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特征及6种免疫组化指标表达的关系研究

2019-10-24 11:35广东省东莞常平医院523560梅娟娟吴飞荣吴艳芬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2期
关键词:浸润性孵育免疫组化

广东省东莞常平医院(523560)梅娟娟 吴飞荣 吴艳芬

浸润性乳腺癌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指癌细胞穿过乳腺导管或者小叶腺泡的基底膜,直接入侵间质的恶性肿瘤。由于患者缺少典型临床特征,增加临床诊断难度。随着对诊断技术的深入研究,临床认为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评估治疗效果,并指导临床治疗方式的调整,为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提供前提[1]。但临床上相关报道较少,我院展开研究,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特征及6种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纳入的12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术后病灶石蜡标本,利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切片,保证厚度为4um,采取HE染色镜进行确诊。同时进行免疫组化化学标记,严格按照SP方式。

1.2 方法 常规载玻片处理标本,并将组织切片,利用二甲苯脱蜡梯度洒精水合,3%双氧水进行氧化操作,置于室温下孵育,PBS冲洗,妥善封闭后利用正常羊血清,室温下孵育,添加一抗,再次PBS冲洗,添加二抗,置于37℃温箱内孵育,PBS冲洗,增加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链霉卵白素工作液,放置37℃温箱中孵育,PBS冲洗,常规DAB染色,选择自来水冲洗,并进行苏木素复染,最后中性树胶封固。

1.3 观察指标 阳性判断:ER、PR肿瘤细胞着色≥15%,并呈现黄色或者棕黄色为阳性;C-erbB-2肿瘤细胞膜显示黄色颗粒为阳性;P53、Ki-67肿瘤细胞核中≥10%显示黄色或者棕黄色为阳性;VEGF肿瘤细胞着色≥10%,并呈现棕黄色为阳性[2]。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在年龄上,患者PR的阳性表达有差异;肿瘤大小上,ER、PR、C-erbB-2的阳性表达有差异;淋巴结转移上,6种免疫组化指标的阳性表达无差异;临床分期上,PR、C-erbB-2的阳性表达有差异(P<0.05)。见附表1。

2.2 相关性 ER与P53、Ki-67、VEGF呈现负相关性;PR与P53、Ki-67负相关,与VEGF正相关;C-erbB-2与P53、Ki-67、VEGF正相关(P<0.05)。见附表2。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危害女性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临床上认为疾病主要来源于乳腺导管上皮,患者导管内癌细胞冲破管壁基底膜并向间质浸润。随着疾病不断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乳头凹陷、皮肤水肿及毛囊汗腺处的皮肤因附件牵引下陷,皮肤外观呈现橘皮样,严重影响美观,同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成为关键。

既往报道显示,ER、PR表达与患者年龄无明显相关性,而分期较早者的ER、PR阳性率较高,与本文研究结果相似。此外,专业学者经过多次研究后发现ER、PR阳性率与病灶大小无关联。因此针对临床ER、PR阳性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内分泌治疗,来防止转移或者复发率,从而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为预后提供保障[3]。C-erbB-2属于细胞来源癌基因,在多种肿瘤中其癌基因与其产物均存在过度表达。当其水平呈现高表达时,提示机体中细胞增殖较多,且侵袭力较强,增加肿瘤浸润与转移的风险,说明患者病灶恶性程度较高,影响预后,成为临床评估预后的主要指标。P53包括突变型与野生型两种基因,其中突变型可有效防止野生型基因抑制肿瘤产生的能力,从而造成细胞癌变。而野生型基因在组织中较难检测,当DNA受损后造成肿瘤时可检出突变型P53基因。Ki-67参与DNA合成的蛋白质,可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在疾病发展及转移中具有重要意义。VEGF属于促血管产生的因子,在乳腺癌中表达较高,随着其表达不断升高,病情随之进展甚至出现淋巴结转移。

附表1 患者临床特征(n=125)

附表2 6种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

综上所述,6种免疫组化指标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较高,指标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成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主要方式。

猜你喜欢
浸润性孵育免疫组化
LINC00612靶向结合Bcl-2抑制Aβ1-42孵育的神经元凋亡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浸润性乳腺癌超声及造影表现与P63及Calponin的相关性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观察
三物黄芩汤组分(群)配伍在大鼠肝微粒体孵育模型中的相互作用
大鼠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2种成分的测定及其代谢
应用快速孵育法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过程探讨——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