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

2019-10-23 03:59张怀东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桂花教学法互联网+

张怀东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情境教學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成效。如何利用“互联网+”,丰富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值得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把课文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看成文中情境的本质内容,并将其转化为各种图画、音乐、动画、故事等,让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通过情境的创设,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窃读记》是一篇非常平实的课文,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华丽的描写,但平实中蕴含着渴望读书的真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时播放合唱《送别》,引发学生的回忆,逐渐有了一种悠扬、怀念的感觉。在这种感觉之中,就会萌生对林海音童年生活进一步了解的兴趣,于是情感萌生动机,愉快地走进文章进行学习。

二、情境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

情境模拟教学方法将抽象的文本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内容,小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课本中的角色,然后进行节目编排,增强表达能力、感悟能力和想象力。

在《燕子》这一课的第三段中有“还有几只横掠湖面,剪尾式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学生很难理解“横掠”的意思,我便播放燕子“横掠”飞行的视频,很好地展现了燕子飞行的形态,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成为小学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教学工具。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去感悟语言的魅力,借助想象和联想来实现对语言的感悟,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到语言文字中去观察、去倾听、去触摸、去感知、去领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形象、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教材。只有教师动情、引情,学生才能入情、抒情,语文课堂才会饱含情味,语文学习才能顺利进行。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这篇散文为例,本文以体会文中的情感为主目标,通过朗读、对话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精神层面,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浓浓乡情,以及字字含情的语言之美。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品读文章,通过原境、意境、心境等不同层次的读、说的训练,努力令课堂飘溢甜美的桂花香,再现摇花童趣。课件出示“桂花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见到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引导学生通过“笨笨的、仔细、小花”等词,来想象桂花的样子及特点,并给学生展示桂花的图片,边看图边想象。图文结合,让学生对桂花的样子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体验“摇花乐”,我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摇桂花的视频,起到渲染气氛,激发情感的效果。学生听着课件中的声音,想象着作者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

如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视频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图景,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诗中的语言美,领悟“绿”字的神韵。实践证明,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学生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能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就是要有目的地利用直观形象或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联想,使学生身临其境,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四、情境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如果说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多媒体情境教学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给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达到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良好教学效果。

总之,互联网+情境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效率,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电化教育馆

猜你喜欢
桂花教学法互联网+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桂花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