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一五四中心医院(464000)李杰 黄萍萍
慢性胆囊炎是一种慢性、炎性胆囊病变,多数患者合并胆结石,病情绵延,且伴反复发作的右上腹或右胁疼痛、黄疸等症状[1]。目前临床多采用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但术后易并发各种并发症影响胃肠功能恢复。因此,临床需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本研究在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围术期辅助柴胡汤加减、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治疗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9月97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乙组(n=49)、甲组(n=48)。乙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45~65岁,平均(55.03±4.13)岁,体质量指数18.3~24.3kg/m²,平均(21.33±1.22)kg/m²;甲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45~66岁,平均(55.07±4.09)岁,体质量指数18.2~24.4kg/m²,平均(21.29±1.19)kg/m²。两组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均行胆囊切除术。①甲组予以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扬州一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232)口服1片/次,3次/d。②乙组在甲组基础上予以柴胡汤加减:方为柴胡15g、生大黄10g、枳实15g、白芍15g、半夏15g、黄芩15、大枣3枚、生姜3片;胁痛剧者加全栝蒌、郁金;黄疸甚者加田基黄、茵陈。水煎,1剂/d,早晚服用。术前连用3d;术后灌胃,50ml/次,2次/d。
1.3 疗效标准 显效:血清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降低≥20%;有效:血清DBIL、TBIL水平降低10%~19%;无效:血清DBIL、TBIL水平降低<10%。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观察指标 两组疗效;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 乙组总有效率91.84%较甲组72.92%高(P<0.05)。
2.2 胃肠功能恢复用时 乙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较甲组短(P<0.05),见附表。
附表 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附表 对比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h)
组别 例数 肠鸣音恢复 排气 排便乙组 49 11.04±4.96 18.65±5.13 33.79±5.56甲组 48 15.37±4.22 21.71±5.46 37.92±5.78 t 4.626 2.845 3.587 P 0.000 0.005 0.001
2.3 不良反应 乙组出现腹泻1例;甲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以确切概率法计算,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4%(1/49)与甲组0.00%(0/48)比较,无显著差异(P=1.000)。
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术后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症状,中医认为,胃肠属阳明,胆属少阳,柴胡汤加减主证少阳阳明合病。本研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汤加减,结果发现,乙组总有效率91.84%较甲组高(P<0.05),这与学者李伟[2]研究结果相似,证实该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方中柴胡性微寒,归肝、胆经,作为君药,属足厥阴、手厥阴、手少阳、足少阳等四经引经药,可疏解少阳热邪、透达厥阴郁阳;芍药、黄芩共为臣药,能清少样胆腹郁火;芍药味苦酸,性凉,具柔肝、养血之效,可缓急止痛、和营益阴;枳实、大黄、半夏为佐药,能降逆止呕、行气散结。诸药合用具解郁疏肝、内泻热结之效,与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用可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本研究还发现,乙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较甲组短(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说明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围术期辅助柴胡汤加减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综上,慢性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围术期辅助柴胡汤加减联合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