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露
【摘要】本文论述利用教材培养低段学生写话能力的方法,提出语言仿写,丰富写话技巧;素材拓写,扩充材料资源;思路创新,激发写话灵感的教学建议,从而促进学生写话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写话能力 低年级 教材功能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A-0054-02
对于低段写话教学来说,教材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载体,如何充分发挥教材的导向作用,是笔者在教学中一直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开发教材的写话指导功能,通过分层有序的写话训练,让学生进行技法上的仿写、内容上的拓写、立意思路上的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一、特例仿写,丰富写话技巧
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语言积累是一个基础环节,也是听、说、读、写系统训练中的关键环节。教师要以教材为本,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例子,带领学生欣赏佳句,明确语言规范和语法规范,掌握修辞运用手法,在丰富语言积累的同时,对句、段、篇的语言模仿进行训练,从而丰富学生的写话技巧。
(一)句例模仿
句子是组成文章的要素。因此,教师要抓住教材句例,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和领悟,以捕捉语言的敏感点,进行写话练习。比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美丽的小路》课后有这样三个句子:美丽的小路不见了。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这三个句子的不同,笔者让学生充分诵读,感受其中陈述、疑问、坚定的语气,并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出示一个中心词(如“白云”)让学生进行仿写。由于前面已经有了句法技巧的示范,因而学生写起来非常容易。绝大多数学生都会这样写:美丽的白云不见了。美丽的白云怎么不见了?我一定要把美丽的白云找回来!
(二)段例模仿
教材中文章的段落安排有并列式结构、转折式结构等,教师可以利用其中的段例,让学生模仿写话。比如,在一年级下册《四个太阳》一文中,前三个自然段的结构都是先写太阳送给了谁,然后写接下来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个段落的结构,笔者给学生出示填空式仿写主题:我画了个( ),送给( ),然后( )。学生在仿写中这样写道:我画了棵绿色的树苗,送给沙漠,然后沙漠立刻变成了森林,小鸟再也不用为没有栖息的树林而烦恼。通过段落模仿练习,学生不但对段落结构有了感知和了解,而且对写话充满自信心。
(三)课例仿写
低年级课文選取的都是文质兼美、段式结构简单的文章,尤其是一些段式结构相似的课例,学生模仿起来更容易上手。比如,《春雨的色彩》一文的段落结构是这样安排的:先写春雨是什么样的,然后写一群小鸟争论,紧接着分自然段写每只小鸟对春雨颜色的说法。根据这个课例,笔者出示了《夏雨的色彩》这个主题让学生仿写。学生在仿写中这样写道:哗啦,哗啦,夏天的雨就像是孩子泼出来的水,重重地落到地上。田野里一群小动物,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夏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小蜻蜓说:“夏天的雨是墨绿色的,你看,雨泼在道路两旁的白杨树上,那树叶就露出了绿油油的脸庞。”小蚂蚁说:“不对,夏雨是红色的。不信你们看,夏天的雨泼在西红柿枝上,西红柿枝上就挂起了红色的灯笼,晶莹剔透的,就像是小孩子睡着了,正在做着好梦。”小蚯蚓说:“不对,不对!夏雨是黄色的。不信你瞧,夏雨落在哈密瓜地里,地里的哈密瓜就黄了,一身的花纹就像是将军的勋章,可真是威风啊。”夏雨听了大家的争论,下得更欢了,哗啦,哗啦……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模仿只是走出写话迷宫的第一步,其目的是掌握写作技巧,并将技巧内化于心,能真正表达自己所想。这才是有效的模仿。
二、素材拓写,扩充写话资源
入选低年级教材的课文中,大多会有很多留白,这些留白就是非常有用的写话素材,教师可以利用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补充写话练习,从而帮助学生扩充写话资源,解决无话可写的老大难问题。
(一)详写文中略写部分
课文中的情节设置,往往会写得比较简单,甚至会省略掉,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这些比较概括的句子或者段落,作为扩写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详写练习。
比如,《卡罗尔和她的小猫》这一课的第十自然段中并没有详细描写小猫在家里吵闹的情形。为此,笔者引导学生先想象后交流讨论。有的学生认为小猫会在家里弹琴跳舞,到处都是喵喵喵的叫声;有的认为,小猫会钻进卡罗尔的被窝里呼呼大睡;还有的认为小猫会跳到卡罗尔的餐桌上聚会,吵吵嚷嚷,留下无数个脚印……教师再引导学生把这些丰富的想象详细地写下来,就能成为有趣的写话佳作了。
(二)续写文末结局部分
有些文章在结尾并没有写清结局,给读者留下很多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教师可以将此作为续写练习,让学生把课文的终点当作写话练习的起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续写。
比如,二年级课文《假如》的结尾是这样写的:“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后续的故事,让学生借助拓写练习,提高素材加工的能力。对于能力弱的学生,可以让其仿照课文句子来写,能力强的则鼓励其创编。
三、思路创新,激发写话灵感
教材只是一个范本,教师应该以教材为依托,根据原文思路,引导学生改变表现形式进行创造性写作,从而激发写作灵感。
(一)借助插图创新写作
课文中有很多插图,它们是学生进行创新写作的有效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插图进行观察和想象,并将想象中的内容写下来。
比如,教学二年级下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之后,笔者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插图进行创新写作。学生这样写道:“有一天杨万里到新市旅游,住在姓徐人开的一家旅店里。他打开窗子看见了满园的篱笆稀稀疏疏,虽然树叶长出来了,但是不能遮挡太阳。就在这时候,他看见了一个小朋友,正在追赶一只黄蝶,那只黄蝴蝶非常机灵,飞快地飞到菜花丛里,一下子就找不到了。”
(二)借用口语交际创新写作
低年级学生喜欢说不喜欢写,因此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口语交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进行创新写作。
比如,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内容《小兔运南瓜》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讨论小兔把南瓜运回家的过程,为此,笔者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一想小兔怎么样才能把南瓜运回家。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用车子把南瓜拉回家,还有的提出要找好朋友帮忙把南瓜推回家,有的说要把南瓜做成好吃的甜点,装起来运回家。大家一边讨论,一边对这些办法的好处和坏处都做了分析。在学生讨论之后,笔者让学生尝试写一写“给小兔子三个运南瓜的高招”这一主题。结果,学生不但能够把自己的好方法写下来,而且还训练了分析和组织语言能力。
毋庸置疑,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也是至关重要的阶段。在低年级写话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自己想说的话,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所想所说,把意思说得明白。而开发和利用教材的写话功能,能够让写话教学顺利达成如上教学目的。
作者简介:覃冰(1966— ),女,壮族,广西都安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