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鸭们的标准

2019-10-23 08:00熊芳芳
求学·素材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百合花丑小鸭安徒生

熊芳芳

起初的丑小鸭其实没有梦,它也并未为自己的命运设计任何轨道,然而一个生命种种的需要推动着它不断地继续前行。走着走着花就开了,春天就来了;走着走着就会跑了,最后竞也会飞了;走着走着就离开了那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离开了种种鸭们的标准,进入了属于自己的天鹅世界。

一只成年的鹤站在鸡群中,很容易见出高低;而把一只刚刚出生的天鹅放在鸭群里,又会发生什么呢?

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早已深深扎根于我们童年时候的心里,在那里埋下了梦想的种子,到今天,有的开了花,有的结了果,当然也有的,腐烂在了地下。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林清玄

在一个偏僻遥远的山谷里,有一个高达数千尺的断崖。不知道什么时候,断崖边上长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

百合刚刚诞生的时候,长得和杂草一模一样。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

它的内心深处,有一个内在的纯洁的念头:“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证明我是百合的办法,就是开出美丽的花朵。”有了这个念头,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

终于,在一个春天的早晨,百合的顶部结出了第一个花苞。

百合的心里很高兴,附近的杂草却都不屑,它们在私底下嘲笑着百合:“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说自己是一株花,还真以为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顶上结的不是花苞,而是头上长瘤了。”

公开的场合,它们讥笑百合:“你不要做梦了,即使你真的会开花,在这荒郊野外,你的价值还不是跟我们一样?”

偶尔也有飞过的蜂蝶鸟雀,它们也会劝百合不用那么努力开花:“在这断崖边上,纵然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也不会有人来欣赏呀!”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着內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它那灵性的洁白和秀挺的风姿,成为断崖上最美丽的颜色。

这时候,野草与蜂蝶,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朵地盛开着,它的花上每天都有晶莹的水珠,野草们以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年年春天,野百合都努力地开花、结籽。它的种子随着风,落在山谷、草原和悬崖边上,到处都开满洁白的野百合。

几十年后,远在千百里外的人,从城市、从乡村,千里迢迢赶来欣赏百合花。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人看到这从未有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洁温柔的一角。

那里,被人们称为“百合谷地”。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篇文章里的百合花,历经了生命的三重境界:

一、完成生命——努力生长。

二、证明生命——努力开花。

三、提升生命——默默开花。

努力生长,属于丛林法则;努力开花,属于生命法则;默默开花,属于宇宙法则。

努力生长从而在优胜劣汰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这是最低层次的需要;努力开花从而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证明自己,这是每一个生命都无法回避的受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默默开花,是一个生命已经与宇宙达成完整和谐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通脱与明达,“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从属于宇宙法则的生命,虽然默默,却能更加蓬勃;即使纤纤,也能掣动千钧。

百合花的生命历程与丑小鸭的生命历程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当然也有显著的不同:百合花的人生目标和梦想是明确的,她对自我的认知是清楚的,她一开始就知道自己不是杂草,所以她朝着那个既定的目标去努力,同时也在艰辛的努力和伙伴的冷嘲热讽中执着而耐心地等待。这种努力与等待是豪迈与凄凉参半的。坚守一个梦,需要一生的气力。

而丑小鸭对自我的认知是在奋斗的历程中实现的。它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是天鹅的种子。

读到最后,我们发现:只要你天生是一只天鹅蛋,就算生在养鸭场里也没什么关系。

但是马上就有人说:既然这样,就是七分天注定。它是一只天鹅蛋,不努力也会成为天鹅。

于是有人说到狼孩,有人说到环境对人的影响,而我告诉他们,苏格拉底说过,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一过的。

丑小鸭的努力,不仅是在完成生命,更是在认识生命,认识自己。努力,不仅是完成自己的必需,也是认识自己的必需。

丑小鸭之前从不知道“我是谁”。

湖里的天鹅唤起了它内心最初的梦想、最强烈最明晰的渴望:我希望我是谁。

这种渴望已经超越了它起初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的需要、归属感的需要。它现在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使一个生命能够昂起头颅做自己的需要。它要做一只美丽的、高贵的、快乐的、能自由飞翔的天鹅。

走了那么久,它还不知道自己是谁。

但它的无意识的努力,最终一箭双雕:完成了自己,也认识了自己。

想到一则故事:

一个人问禅师怎样才能获得永恒的生命。禅师说了几点要求,要他每日操练,其中包括圣洁。他一个月以后来见禅师,说自己其他几点都做到了,只有圣洁,好像总无法达到完全。禅师说:“你说对了,没有人能够完全圣洁。”他问:“既然圣洁是人人都做不到的,你又为何要我去操练?这对永生又有什么用呢?”

禅师问他:“你能不能做什么事情用来帮助太阳升起?”

他说不能。

“那么,你是不是就应该一直躺在床上等待太阳升起呢?”

“当然不。”

“这就对了。我们无法帮助太阳升起,但我们可以在清晨的路上奔跑着迎接它的到来。”禅师说。

太阳自升它自己的,你也只管跑你自己的,记得做太阳的伙伴就可以。天鹅自成为天鹅,丑小鸭自以丑小鸭的信念去奔跑,记得心中有爱就可以。丑小鸭的努力其实带有很大成分的无意识和非主观。它并非为了成为天鹅而奔跑。它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可以成为什么。它不断地被现实驱赶、逼迫,最后偶然间遇到了天鹅,在真正意义的梦想萌发的瞬间就立刻实现了梦想,年轻的生命便成了传奇。

但这种无意识的努力却成了迎接新生的隆重的仪式。没有谁像它这样,在偶然与必然的交错中将自己缔造成奇迹。

相比之下,百合花的生命历程多了些信心少了些惊喜。那是强者的生命(尽管百合花的刚是柔中之刚),它有清晰的人生目标,并排除一切干扰持之以恒地为之努力,它内心世界的强大无人可比。

而丑小鸭,是一个标准的弱者,是一个自卑的小家伙。它不敢奢望,不敢向命运索取,即使一切本来就应该是属于它的,它也会诚惶诚恐,内心充满了不确定。它自感卑微,所以它在最幸福的时刻也一点儿也不骄傲,因为它在过去的种种苦难中养育了一颗好的心,“好的心是永远不会骄傲的”。

它甚至说:“当我还是一只丑小鸭的时候,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的幸福!”

它觉得命运给予它的幸福太多了。

它小小的心装不下。

它的要求不多,所以生命当中的一切美好都会被它看为奇迹。而在一个强大的人看来,一切奇迹都是运筹帷幄的理所当然。

丑小鸭的高贵,首先在于它的谦卑。

起初的丑小鸭其实没有梦,它也并未为自己的命运设计任何轨道,然而一个生命种种的需要推动着它不断地继续前行。走着走着花就开了,春天就来了;走着走着就会跑了,最后竟也会飞了;走着走着就离开了那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离开了种种鸭们的标准,进入了属于自己的天鹅世界。

童话当然是象征性的。

童话也不是只给孩子看的。

安徒生70岁那年,他的朋友举行全国募捐,要为这位世界名人造一个铜像,留给后人观看。安徒生第一次看到铜像的设计图时,大发雷霆,怒责雕像家说,没有人看到过有小孩子爬到他背上,坐在他膝盖上,伴在他腿边,因为他的故事同样也是写给成人的,小孩子们只能听懂故事的外层,只有人生经历丰富的成年人,才能领悟到故事内容所含的深长意味。

雕塑家听后,立刻将设计图上围绕着他的儿童们擦掉了。

今天,安徒生独坐沉思的铜像立在哥本哈根中心市政厅旁的大街上,这条街也取名安徒生大马路。

安徒生把童话送给孩子,也送给成人,或是曾经是孩子的成人,当然,更送给永远是孩子的成人。

毕淑敏的《常讀常新的人鱼公主》,表达了她在不同时期阅读那个童话的不同感悟,我想,对于《丑小鸭》,我们昨天今天明天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感谢安徒生给予了我们阅读的幸福。

他的自传《真爱让我如此幸福》泄露了他内心最深沉最温暖也最凄美的秘密。《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他悲惨的童年,《丑小鸭》就是他内心深刻的自卑感。他从小受人嘲笑,他因写诗成功过,也因它失落过,在他离家追寻诗人梦想的过程中,有无数人帮助过他,也有无数人抨击过他。但这位善良童真的人,总能从周围的人身上看到真爱,并相信真爱,肯定自己是幸福的。即使别人甚至他所深爱的人也对他进行“恶毒的抽打”,他也总能为自己找到“令人振奋的阳光”。即使被抨击,他也不气馁,他的心灵充满着对梦想的渴求,“即使让我走入黑暗幽深的地宫,我也愿意。”

“我的一生是一部美丽的童话,童话的情节曲折动人,主人公幸福无比。”这也许是世界上千万自传当中,最迷人的开篇吧。

真爱催生出安徒生一生的芬芳美丽。

所有的快乐与满足,都源于内心真实的谦卑与感恩的心意。

祝福所有的丑小鸭,让生命成为奇迹。

猜你喜欢
百合花丑小鸭安徒生
安徒生的世界
跳高者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
《丑小鸭》后传
我很丑,但我有梦想
百合花
漂亮的百合花
安徒生红绿灯
“丑小鸭”变成“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