用设计来讲好中国故事,以融汇东西,为向世界持续推介中国好设计,带领东方设计“走出去”。近年举办展览活动包括:2015年“设计·东方”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展,2016年“设计·东方”英国伦敦设计周主题展,2017年“设计·东方”希腊雅典拜占庭博物馆展。持续性的拓展学院设计学科的国际影响力、辐射力、竞争力。通过该活动,积极展现出中国现代设计师对东方韵味的多元思考与表达,在人与自然对话的东方智慧基础上进行设计与再创造的诗意交流,建构起东方式设计和谐共存的理念与生态的理想蓝图,并以重塑东方设计价值为目标,将创新设计运用到世界设计当中。
精准聚焦,聚合优势,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跨界高端人才教育,将教学链、科研链、产业链及相互间的链合与协同发展,培养高端设计创智人才,这是作为从事设计教育的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与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