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
——以浙江非遗主题小镇为例1

2019-10-26 07:58杨飞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创意与设计 2019年4期
关键词:小镇特色文化

文/杨飞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传媒与艺术学院)

“特色小镇”的概念肇始于2014年,当年10月,由时任浙江省长李强在参观云栖小镇时提出。2015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作出重要批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大有重要意义。浙江着眼供给侧培育小镇经济的思路,对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也有启发。”此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显然,创建特色小镇是适应经济新常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非遗主题小镇是一个“非镇非区”的空间区域,以非遗文化传承为特色,有能够体现民俗风情或传统制作工艺的“地点感”,突出地域、民俗、文化遗产、建筑等特色,彰显地域特征,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突出旅游功能,体现时代风情,具备型态、业态、生态相统一的特征,是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主题小镇的创建不仅是经济空间的打造,同时也是文化空间的打造,所以,必然要求非遗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本文通过对浙江非遗主题小镇的考察,分析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方案,尝试为融合非遗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提供思路。

一、浙江非遗主题小镇非遗文化资源考察

2018年,浙江省文化厅、省旅游局公布的第四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名单中,包括15个非遗主题小镇。小镇有竹笛制作、渔民风情、钟山石雕、金漆木雕、瓯江风情、矾塑工艺、辑里湖丝工艺、蚕俗风情、畲族风情、龙游发糕制作、二十四节气(立冬)、民俗风情、云和木玩具制作等非遗保护方向。这些非遗主题小镇根据所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大致可分为“民俗风情”型和“传统工艺造物”型两大类。

(一)“风情民俗”型浙江非遗主题小镇

“风情民俗”型浙江非遗主题小镇主要立足于地方既有文化资源,在保存原始文化遗产与地域性特色的同时,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的精心打造,通过民俗文化、民俗艺术、名人事项、自然生态等文化元素的优化整合,增加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质、凝聚文化核心精神,增强地域性文化特色与文化优势。建德市三江口村以渔民风情方向为特色,充分利用山水生态资源,挖掘“九姓渔民”民俗文化,成为极具江南渔家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三江口村不仅新建了九姓渔民历史文化长廊和九姓渔民文化体验园等设施,还有九姓渔民村摄影基地、九姓九菜、渔火表演、九姓渔民民俗展示馆等。其中,九姓渔民水上婚礼表演是其民俗特色节目,这个“水上婚礼”是浙江建德特有的婚礼习俗,意思是九姓渔民在水上举办的婚礼,这个独特的习俗也源于建德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所谓“九姓渔民”的九姓是:陈、钱、林、袁、孙、叶、许、李、何。在建德最多的是陈、钱、许、叶、孙这几姓。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水上,以打鱼、载客为生,很少与岸上人往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姓渔民水上婚礼”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图1)“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北宋大文人范仲淹所述的江上往来人,便是指的“九姓渔民”。走进村口,从徽派建筑的墙体上,画着当地特有的水上婚礼、老渔民的生活方式都能感受到三江口村九姓渔民文化。

浙江非遗主题小镇以休闲旅游产业为依托,在非遗文化传承上以人文体验为核心价值,以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为本。在传承非遗文化与现代文化元素、价值观念,塑造新的文化形态与价值观念时,注重增强其文化价值普适性与传播力。安吉县梅溪镇马村以蚕俗风情著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蚕丝文化。2017年马村蚕桑生产技艺被列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蚕花庙会便是其蚕俗风情特色民俗之一,蚕花庙会在民间又称轧蚕花,是融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相传春秋时期,范蠡于越都会稽(今绍兴)送西施去姑苏,途中,遇到婀娜多姿的采桑姑娘,围在桥前翩翩起舞,西施把美丽的绢花赠予采桑姑娘,以祈佑蚕桑丰收,祝愿老百姓风调雨顺。从此,西施给采桑姑娘送绢花这个美丽古老的传说,就在当地广为流传。每到清明时节,人们为祈求蚕茧收成好,举办盛大的蚕花庙会,蚕农有在养蚕之时祭拜“蚕神”和“蚕花娘娘”的习俗。久而久之,每年的清明节前后蚕农们祈求蚕神为蚕宝宝清病祛灾赐给丰产年而举行蚕花庙会。每年这天蚕农都涌到寺庙,祈祷“五谷丰登”,农村妇女怀装蚕种,头插各式蚕花,引人们驻足欣赏,人山人海,你轧我轧,故曰“轧蚕花”,庙会结束后人们就开始春耕育蚕。

2014年至2017年,梅溪镇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四届蚕桑文化节,通过“产业”+“文化”+“农业休闲旅游”的模式,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图2)蚕桑文化节包括“桑果采摘”、“生态蚕桑宴”、“蚕桑小点集市”、“蚕村嬉游·民间杂耍”、“观蚕生·慢生活”非遗体验等内容。赏十里好景、采生态桑果、品蚕桑小点、嬉民间技耍、品非遗韵味,来自各地的游客穿行青青桑园,乐享蚕桑嘉年华,体验蚕式慢生活。近年来,梅溪镇坚持重点依托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深度挖掘具有梅溪特色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唱响化龙灯、竹叶龙、太平观、古商埠等文化品牌,打造了“蚕桑马村”等一批集生态、健康、休闲、人文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典范,有力地推动了全镇文化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

浙江非遗主题小镇从生态美学和人文关怀的高度营造生态文化,以人文之美营造优良环境、滋养和谐社会,让非遗文化资源嵌入和增强旅游功能的同时,培育与现代文化、创新文化融合交织的历史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重塑地点感。武义县柳城畲族镇发展畲族风情,柳城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丰富而深厚。畲族是凤凰山的少数民族。畲族“三月三”歌会、叶法善的传说、宣平抬阁、畲族祭祖、畲族山歌、畲族婚嫁、陶得二的故事、云溪二月二划龙舟、六葱湖走马灯等数不胜数;其中畲族“三月三”歌会、叶法善的传说、宣平抬阁已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举办24届的“柳竹新桥”三月三畲族歌会和已举办5届的中国宣莲节等,是集中展示畲乡文化和畲族民俗风情及畲汉人民联欢大团结的文化平台。(图3)为做好非遗资源挖掘、抢救与保护工程,柳城畲族镇政府开展了一系列走访调研、图文整理、影像记录等深入细致工作,力求非物质文化资源得以原汁原味的保护和传承。走文旅结合活态传承非遗道路,是畲乡柳城探索实践多年的一大工作亮点。

丽水松阳县西屏街道明清文化街区被誉为“活着的清明上河图”,古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松阳有1800多年的建县史,留存着丰厚且瑰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了独领风骚的农耕文明,还保留了百余个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标本。一个千年古县,用非遗来实现乡村振兴。松阳县副县长谢雅贞在介绍松阳经验时表示,“我们突出两大品牌:一是打造‘永不闭馆’的乡村博物馆;二是打造‘永不落幕’的民俗文化节。”松阳目前已建成契约博物馆、王景纪念馆、松香博物馆等乡村博物馆,张玉娘诗文馆、豆腐工坊、白老酒工坊、油茶工坊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中。

图1 九姓渔民水上婚礼风俗表演

图2 18年梅溪镇桑蚕文化节

图3 武义县柳城畲族镇

(二)“传统造物工艺”型浙江非遗主题小镇

“传统造物工艺”型浙江非遗主题小镇,注重看待传统造物的原真性,主要从其本身的文化文脉、构成组件、制作风格剖析、辨别传统造物的原真性,需要博物多闻、辨物居方,开物成务,了解传统造物工艺的文化背景,识别其文化身份,展示组件的文化魅力,增添遗存的文化价值。朱金漆木雕的历史至今有1000余年,2006年,宁波朱金漆木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宁波市三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河姆渡遗址、保国寺、天童寺)和天一阁、庆安会馆、蒋介石旧居丰镐房等著名建筑中均有朱金漆木雕的痕迹。

宁波朱金漆木雕植根在宁波,与宁波的湿热海洋性气候以及发达的交通,地沃物阜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其工艺特点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宁波朱金漆木雕取材方便。宁波地域适宜于棉、粮等作物和樟树、椴树、银杏的生长,木材丰富,为朱金漆木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樟木是宁波朱金漆木雕的主要用材,木材坚硬美观,变性较少,带有瘴脑香气,可防虫,深受百姓欢迎。椴木材质优良,纹理细致,银杏木材浅黄色,细致、轻软,且都在我国普遍载培;宁波朱金漆木雕用料考究,选用生漆,具有独特的耐久性、耐磨性等特征,而且不污染环境、不伤害人体,是家具和工艺品较好的漆剂;银朱是朱红漆的主要配材,质量好、遮盖力强;金箔是我国手工艺特产品,宁波朱金漆木雕用的是九八金,质量最好,能经久不变颜色;宁波朱金漆木雕工艺独特。宁波朱金漆木雕工序复杂,且都用手工完成,使每件作品均体现出了强烈的个性。彩金相间艳而不俗,泥银上彩的工艺手法大胆而独特,体现出古朴典雅、庄重大方的艺术感染力。画面多体现戏曲人物,木雕时头部不雕具体眉眼、头发,靠上彩完成,别有一番古意。然而,现今的家庭装饰、家具制作根本不用此项技艺,追求简约、引进西式,因此朱金漆木雕技艺不为年轻一代所熟知。只有修建祠堂庙宇、雕塑菩萨和少量的仿古家具还依然使用这一工艺手法,在鄞州从事朱金漆木雕艺人也屈指可数。为了保护和传承朱金漆木雕精湛的技艺,在区政府重视下,文化部门的努力下,2005年宁波朱金漆木雕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位于横溪镇的鄞州中艺雕塑厂作为宁波朱金漆木雕传承基地,厂长陈盖洪致力于朱金漆木雕事业,自筹资金千万元建造了13000平米的朱金漆木雕艺术馆和传承基地,艺术馆展出朱金漆木雕收藏品及各类木雕艺术精品1500余件。艺术馆分上下二层,共五个展厅。其中,二楼有花轿厅和史料厅。花轿厅内陈设的万工花轿是“镇馆之宝”,它由陈盖洪带领十几位技术人员,经过三年精心制作才完成。(图4)史料厅主要展示的是明、清、民国时期宁波朱金漆木雕成套朱红家具及有关物件。内有硕大的匾托,采用了民间喜庆题材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及仙童形象;还有来自宁波南部地区古戏台包含《木兰从军》、《郭子仪拜寿》、《千里送京娘》等故事的全套34块花板,集中体现了朱金漆木雕的多种工艺技巧。这样,宁波朱金漆木雕在鄞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了相对完整的原真性土壤,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它生存的空间。

图4 宁波金漆木雕“万工花轿”

杭州市余杭区中泰街道紫荆村以中泰竹笛制作方向为特色,紫荆村是一个以苦竹及其加工竹笛、竹箫等竹器类民族乐器出名的村庄,因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特别适合苦竹的生长。其竹笛、竹箫的加工制作。中泰笛箫制作技艺是浙江省非遗项目,工艺、工序十分严密细腻。中泰笛箫以其优雅精致及用料、风格独特而得到乐界重视和人们喜爱,成为中泰一大文化产业,年产值数亿,2011年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竹笛之乡”称号。中泰笛箫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与一代笛箫制作、演奏大师长期的指导传承是分不开的,周灵声老师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弟子众多,且多是中泰紫荆村的优秀中青年制笛代表。区文广新闻出版局非遗办主任王祖龙表示,希望通过拜师仪式,有效提升中泰竹笛制作技艺,推进非遗保护和传承,提升‘中国竹笛之乡’品牌价值。桐庐县钟山乡传承钟山石雕手工艺。桐庐县非遗保护中心从2015年开始,每年都会邀请省级专家走进钟山乡,开展钟山石雕培训班,旨在通过培训提升钟山石雕的技艺水平和文化价值,从而助力钟山石雕升级。培训班采取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提高石雕艺人技艺水平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美学理论知识。

“传统造物工艺”型浙江非遗主题小镇注重通过时间——空间——人间的地点感知系统、雅俗共赏的空间审美文化形态,实现传统造物文化和新型异质文化资源和谐融汇,让地点感积极发挥审美形态、生活方式、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塑造的文化功能;注重打造地方造物精品、传统造物工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和谐等。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传承缉里湖丝制作工艺作为小镇发展的特色,辑里村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是一种丝中极品,因产于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图5、图6)据史料记载,清康熙时、明万历年间,辑里丝就闻名暇尔。周庆云《南浔志》载:“辑里村居民数百家,市廛栉比,农人栽桑育蚕,产丝最著,名甲天下,海禁既开,逐行销欧美各国,曰辑里湖丝。”浔溪世家明相国朱国桢(当朝史部尚书兼建极殿大学士)在他的《涌幢小品》中写道:“湖丝唯七里尤佳,较常价每两必多一分。苏人入手即识,用织缎,紫光可鉴。

图5 南浔缉里湖丝馆

其地去余镇(南宋)仅七里故以名。”南浔辑里丝生产系农家手工操作,是由千百户小农户生产出来的,形成了“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而贡品辑丝为当时之最。近代南浔有被称为“四象八牛七十条金黄狗”的近百余家丝商巨富,俱系因此致富。辑丝一直作为帝王的御用品,帝王的黄袍明确规定必须用缉丝做。1851年,湖州南浔辑里村产的生丝在伦敦举办的首届世博会获得金奖。2012年,辑里湖丝文化研究会成立,研究会挖掘湖丝文化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了湖丝文化研究和创新,促进南浔文化繁荣发展,并在2013年创办了《辑里湖丝》杂志。

图6 南浔缉里湖丝馆

二、浙江非遗主题小镇创建存在问题分析

打造特色鲜明的非遗主题小镇必然要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融合进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之中。有学者指出,“特色小镇在打造产业创新高地时,不能一味求时尚、求新颖、求高端,而应尊重本地实际,发展最有基础、最有特色、最具潜力的主导特色产业。”1这同样适用于浙江非遗主题小镇的建设。总体来看,上述非遗主题小镇都有较为丰富、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资源,其特色小镇创建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然而,在2018年9月浙江省公布的前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对象的2017年度的考核结果中,多达14个小镇考核警告,如上城南宋皇城小镇、龙泉宝剑小镇、景宁畲乡小镇等;7个小镇考核降格,可见创建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由于文化定位不明确导致各个小镇同质化严重,与特色小镇定位不相符。特色小镇里的非遗主题小镇有其特殊性,非遗传承与浙江非遗主题小镇的融合发展对非遗资源的优化整合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本学者菅丰提出过文化旅游开发形成的“古镇化”现象,即并非只是保存和保护地域本身的“文化基因”,在这些文化经历了一个被操作的过程中,又与外部的多元的文化“遗传基因”互为混合,从而生成的一个错综复杂的文化空间,所谓的文化“奇美拉化”之现象。因此,“古镇化”现象并非一个简单的现象,不少小镇简单机械地复制着类似的“老街”、“生态园”和“影视城”,最终只能以“关门大吉,勉强维持”收场。

第二,由于未能有效聚合小镇文化资源导致主导产业模糊化,丧失差异化竞争优势。地方文化资源如何凸显特色并得到合理重塑和有效开掘,非遗文化资源如何发挥自身主体功能与灵活性,如何为文化生产提供更多元的可能性,如何充分实现文化对社会空间的再生产,多元文化功能与元素如何实现“聚而合”,促使异质文化元素产生化学反应,不断发掘文化资源创新动能,充分释放文化自身的活力,增强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共容性”以及促使文化在吸纳、扬弃、调整、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自身演进发展。这些问题仍然成为小镇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

第三,由于对文化精神内核的挖掘不充分导致产业文化内涵不足,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流于表面。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旅游和手工艺品的生产能够鼓励、实现非遗的表演(enactment)与传承,甚至与非遗的表演和传承同时发生。但是,当介绍新的观众、市场和新产品成为目的时,对于社区语境中的非遗保护就会产生实际上潜在的相反效果。我们称之为‘商业化’。”有的小镇就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流于表面与粗糙模仿,而将介绍新的观众、市场和新产品作为目的,结果“产生实际上潜在的相反效果”。

由这些问题导致了特色小镇的“特色”不在,非遗文化没有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文化与产业没能实现有机结合——简言之,非遗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没能充分融合。以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为例,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已经从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发展,所谓“文化旅游”应运而生。加拿大洛德文化资源公司总裁盖尔·德克斯特·洛德女士在1999年威斯康辛遗产旅游会议上,给文化旅游下了这样的定义:游客的旅游部分地或全部地被其兴趣所推动,即对一个社区、群体、组织、区域的历史、艺术、科学或生活方式或遗产感兴趣;绝大部分游客都会被文化旅游的如下一个或多个方面所吸引:建筑、人类学、艺术、当地餐饮、音乐、舞蹈、博物馆、场景、花园、节庆等。“遗产旅游”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旅游组织(UNWTO)对遗产旅游的界定是:“深度接触其他国家或地区自然景观、人类遗产、艺术、哲学以及习俗等方面的旅游。” 口头传统、表演艺术、仪式、节庆活动、生产传统造物的知识和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是传统的、当代的、鲜活的、包容的、有代表性的,已经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吸引物,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遗产旅游”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地方所具备的文化遗产资源是最难模仿的,也是可借以打造异质性旅游空间最有“潜质”的元素。浙江非遗主题小镇由于没有充分利用自身文化资源打造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其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结合仍有相当长的道路要走。

总之,基于浙江非遗主题小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小镇发展的实践来看,目前仍存在一系列影响和制约特色小镇建设步伐的问题,探寻这些问题的应对之策,实现非遗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是目前非遗主题小镇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三、非遗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融合路径探索

随着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文化劳动的国际分工的均质化特质的出现,无论城市大小和区位,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体、文化产业或工业企业、文化创意或艺术表现等,都可以参与世界范围的文化劳动分工与竞争,凭借具有某种唯一性和创新性的文化和文化产品来“嵌入”国际文化价值链之中,这也进一步凸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重塑地方文化结构中的重要性,也为非遗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融合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与契机。如再现了李朝后期的生活的韩国民俗村为了传承韩国传统文化而建成,这里聚集了长久传承下来的韩国文化中的生活风俗。韩国民俗村的朝鲜时代村落由各地区移建和修复的实际房屋组成,经过严格考证和调查的过程,展现着生活文化。这里展现室外体验型展览,展示继承传统方式的生活工艺和各节气的岁时风俗等等,都为我国提供了借鉴经验。还有很多多样化的、各具文化特色的小镇,它们不论大小,皆以创造“特色文化城镇”和新的、可持续的“文化动力因”为标志。简言之,非遗传承与特色小镇的融合发展,塑造出新的文化结构与生产模式。打造特色鲜明的非遗主题小镇,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的融合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展开:

其一,遵循地方文脉,理性定位文化角色。非遗文化资源优化整合不仅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也需要彰显地方特色,延续地方文脉,而非一味跟风;因此,新的文化资源需与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形成深度有效的融合,以此建构特色文化竞争力;注重前瞻性发展战略,在全球文化生态秩序中、城镇群文化经济格局中理性定位自身角色,在文化生态与品牌塑造上发挥小镇的“结点”功能,避免社会问题与发展风险。非遗传承与特色小镇的融合发展要注重挖掘文化名人、事项、节庆仪式、民俗文化等资源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价值,使之成为产业特色和地方文化名片。如建德市三江口村坚持以“九姓渔民”特色文化为内核,将文化创意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挖掘自身资源,将“九姓渔民”文化作为旅游品牌进行形象提升,如九姓渔民文化公园里就设有文化特色景观墙、景观特色小品、景观平台、特色景观亭等,并围绕三江口的秀美风光,融合了九姓渔民传统风俗,具有浓厚的乡土人文气息。此外,还可以通过以“节”为媒等方式来提升小镇文化魅力、打造国际知名度;挖掘产业传统先赋因素并及加以创新以及综合多项资源打造专业性特色文化城镇等。

其二,聚合文化资源,释放文化活力,有效推动创新。多元文化功能与元素要实现有机的“聚而合”。如宁波朱金漆木雕、辑里湖丝工艺的文化传承就充分释放文化自身的活力,并进行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要素的提取与重构,观念、功能、技术性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活态展示与传播。方李莉教授提出:“科学家、艺术家们挖掘非遗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或艺术上的创新,发展出具有原创性的科学或艺术的成果,贡献给全世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这是非遗保护所带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层级,也可以称之为非遗保护的3.0层级。”这种科学或艺术上的创新,是文化再生产的要求所在,文化再生产(cultural reproduction) 是文化在效仿和传承中再生产的方式,是人类对一切社会文化事象进行不断利用、加工改造的过程。文化再生产的这一特征正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正如高宣扬总结的那样:“文化再生产的重要意义,在于强调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不停顿性、流动性、循环性,显示出文化的动态性存在性质及其自我更新能力。任何文化都以其自身的再生产作为其存在与维持的基本条件,也是以其自身的再生产作为其存在与维持的基本形态。文化的生命如同人类的历史一样,从来都是在活生生地运动着”。在浙江非遗小镇文化的整体规划中,非遗文化资源在文化旅游背景下的传承要充分实现社会空间的再生产,增强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共容性”,并促使文化在吸纳、扬弃、调整、创新的过程中,实现符合自律性与他律性的发展。

其三,塑造精神内核,建设文化生态,增强文化传播力。在非遗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不能脱离其精神内核与文化诉求,而这种诉求在实现社会群体、个体价值的同时,必须有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和生态文明建设,需在承继中国民族文化精神优良传统、实现民族文化复兴和地方传统文化复兴的同时,努力培育其普世性价值和现代化文化观念的活态基因,并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如武义县柳城畲族镇每年正月十五“擎龙灯”、“二月二”划龙舟、三月三“畲族歌会”、五月十六“擎台阁”以及畲族婚嫁、祭祖等民俗活动,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体验,非遗展示与艺术表现形成了人与文化的互动,已成为当地文化产业兴起的重要引擎。这些非遗小镇注重自身独特的非遗资源,并能够将这种资源生命力成功转化为特色文化创意以及旅游产业资源,同时也成功实现了地方文化由原生态向多丛生态的演进与重塑,扩大了当地的文化和经济影响力。

帕森斯社会学理论将城市作为社会有机体的存在,探讨其与人类本原文化的进化之间的深刻关联,并对“城市文化基因”结构中的生物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等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由此建构起一个立体、丰满的城市文化生态系统与文化生产模式。这一理论同样可以适用于我国的特色小镇。小镇的文化生产及其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为延续的集体记忆、文化价值,而且还在其公共文化空间中蕴含着社会与文化机制的结构化内涵,它们共同构成了“小镇文化资本”,更注重通过自然、历史、宗教、民俗、艺术等固有地方文化资源塑造城市特色的同时,更加注重通过建设物质文化功能与人力资源来重塑和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与功能,以此为小镇文化生产提供更多元的可能性,也为主体价值的实现提供空间,促成小镇文化的再生与发展与社会结构及价值观念变迁。由此可见,传承文化基因、积累文化资本是非遗传承与特色小镇建设融合的关键所在。以上三条路径正是从文化定位、文化创新、文化传播三个层面对浙江非遗主题小镇如何传承文化基因、如何积累文化资本展开的思考。

四、结语

浙江非遗主题小镇建设不仅要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或密码,保持“原真性”,还要发掘历史文化资源,延续文脉,重塑人文精神,彰显人文气质,培育产业闪光点,由此对非遗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文化内部的优化整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小镇需要理性定位文化角色和风格特色,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创新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这一方面要求,在非遗主题小镇建设过程中把非遗文化基因植入产业发展全过程,发展创新文化,让非遗文化资源嵌入旅游等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另一方面要求进一步促进新的文化资源嵌入小镇文化结构机体之中,与既有的、传统的非遗文化资源互渗互融,优化整合,共同促使地方文化体系并发挥最大效能。考察浙江非遗主题小镇的文化资源、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可能的建设路径不仅有助于推进浙江非遗主题小镇的建设,而且能够为其他类型的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借鉴,同时也能为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文化与产业的结合开拓思路。

猜你喜欢
小镇特色文化
安安静静小镇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CK小镇”的美好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谁远谁近?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