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判断动词“是”看因果关系的几种变体

2019-10-23 04:08朱迎凤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8期
关键词:主宾关联词因果关系

朱迎凤

因果关系是高考语文中的高频考查内容,对于常见的一般性的因果关系,学生经过复习后,通常感觉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因果关系的几种变体就有点理不清头绪了。我们不妨从看似与之不相干的另一个判断动词“是”说起,从另一个角度来理一理他们之间的关系。

一、判断动词“是”的用法

在此处讨论的“是”,撇开了它的非动词用法,仅限于判断动词的用法。“是”作为判断动词,通常会带体词性宾语,表达两种含义:1.主语属于什么,即主语是宾语中的一分子,表明主宾之间是类属关系;2.主语等于什么,主语等同于宾语,表明主宾之间是等同关系。

例1:我是中国人。此处的“是”表示主语“我”是宾语“中国人”中的一分子。主宾是类属关系。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我是中国人中的一个”。

例2:《祝福》的作者是鲁迅。此处的主语和宾语可以交换位置而不影响表意,主宾是等同关系。我们可以将主宾位置交换:鲁迅是《祝福》的作者。

分清“是”作为判断动词的这两种用法,我们再来看看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课本《语文中的逻辑学习》中的两个例子。

例1:你是为人民服务的,而我是人民,所以你必须为我服务。这个句子是典型的三段论,看似没有毛病,但此处却将“是”的类属关系用法理解为等同关系,将“我是人民”等同于“人民是我”,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例2: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我们将句子的主干提取出来就是:公鸡是信号。很显然,此处的“公鸡”是不能等同于信号的,也不是信号中的一种。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公鸡的报晓是起床的信号”。

二、因果关系的表现形式

弄清楚判断动词“是”的这两种用法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常见的结构有:1.前因后果式:“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前者表示原因,后者表示结果。2.因果倒置式:“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僦在于)……”前者表示结果,后者表示原因。有时,“因为”和“所以”这对关联词都会出现,有时会省略“因为”,保留“所以”这一个关联词。

因果关系在高考中的考查多在论述类文本中体现,最为常见的错误类型为强加因果,即该原因不能推断出该结果,其次常见的错误类型为原因本身出现错误。这两种的共同点就是会至少出现一个关联词。

还有几种也是用来表明因果关系的,但是形式比较隐蔽。这种隐蔽形式的因果关系出现在选择题中学生感觉就有点懵了。为了表述的简洁,我们用A表示原因,用B表示结果。因果关系的第一种变体为:

1.A是B的原因。

2.B的原因是A。

3.A是B的原因之一。

4.B的原因有A。

我们来看第一种,表明的是主宾之间的类属关系,暗含着A是B的原因中的一个原因,不排除其他的原因,根据一果多因的理论,这种表述一般是正确的。

第二种表述则具有了排他性,暗含着导致结果的原因只有A,而根据一果多因的理论,这种表述一般是错误的。

第三种则与第一种表明的含义是一样,与第一种相比,表述得更为直接。

第四种表述表明B结果的原因包含A,但不限于A。此种表述一般而言是正确的。

以上四种表述在选择題中出现的时候,学生有些反应不过来,其实,引导学生从判断动词“是”表明的两种关系入手,再明白一果多因的常识,就能更容易地理清这几组因果关系,当然,这种判断是建立在因果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下的。

猜你喜欢
主宾关联词因果关系
高中挚友情谊长
原因的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
做完形填空题,需考虑的逻辑关系
探究刑法的因果关系
巧用关联词
关联词的秘密
关联词的秘密
山东酒席的“四陪四客”
山东饭局,助你登上人生巅峰
2015年美国书展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