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修红(澳门科技大学 人文艺术学院;江苏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等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等各环节,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2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 2017年1月25日。积极响应国家文化发展部署,全国文化和教育系统掀起了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潮。
2018年12月中国高校美术馆暨博物馆联盟成立,参会高校博物馆最终达成“杭州共识”,标志着“校馆合作”的全面启动。而“馆校合作”是全国博物馆系统与高校系统的广泛合作,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博物馆和学校教育的深度合作,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下文以江苏师范大学汉画像艺术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馆校合作模式下汉画创意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应对策略。
公元前206年,高祖刘邦建立汉王朝,其后分封弟弟刘交为楚王,汉代楚国建都彭城(今徐州),楚国辖区分布在以彭城为中心的周边属地,至东汉刺史部进一步扩大到今苏鲁豫皖交界区。四百年两汉王朝留下大量的汉代文化遗产,汉墓、汉兵马俑和汉画像石被誉为“汉代三绝”,其中汉代画像石艺术最具代表性。
汉画像石艺术广泛分布于苏鲁豫皖地区,现有十余家博物馆收藏上万块汉画像石,汉画图像丰富多彩,涉及汉代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诸多领域,可谓是一部“绣像的汉代史”。在众多博物馆中,藏品规模和数量最大的当属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博物馆,该馆自1989年建成以来,持续30年扩充藏品逾千块,《力士图》、《泗水捞鼎图》等是该馆的镇馆之宝1武利华主编:《徐州汉代画像石》,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第145页。。新时期以来,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与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等合作,为苏北培养了大批汉画教育人才,同时在汉文化学术研究领域取得不菲的成绩。
高等师范院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以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美术教师为目标,江苏师范大学建校六十余年来为苏北中小学培养了数千名中小学美术教师。在苏北地区,江苏师范大学与徐州文博单位合作已久,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狮子山汉墓和汉兵马俑博物馆等都是江苏师范大学多年的教学实习基地。
江苏师大美术教育系在本科教学过程中,除了《艺术概论》和《中外美术史》等通识理论课程,还会给学生在大三安排《汉画像艺术鉴赏》等选修课程。作为徐州地方文化的特色呈现方式,该课程从2004年开设至今备受欢迎。
《汉画像艺术鉴赏》自开课伊始就实行校馆合作教学的方式,学校教师先宏观讲述汉画像石艺术的概念、特征及发展历史,其后直接带学生去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请博物馆专家做专业讲解,学生一边观摩释读、一边临摹创作,充分利用好校馆合作的共享资源。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有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汉文化精神博大精深,因历史久远理解困难。二是汉画像内容包罗万象,解读经典图像急需多元方法论。三是对汉画像的古为今用,缺乏文化创意思维和实践经验。以上三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的,“古为今用”是汉画人才培养的目标。
在美术学课程体系的建构上,理论与实践课程需要密切配合。在理论课程之间的衔接上,比如《汉画像艺术鉴赏》是在《中国美术通史》基础上提升的断代专题史,两门课程内容及方法容易融会贯通。课程偏重汉画像艺术的知识普及,为学生毕业后去中小学执教做好储备。遗憾的是课程对汉画像的研究深度不够,课程后续与美术技法类课程衔接也比较弱,毕业生在汉画创意与创作阶段难以突破。如何打通各学科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汉画创意课程的整合尤为亟需。
2011年教育部对全国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作为美术学或艺术学理论中的一个专业方向,自2004年起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招收汉画像艺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十五年来培养了近百位汉画像专业的高层次人才。
江苏师大的汉画研究人才培养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侧重对汉文化理论体系的建构和经典作品的文化学解读,毕业生多在高校执教。后期侧重对汉画创意人才的培养,毕业生多在中小学执教和设计公司工作。该专业的课程设置整体上以理论课为主,兼有开设艺术技法与创作课程。代表性的课程有:《美术考古》、《汉画像研究》、《中外美术比较》等理论课。遗憾的是研究生教学还停留在文化理论加专题研究的学理层面,缺乏文化创意思维训练,后续性的文创产业实践没有推进。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创意思维为主线的新型汉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正在积极探索。
中国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汉代画像艺术兼具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把文化遗产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对汉画创意人才进行高质量的培养,北京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都进行了有益探索。
“馆校合作”是高校与博物馆合作教育的简称,“馆校合作人才培养”是指为了适应区域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把高校与博物馆之间的优势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在人才培养领域进行通力合作, 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良性循环, 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创意人才。本文所选用的案例主要是江苏师范大学与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博物馆之间的合作项目,在馆校合作的过程中,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是双方合作的基础。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高校办学的首要问题, 它集中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的标准和规格,体现了高校办学的价值和宗旨。汉画像艺术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是美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一步细化。
根据学校制定的学科专业培养总目标,学院与博物馆合作培养人才目标定位为:以培养社会适用性艺术教育人才为主, 同时兼顾艺术创作与艺术研究需求,确立“一专多能”的创意人才培养目标。
多年来,高校传统美术教育多强调美术技法和美术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惯性的教育理念,至今我们仍然在坚守这个宝贵传统。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教育者的视野和理念也在拓展。“产学研”的结合成为近年教育发展的方向,课程教学依然排在首位,学术研究引领教学成为导向,产业化实践更是备受推崇。
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的日渐重视,博物馆文化以开放的姿态融入了教育,“博物馆+产学研”的开放文化理念给学校教育注入新的生机。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设计思维这条主线把博物馆教育、课程教学、学术研究、文创实践有机串联起来,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新型汉画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
图1
图2 汉画馆讲解员在给大学生讲解代表作《力士图》
图3 杨孝军馆长为研究生讲解汉画艺术
在教育学系统里,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础,课程设置是否合理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校馆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一专多能”的目标指引下,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构,分为课程教学、博物馆教育、学术研究、文创实践和设计思维五个部分。
(1)学校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一专”落实的核心保障。近年教育界多采取“专业平台+模块”和“必修+选修”的课程设计形式。“专业平台”主要由必修课程构成,包括学校公共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针对美术学人才培养而言,《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等理论课通常设置为必修课程。“模块”主要由专业选修课程构成,课程主要涉及中国汉文化专题、绘画理论与创作、设计理论与创作等系列模块。以上课程设计思路保证了学生知识体系的拓展和社会技能实用性的有效衔接。
针对学校汉画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江苏师范大学应对性做了配套课程改革。首先是组织师资力量编辑教材,顾影博士主编的《汉画像艺术概论》1顾影:《汉画像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年版,第3页。,深入浅出的把汉画像砖石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雕刻技法、文化精神等讲述清楚,适合大学生和中小学教师学习阅读。其次是先后聘请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的两任馆长武利华和杨孝军研究员来大学校园开设系列讲座,对馆藏汉画像精品进行多角度的解读分析。再次是打破学科专业的界限,让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联合设计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组建跨学科团队,对传统汉画艺术进行创意设计。兰芳博士主持《汉文化与创意设计课程教学分享》,通过创意设计展的方式激发学生创意灵感,展览和讨论课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作为学校教育的有力支撑,博物馆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成为新的亮点。除了故宫博物院等独立招收文物考古类研究生,大部分省市博物馆主要承担社会审美教育和提高国民文化素养的职能,博物馆利用自身馆藏优势,与学校教育合作办学是大势所趋。
美国芝加哥大学约瑟夫·施瓦布教授是著名的课程论专家,他提出了应用最广泛的博物馆教育实践课程论:“博物馆教育课程是由主题、教师、学生、环境四要素组成,并构成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形成动态平衡的关系。”1靳玉乐:《课程论》(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27页。博物馆的常设区主题固定,机动区随展览主题多变。博物馆室内环境相对稳定,室外环境丰富多变。最关键的还是教育的主体(教师和学生),这里的教师可以是博物馆讲解员、外聘的学校老师等,学生是观众的泛指,可以是学校学生、广大市民和博物馆爱好者等。
近年来,徐州汉画像博物馆推出汉文化年度系列讲座,还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汉画像艺术研究生,杨孝军馆长主讲《徐州汉画像艺术》课程,2019年7月该课程结业后在徐州汉画像石博物馆举办了《彩色汉画:江苏师范大学汉画创作展》2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彩色汉画:江苏师范大学汉画创作展暨汉画研学游正式启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微信公众号,2019年7月 9日。,该展览以书法、国画、油画、版画、文创设计等方式,在借鉴传统汉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创新,也启动了后续的中小学汉画研游学系列活动,促进了不同年龄段汉画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探索。
(3)文创实践是人才培养目标“多能”落实的重要途径,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践教学主要由导师制课程、社会实践、教育实习、艺术竞赛、毕业设计(论文)等系列课程构成。
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核心是导师制课程,课程组导师由学院资深教师和企业文创专家共同组成, 提倡采用“师徒制”培养学生。校内教师多侧重《创意思维与方法》、《汉画艺术传承创新》等课程讲解,校外专家侧重《汉画创意设计实践》、《艺术市场营销》等技术实践类课程讲解。美术学院与徐州汉风文化公司、深圳六艺传媒公司等合作联合培养创意人才,先后在徐州、上海等城市举办汉画艺术创意展。美术学院与徐州汉画像博物馆合作,把学生的汉画创意研发成商品在博物馆商店销售,引起市民和爱好者们的青睐。正是基于文化创意和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才能把课上所学的知识,通过创意思维转化为文创产品,进而转化成社会财富。文创实践环节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动手实践及社会适应等综合能力是切实有效的。
图4 江苏师大附小学生去汉墓临摹学习
图5 江苏师大附小学生的汉画创意作品
(4)在学校与博物馆合作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的学术研究,
让科研引领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学界有专家提倡建构“中国汉学体系”,也有学者提倡建立“汉画学”。任何学科专业的背后都有系统的理论体系支撑。探讨汉画学的体系,必然涉及以下分支:汉画哲学、汉画美学、汉画考古、汉画文献、汉画图像、汉画方法论、汉画个案研究等,这个庞大的学科专业体系,需要众多学者的共同努力。
江苏师范大学下设汉文化研究院,朱存明教授主编的《中国汉学大系》已陆续出版《汉画像艺术概论》、《汉画像的象征世界》等系列学术著作,为汉画像艺术的学术研究做了很大推进。2019年江苏师大筹建校级科研平台——汉画创意设计中心,为科研引领教学搭建了一个桥梁。徐州汉画像博物馆先后出版有《徐州汉画像石》、《徐州汉画像石通论》等图书著作,近期与北京大学合作筹建徐州汉画像数据库和虚拟博物馆,为汉画像艺术的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做了奠基性工作。
中国汉画学会自1989年成立至今先后举办过16届年会,学会组织各类汉画学术活动,编辑出版历届《汉画年会论文集》和《中国汉画像石全集》(8卷本),在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下举办全国汉画艺术精品巡回展等,为中国汉画艺术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汉画像博物馆作为学会理事单位,先后承办过数次全国汉画年会,团结历史、考古、艺术、博物馆等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致力于汉画艺术的体系化建设。
(5)设计思维融通“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高校“双创”教育推进过程中,用设计思维联结学校与博物馆、贯通理论与实践,尝试建立“五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传统教育把汉画艺术引向课程教学和学术研究,博物馆传统教育把汉画艺术引向文物收藏和社会美育,二者原本在各自系统内并行发展。设计思维巧妙的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融为一体,构建了一个兼容并蓄的知识体系,有力的推进了汉画创意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
2018年在江苏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中国汉画像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就是用设计思维融通“五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探索。该项目在顶层设计上预置了一个兼容性的课程体系,先由李砚祖和宋子扬等教授主讲《设计理论与创意思维》、《设计思维与方法》课程,引领其它课程围绕创意与设计思维这一核心展开,来自高校的朱存明和潘天波等教授做了汉画理论专题讲座,来自博物馆的陈履生和刘照建等专家对全国博物馆藏汉画精品进行专题解读,来自文化产业界的专家邱永生和苗红磊等教授从文创产业的角度谈汉画文创衍生品的研发与推广。以上课程的有序衔接与搭配,让“五位一体”的汉画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国培班学员以汉画创意为核心理念,运用设计思维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汉画专题并撰写学术论文。项目组还安排学员去苏北、鲁南、景德镇考察,利用该地区的特有资源进行汉画陶瓷创作,鼓励学员以多种艺术形式展现汉画创意理念,并于2018年9月在江苏师大美术馆举办《国家艺术基金〈汉画像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结业学员优秀艺术作品展》,作为国培项目的结业之作,学员们精心创作了一百余幅汉画文创作品艺术作品并结集出版1李砚祖主编:《精神之山:国家艺术基金〈汉画像艺术传承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作品集》,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9年1月,第1页。,这是汉画艺术教育史上首次国家项目资助的高层次艺术培训和展览。
在馆校合作的教育课程系统中,教学评价对整个课程教学都具有导向作用。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要行之有效的检查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成果,离不开教学评价的客观公正性。
在馆校合作的基础上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由高校教师负责理论课的考察评定,请博物馆专家负责实践课的考察评定,将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察并列于同一高度,按照二者相加的总成绩排序。同时增加对学生课堂日常表现的考察,比如踊跃发言、积极讨论、课程小作业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将馆校合作机制纳入到单位人事考核中,在高校与博物馆同时设立“师生考评制”和“奖惩责任机制”等长效机制,使馆校合作考核机制切实有效的纳人到高校教学评价体系中良性循环。
“以学生为本”是近年学校教学的核心理念,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对教学内容的评价方面,强调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元性,既要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通过博物馆考察和企业实习,考察学生对文创艺术的实践落地,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改变传统意义上教师评价的主导地位。同时,在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方面,强调多种评价方法的综合使用。既要让教师因材施教对每一个学生诊断性评价、 也要注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尤其要强调对创意人才终结性评价的包容性。以上三种评价方法的交替使用和综合应用,才能真正做到“有教无类、以生为本”,为汉画创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
综上所述,近年全球对文化遗产保护方兴未艾,中国对汉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也在持续推进。遗产保护有诸多形式,博物馆的考古发掘和收藏展示是有效的遗产保护方式,学校对汉画像艺术的活态传承与文化创意也是一种高效的遗产保护方式,两种保护方式对当下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都是不可或缺的。
近年来博物馆和学校的合作成为时代热点,把博物馆资源引入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对汉画资源的古为今用,对汉画艺术的文创实践,在学校校本课程的研发过程中,积累培养汉画创意教育人才的经验。
随着近年高校“双创”教育的倡导,社会对新型创意人才的需求日趋迫切。在博物馆汉画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江苏师范大学从课程教学体系顶层设计角度入手,以设计思维的创意理念为主线,把博物馆教育、课程教学、学术研究、文创实践有机串联起来,在连续十五年持之以恒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日积月累中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新型汉画创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新型模式和方法,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将不断完善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