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镜下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效果比较

2019-10-26 06:13:20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476600闫锋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腔镜出血量长度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476600)闫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月~12月因患甲状腺疾病而至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患者及家属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此研究。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观察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18~66岁,平均(38.2±6.5)岁。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年龄17~67岁,平均年龄(38.3±6.4)岁。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皆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患者取仰卧位。给予观察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于患者乳沟正中偏右位置行长12mm切口,沿着深筋膜朝颈侧钝性分离,将Trocar置入,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后建立操作空间,保证压力在6~8mmHg。于两侧乳晕上缘位置行皮肤切口,左右长度分别为12mm与6mm,分别置入超声刀与无损伤抓钳,腔镜直视下将皮下结缔组织用超声刀分离,颈部控制在紧贴颈阔肌下的网状组织层,上至甲状软骨结节,两侧至胸锁乳突肌外侧缘,超声刀切断颈白线并暴露甲状腺,将甲状腺中静脉与上下极血管确定,找出甲状腺病变位置。依次切断甲状腺峡部、病灶位置的甲状腺附近主要血管,切除甲状腺预计切除部分腺体,标本袋完整取出标本后并给予冰冻病理学检查,若是恶性肿瘤则完全切除。冲洗术野后止血,在创面置引流管后缝合。给予对照组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于胸骨切迹上两横指位置行5~8cm长度的弧形切口。于颈深筋与颈阔肌间对上下皮瓣游离,将颈白线切开后摘取肿物,腺叶切除后置引流管引流,用可吸收线缝合颈部括约肌与皮肤。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切口长度。②用纱布称重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③用VAS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2h疼痛程度,在直尺上标注从0~10共10个刻度,刻度对应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强烈。④并发症主要是恶心、呕吐、饮水呛咳、声嘶、皮肤瘀斑、颈胸部皮肤发紧不适、低钙性抽搐等。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0.0软件对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有关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对比组间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对比计数资料,若P<0.05,即证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12h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果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各指标对比

3 讨论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体,具有合成与分泌甲状腺素的主要功能。甲状腺供血循环丰富,若术中游离面积较大,很容易导致患者肌肉与颈前皮肤黏连,导致患者术后出现颈部活动受限、吞咽困难等不良反应[1]。不仅如此,因为患者颈部自然手术空间较小,不仅操作难度较高,而且还容易引发患者大出血或重要脏器受损。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后12hVAS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主要是因为该术能兼顾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患者的美观度。该术不仅能将手术切口减小或直接转移到胸骨上窝等隐蔽位置,充分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而且腔镜手术能为术者提供清晰视野,确保术者操作精细化,极大保护患者的喉返神经降低术中大出血、术后并发症等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尽早康复出院提供保障[2]。

综上所述,针对甲状腺疾病给予腔镜下手术治疗不仅会减小切口长度,降低患者的出血量,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能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腔镜出血量长度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1米的长度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爱的长度
怎样比较简单的长度
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在原发性甲亢外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不同长度
读写算(上)(2015年6期)2015-11-07 07: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