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

2019-10-24 10:52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210014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19年3期
关键词:滑步铅球实验组

赵 蒙(南京体育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4)

现代运动训练理论不断革新,但教练员为了使青少年铅球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出成绩,仍采用大运动量训练,却忽视了对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训练方法的研究,导致青少年铅球训练水平停滞不前[1]。当前我国铅球运动缺少顶尖人才,要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基层教练员责任重大[2]。必须加强青少年铅球运动人才的培养。

铅球是一项身体从静止到不断移动的有序发力的运动,铅球运动员在滑步投铅球过程中身体姿态和身体重心不断变化,运动员保持较好的身体姿态有利于完成滑步投铅球技术动作[3]。常州市体校女子铅球运动员年龄在16~17岁,身体关节尤其是深部小肌肉群还未完全发育,对其深层肌肉进行力量训练,有助于提升其动作完成的连贯性。核心力量训练的功能主要是针对身体躯干部位的深层肌肉进行训练,强化小肌肉群的募集能力及对身体的控制能力[4]。本人在常州市体校实习期间协助教练员进行铅球训练,发现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以最大力量和快速力量为主,缺乏对躯干等核心部位的力量练习。通过与教练员和运动员交流发现,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提高幅度较小,部分运动员的铅球成绩停滞不前。训练中,运动员在完成铅球技术动作时对身体姿态的控制能力较差,无法充分做出髋轴转动超过肩轴、上体形成扭紧姿势,影响最后出手动作的连贯性。针对常州市体校女子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中缺乏身体核心区域训练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常州市体校女子铅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为基层铅球教练员选择训练方法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常州市体校12名女子铅球运动员。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核心力量”“铅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等为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等查阅相关文献,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实验法

对12名女子铅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进行干预,实验组在力量训练期间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按照以往的力量训练方法进行练习。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专项力量、铅球成绩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实验地点:常州市体校田径场、力量训练馆。

实验器材:杠铃、哑铃、体操垫、瑞士球、拉力带、长凳、秒表、卷尺等。

1.2.2.1 实验测试指标

为了较全面地反映核心力量训练对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结合文献资料,选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身体形态、专项力量指标、年龄与训练年限、铅球原始成绩等[5]作为测试指标。专项力量指标通过高翻、卧推、半蹲来反映。

常州市体校12名女子铅球运动员,按照铅球原始成绩相接近的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身体形态、专项力量、铅球成绩测试,发现2组在上述测试中没有显著性差异(表1)。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

1.2.2.2 实验方案

本次实验历时3个月,放假期间正常训练,参与常州市体校铅球训练的女运动员均是上午文化学习,下午16∶10进行铅球训练。力量训练时间为周一、周三、周五下午,从17∶00开始到18∶30结束。实验组和对照组17∶00—18∶00一起进行力量训练(表2),18∶00后对照组按照重复训练的方法继续练习,实验组则进行核心力量训练。

根据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身体特点,核心力量训练计划按照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原则划分3个阶段,每1个阶段训练周期为4周[6]。第1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提高运动员核心肌群的适应能力。第2个阶段为巩固训练阶段,通过瑞士球、弹力带等器械进行非稳定状态下的核心力量训练,提高运动员身体非稳定状态下的控制能力。第3个阶段是动力性训练阶段,在之前训练的基础上加大难度和强度,重点发展运动员腰、腹、髋部深层小肌肉群的能力[7](表3)。

表2 对照组和实验组力量训练计划

表3 实验组核心力量训练计划

1.2.3 数理统计法

通过Excel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录入,运用Spss 21.0版软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一类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前后2组专项力量指标对比

通过表4可知,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高翻平均成绩分别比实验前增加13.8 kg和12.8 kg,卧推平均成绩分别增加14.2 kg和12.9 kg,半蹲成绩分别增加16.2 kg和12.8 kg。上述数据实验前后的组内差异均呈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12周力量训练后的专项力量均有较大增长。通过表2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力量训练期间进行卧推、高翻、半蹲等训练,经过12周36次力量训练后,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增长符合运动训练学规律。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卧推、高翻、半蹲的平均成绩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的增长幅度比对照组大。由此可以说明,传统力量训练后进行核心力量练习,对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的提高幅度不大,两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

表4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专项力量对比

2.2 实验前后2组铅球成绩对比

通过表5可知,实验后实验组成绩较实验前平均增加0.51 m,实验前后成绩变化呈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实验后铅球成绩比实验前平均增加0.13 m,实验前后成绩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铅球成绩比对照组平均提高0.38 m,2组实验后的成绩变化呈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实验组经过核心力量训练后,铅球成绩提高幅度明显优于采取传统力量训练方法的对照组。

表5 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铅球成绩对比

2.3 分析与讨论

在竞技体育中,几乎所有运动都通过四肢末端将力量施加于器械或人体。因此,力量训练的重点常常是在四肢上,忽视核心区域肌肉力量的训练。然而,核心力量训练能稳定人体核心部位,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是衔接上下肢的桥梁,对控制身体姿势稳定和动作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运动员滑步铅球成绩的好坏由全身肌肉的爆发力和力量的利用率决定[8]。完成滑步铅球技术动作需要下肢→上体→上肢→手指的力量传输,整个过程是单一的传动链,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在完成滑步铅球过程中身体姿态控制得越好,运动过程中力量的损耗就越少,自下而上的力量传递效果就越好[9],要达到这些要求均需女子铅球运动员的腰、腹、髋等核心区域的力量。最后出手时核心区域肌肉收缩离心旋转形成的力量(扣紧腰部)对成绩的影响较显著。实验组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核心区域耐力和力量的增强,促进下肢→上体→上肢→手指力量的传递更加有效[10]。实验组运动员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抗阻力力量训练,增强了大脑皮层神经联系,在增大身体躯干核心部位力量的同时,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增强了运动员滑步过程中的身体稳定性,保证投掷技术更加顺畅地完成,使力量的利用率更高,进而提升滑步铅球成绩[11]。这样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一定的量变才会发生质变。所以,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训练成绩的提高绝非仅仅是核心力量训练的结果,也得益于神经对肌肉控制能力的提高,以及不同肌肉群协调能力的增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通过实验可知,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卧推、高翻、半蹲等指标平均成绩实验后均有小幅增长,但与实验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卧推、高翻、半蹲平均成绩增长幅度稍微好于对照组。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滑步铅球成绩均有所进步,实验组的成绩提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实验组滑步铅球成绩的提高幅度无论是组内还是组间均呈显著性差异,反映出核心力量训练比传统力量训练的力量利用率高,完成投掷时身体更加稳定,更利于技术动作的顺利完成。

3.2 建议

核心力量训练重点发展铅球运动员腰、腹、髋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有利于运动员身体状态的维持和上下肢的力量传输,提高力量的利用率,但对专项力量素质的影响较小。核心力量训练可作为青少年女子铅球运动员基础力量训练的补充内容,教练员在力量训练中应以基础力量训练为主,核心力量为辅。

核心力量训练可提高铅球运动员下肢→上体→上肢→手指力量的传递效率,增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提高滑步时身体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滑步技术更加顺畅,提高力量的利用率。核心力量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逐步提高女子铅球运动员核心区域的适应能力。

猜你喜欢
滑步铅球实验组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可怕的人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我闯祸了
中小学课余篮球训练中滑步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可怕的人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滑步 优秀门将的葵花宝典
跆拳道踢击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