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运挂车发展现状及其标准化建设

2019-10-24 07:48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李月张红卫张学礼
专用汽车 2019年10期
关键词:货运列车运输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李月 张红卫 张学礼

客观评价了货运挂车生产与应用现状,梳理出货运挂车与道路货运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探讨了国家政策、标准法规、市场需求及创新技术等因素对货运挂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挂车标准及其应用情况提出挂车标准体系建设以及货运挂车产品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我国从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公路营运的汽车拖挂运输[1],到如今已经发展了60多年。据工信部和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共有697个半挂车生产厂家,货运挂车保有量已达到2431万辆。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着力加强货运挂车及列车相关方面的标准制修订与推广应用,从源头来规范产品的生产,有效促进货运车辆技术升级与结构优化。

道路货运挂车是汽车列车的主要载货部分,可按运载货物的不同要求制成各种专用结构,如厢式挂车、集装箱挂车、罐式挂车等。根据车辆结构特点和牵引连接方式,挂车可分为半挂车、中置轴挂车和全挂车三大类[2]。本文通过对货运挂车的生产与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以及挂车标准体系构成的深度分析,结合发展需求与政策导向,提出下一步的发展重点与对策建议。

货运挂车的生产与应用现状

1.半挂车发展现状

随着挂车技术的进步、市场的成熟和运输需求的多样化发展,我国半挂车产品已有厢式半挂车、栏板式半挂车、仓栅式半挂车、集装箱运输半挂车、低平板半挂车、罐式半挂车、自卸式半挂车、粉粒物料运输半挂车等多种形式。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我国半挂车在近几年增长率波动较大,总的来说,半挂车市场逐渐成熟,但国家政策及经济形势对半挂车市场的影响较大。2018年半挂车累计产量为66.02万辆,同比降低11.73%,见图1。2016~2017年,新GB 1589-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实施和全国统一的超限超载运输治理专项行动的推进,对公路货运市场集中增、换、购起到拉动作用,半挂车的产量增加,但随着治超政策红利释放作用减弱、同期基数较高以及2018年一季度公路物流运价指数持续走低等多方面的原因,半挂车产销量增长势头急剧下降。半挂车市场发展略有受阻,但总体产量仍然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图1 2011~2018年半挂车产量统计

2.中置轴挂车发展现状

随着GB 1589-2016和GB/T 37245-2018《中置轴挂车通用技术条件》的发布实施,中置轴挂车已成为我国规范管理、积极推广使用的新车型。中置轴挂车和半挂车相比,主要技术特点为:底盘低、质心低、空间利用率高;通过性好;模块化要求高、适用性强。

在2016年7月车辆运输车全国专项治理工作开展前,大部分整车物流企业使用超载超限车辆运输半挂车,我国在册的3万余辆车辆运输半挂车的长度几乎都在25m以上,最长约40m,部分车辆装车后宽度达3.3m、高度达4.4m,严重影响道路交通的畅通和安全,破坏了正常运输秩序。通过两年的专项治理,截至2018年6月30日,全国3.2万辆安全隐患大、非法改装的不合规车辆运输车全部退出市场,符合国标要求的1.3万辆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和4.7万辆标准半挂车辆运输车进入整车物流市场,运输装备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高,支撑和带动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形势不断好转。

为了有效推进中置轴挂车发展,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2014年10月4日,国务院发布《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年-2020年)》[3],要求提升物流设备的技术水平,推广标准化、厢式化和专业化的道路运输车辆;2018年4月17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模块化中置轴汽车列车示范运行工作的通知》[4],并批准7家货运企业在10条线路上开展模块化中置轴汽车列车示范运行。其中5家企业在8条线路上开展了实际运行,共计投入运营22辆牵引货车、35辆中置轴挂车(含交换箱20台),牵引货车与挂车的比例为1:1.59。截至2019年2月,参与示范运营的企业近10个月总体运营效益良好,其中4家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1家企业的物流成本有所提升。通过示范运行,积累了经验、暴露了问题,为今后中置轴挂车的全面推广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基础信息和借鉴。

3.全挂车发展现状

全挂车也称为牵引杆挂车,20世纪90年代前曾在我国盛行,比半挂车的应用早得多。当时货车产量不高,道路设施不完善,车速较低,发动机功率小,全挂车由于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2004年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全挂拖斗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规定,载货汽车、半挂牵引车、拖拉机只允许牵引一辆挂车。法律法规的制约,以及全挂列车行驶稳定性较差的技术短板等,使得全挂车作为货运车辆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目前全国产量较低,只在部分地区普通公路使用。

我国货运挂车与道路货运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国挂车、专用汽车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小、竞争力弱,行业整体技术水平低、配套产业发展滞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呈现出“多、小、散、乱”的特点。挂车的技术水平与乘用车、客货车相比都明显不足,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因成本较高且难以与牵引车辆友好匹配,在挂车上应用很少,总体上说其结构、材料、制造工艺及电子技术应用等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道路货运量不断增加,落后的运输装备、运输模式,导致产品运输成本高、效率低,物流成本高居不下,严重阻碍了我国制造业和物流企业的发展。超限超载运输和车辆产品一致性差现象久治不愈,不正当竞争、利益最大化和监管不到位是驱使车企违规生产和车主超限超载运输的根本原因。当前挂车行业主要问题及原因包括:

a. 车型同质化严重。国内的挂车企业目前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多是简易的工艺装备,产量较大的车型是普通仓栅、栏板半挂车和违规装载使用的“低平板半挂车”,而技术含量较高的轻量化与新技术应用车型较少且多是小批量生产。由于对现有技术进行改造、开发新产品会面临见效慢、投入大、收效小的问题,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和资金能力,研发动力不足。因此,我国挂车产品低水平、同质化现象严重,形成低价、恶性竞争局面,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b. 专用装置水平低。我国挂车专用装置的关键件如空气悬架、ABS系统、阀类、泵类、液压件,以及新型机械连接器、自动控制系统、安全预警系统等处于较低的生产开发水平,精密零部件和高科技产品仍需要进口。这严重制约了高新挂车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影响了挂车的专业化、智能化发展进程。

c. 技术能力差距较大。我国目前比较缺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挂车,大多数企业生产的只是重型普通挂车,其他轻量化、专用挂车产量较低,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智能化方面的应用更少,同时挂车与牵引车的匹配设计与测评工作标准缺失、管理不善,导致列车安全高效运输隐患多。这表明我国缺失的是挂车的核心技术,制约了我国挂车行业的产业升级及结构调整。

d. 行业集中度不高。《2018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5]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底我国载货汽车拥有量为1355.82万辆,而牵引车、挂车拥有量分别为237.67万和248.76万辆。2018年底,全国625家半挂车生产企业累计生产66.02万辆车,排名前10企业产量10.38万辆,据测算,年生产3000辆以上企业才会有较好经济效益。大量企业生产不足百辆,多处于违规生产、低价竞争、濒临倒闭状态。究其原因,一是挂车行业生产准入门槛过低,许多想快速致富、又不了解行情的企业家盲目投资;二是行业管理机构和地方政府没有做好政策宣讲、风险预警和技术把关,过多地考虑市场调节让企业自我发展,使这一竞争激烈的领域形势更严峻。反观国外发达国家,一个企业一般只生产几种有特色的专用产品,一个产品最多3~5家企业生产。

货运挂车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趋势

1.国家政策对于货运挂车的影响

1.1 发展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推进运力结构调整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发〔2017〕11号)[6]中提到发展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推进先进技术装备自主化,提升重载货车装备技术水平,积极发展公路专用运输车辆,发展多式联运成套技术装备,提高集装箱、特种运输等货运装备使用比重,促进技术装备标准化发展,推广应用集装化和单元化装载技术。因此,要大力推进先进货运装备的现代化建设,货运挂车企业应提升自身自主开发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使用先进技术。

2017年12月12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7],明确三方面12项重点任务。在“推动重点产品质量升级”任务中,要求深入推进运输装备标准化工程,提升货物多式联运换装设备、运载单元和装卸机械标准化水平,推进道路货运车型标准化专项行动,推动营运货车厢式化、轻量化、清洁化发展。在“加强标准有效供给”任务中,要求完善交通运输技术标准体系,以货物多式联运、旅客联程运输、综合交通枢纽等方面为重点,加快制定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强化各种运输方式标准协调衔接。

2018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8〕91号)[8],要求以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区域(以下称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切实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减少公路运输量,增加铁路运输量,加快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公转铁”的定位和思路,铁路运输主要承担的还是大宗商品的运输,“公转铁”后影响最大的仓栅式、栏板式半挂车。这两种是目前煤炭和港口运输的主力车型,也是目前半挂车中销量较大的车型。为了应对运力结构调整,建议挂车生产企业尽快调整产品结构,探索开发公铁联运挂车,增加挂车产品种类。

2019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关于加快道路货运行业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9〕16号)[9]明确了总体要求和深化货运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加快车辆装备升级改造、改善货运市场从业环境、提升货运市场治理能力等五方面14项具体工作部署。特别指出要推广应用先进货运车型,鼓励发展符合国家标准的中置轴汽车列车、厢式半挂车,积极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

1.2 开展非标车辆治理工作,推动货运车型标准化

我国多部委联合开展非标车辆的治理工作,逐步引导非标车辆退出运输市场,净化市场竞争环境,同时也加强对非法改装、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的治理。从2016年开始先以车辆运输车为切入点进行的专项治理,引导发展符合标准要求的中置轴车辆运输车、半挂式车辆运输车成效显著。下一步,将开展液体危险货物罐车、非标集装箱、超限厢式车和低平板半挂车运输的治理工作。按照标准引导、疏堵结合、更新替代、循序渐进的原则强化执法监管,引导督促行业、企业加快更新淘汰不合规车辆,促进标准化车型更新替代。

2.重要标准对货运挂车行业的影响

目前,对我国货运挂车产品生产和销售影响较大的标准有GB 1589-2016《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 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JT/T 1178.2-2019《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2部分:牵引车辆与挂车》以及GB/T 6420-2017《货运挂车系列型谱》。

GB 1589-2016对挂车发展的主要影响:一是调整了半挂车及铰接列车长度限值要求,除仓栅、栏板、平板、自卸等半挂车外,其他半挂车长度限值为13.75m、铰接列车长度17.1m、长头铰接列车长度18.1m,兼顾了国情和欧标要求;二是增加了车辆宽度,车宽由原来的2.5m增加至2.55m,其中冷藏车车宽由2.55m增加至2.6m,以满足装载两排托盘的宽度需求;三是新增中置轴挂车车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该车型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GB 7258-2017对栏板式、仓栅式挂车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盘式制动器、制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空气悬架等。标准实施后,栏板式、仓栅式挂车的运输安全性能将得到提高。

JT/T 1178.2-2019进一步提升了营运车辆本质安全性能质量。对车辆的稳定性指标,静态侧倾稳定性提出了要求;对挂车车轴、电子制动系统(EBS)、牵引销、挂车支承装置、货物栓固等进行了规定,将有效遏制和减少因车辆本质安全性能不足导致的道路运输安全事故,促进道路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GB/T 6420-2017的发布实施,规范了我国主要货运挂车产品的结构、整备质量、主要尺寸等主要技术参数,促进和引导货运挂车向标准化、系列化和轻量化方向发展,同时,更有利于引导货运车辆生产企业开发节能型、轻量化产品。

3.市场发展对货运挂车的需求

甩挂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在我国已得到交通运输行业和相关政府部门普遍认可及大力支持。在车辆装备方面,我国挂车数量明显不足,目前我国牵引车与挂车比约1:1.2,距世界发达国家1:2.5以上的比例仍有较大差距,远不适应“一拖多挂”的甩挂运输发展需要。站场设施方面,除甩挂试点企业外,大部分货运站场没有依据甩挂运输特点进行设计与改造,无法满足甩挂运输以及相关多式联运对设施的要求。信息化方面,大部分企业仍在使用比较简单、传统的管理手段,甩挂运输管理系统应用以及信息化水平较低,缺乏政府管理部门的相关考核与统一协调、监督管理。目前除港口集装箱集疏运外,在零担运输、滚装运输、区域物流配送等领域实行甩挂作业的客观需求旺盛,一些规模化的物流企业已将发展甩挂运输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此背景下,随着中置轴挂车和交换箱体的出现,甩挂、甩箱作业模式渐成常态,挂车租赁、无车承运、多式联运等新业态也陆续登场,这些都对挂车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智能化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

4.智能交通对货运挂车的导向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发〔2017〕11号)确定要提升装备和载运工具智能化自动化水平。示范推广车路协同技术,推广应用智能车载设备,推进全自动驾驶车辆研发,研究使用汽车电子标识。

但是国内目前智能汽车研究开发主要集中在乘用车领域,部分客货车企业也开始进行探索,但货运挂车智能化水平还很低。近年来,电控空气悬架、胎温胎压监测、装载量测量系统和紧急制动系统等电子产品和电控系统也在智能挂车上有所体现,但大多是国外公司产品技术的宣传和试行。

智能化是大势所趋,作为主要道路货运工具的挂车列车,包括主/挂车协同、车路协同以及车队出行和全程智能监控等在内的智能化和网联化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将有效提高交通运输领域的高效性和安全性,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质量服务需求。

我国货运挂车的标准体系

经过几十年努力工作,我国的汽车挂车标准化有了很大的发展,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标准内容逐渐完整。根据我国标准化管理要求和任务分工,货运挂车的产品类标准由工信部的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及其所属的挂车分标委会(SAC/TC114/SC13)归口管理;与货运挂车使用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标准又由交通运输部的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归口管理,当然还有GB 7258等道路交通安全标准由公安部门负责的标委会归口。多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一直是全国汽车挂车分标委秘书处挂靠单位,同时还作为全国道路运输标委会秘书处挂靠单位,有利于相关标准的协调与推广应用。

梳理分析我国货运挂车涉及的标准种类和内容,主要有三部分:一是货运挂车整车及零部件的技术要求、互换性要求及试验方法等挂标委归口的产品类标准;二是货运挂车设计、生产、型式认证中使用的有关道路车辆名词术语、材料、基础要求、强制性检验要求类汽标委相关分标委归口的技术标准;三是公安、交通运输部等使用管理部门进行行政管理依据的由全国道标委和公安交通标委会归口标准。

目前,挂标委(T114/SC13)归口挂车标准42项,其中推荐性国家标准31项、推荐性汽车行业标准2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9项。对口国际标准(ISO)总计31项,其中已转化为国标17项、1项已转化后成为《道路车辆 货运挂车试验方法》(GB/T 13873-2015)的一个章节,另有13项已列入工作计划,待转化。这些标准虽已发布实施,但由于缺乏行业质量监管,部分标准在车辆企业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还不够好。

初步统计,目前全国汽标委(TC114)及其所属的其他标委会归口的挂车列车相关基础标准、产品标准、试验方法38项,全国道标委等交通系统归口的挂车列车相关技术标准4项,公安交管局归口标准2项,合计44项。这些标准中,列入半挂车新产品强检项目的11个整车标准、9个零部件标准应用效果好,其他20几项标准执行效果不理想。

我国货运挂车标准化方面主要问题如下:

a. 汽车与挂车的相关连接件技术要求标准尚不充分,限制了我国中置轴挂车等先进车型的推广应用。牵引杆连接器和牵引挂环是用于牵引货车连接牵引杆挂车、中置轴挂车组成货车列车的机械连接装置,是牵引车与挂车之间动力传递的重要载体,其安全性、互换性和可靠性对于确保货车列车运输安全以及促进甩挂运输的发展极为重要。同时,气制动连接器标准急需修订发布,控制系统通讯与连接标准急需补充,这些标准制约了汽车挂车与列车的质量提升与使用安全。欧洲针对模块化汽车列车及零部件的产品与连接要求等已形成完整的标准法规体系。因此,为推动中置轴挂车列车以及其他安全高效先进车型的发展,我国需要加强标准国际化工作,提升连接装置与整车的技术水平。

b. 推荐性标准实施有效性应予以重视。由于大多数挂车企业是民营性质,管理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挂车产品生产经营中更多关注行业对汽车产品的强制性标准要求或相关规定,对有关的推荐性国家和行业标准执行的积极性不高、投入不大,产品的标准化及性能质量要求得不到保障,甚至部分企业产品的定型试验和出厂检查都流于形式。

c. 现有标准制修订工作进展急需加快。整车及零部件标准制修订周期长,立项难、审批慢、发布晚,影响了挂车列车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与质量提升进程;有关挂车与牵引车匹配测评要求标准还需进一步加强研究、配套完善,以便于各类企业实际应用以及认证与监管使用。

d. 涉及挂车列车标准内容交叉、层级与属性多,缺乏科学完整的标准体系。从车型分类到术语标准,再到相关要求及试验方法,汽车、交通、公安都有一些国标、行标,也存在一些交叉和不协调。虽然各有侧重,但从实际和监管角度来看,有必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合作,科学规划、制修订、管理与实施。

货运挂车标准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交通强国建设目标,要求着力构建与交通强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体系、交通装备体系、运输服务体系、创新驱动体系、绿色交通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交通文化体系、开放合作体系、交通治理体系等。这些都迫切需要发挥标准化的支撑、保障和引领作用,促进交通运输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2019年5月13日,《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10]以12号部令形式发布,2019年7月1日起施行,包括总则、标准化规划、标准制定、标准实施与监督、附则共5章31条款。突出标准化工作“全链条”管理,明确了各级部门、组织的职责和任务要求。

为有效提升我国挂车列车产品技术水平与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适应交通强国建设的发展需要,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结合现状,对标国际,加快货运挂车与列车标准体系的优化;

二是要加强研究,科学管理,加强标准项目与内容的梳理、整合及完善;

三是要面向市场,团结合作,与车企、运输企业、科研与检测机构等紧密协同,力求标准科学、合理、实用;

四是要完善规制,有效保障,注重相关法律法规与配套政策的研究与落实,多方协调共同促进标准的有效实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货运列车运输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飞天记
城际列车
货运不再“一路失控”——数字化让货运行业更规范更健康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穿越时空的列车
温馨列车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