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瑾
问题:
作文是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能力等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每学期至少要完成八篇作文和十几篇日记,但在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只要提出写作文,大多数学生就会觉得头疼。对此,我在班里做了一个调查,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将其看成是一项负担,这其中百分之六七十的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百分之三四十的学生不知道怎么写。看来要解决这个困难,首先应解决材料来源问题。由于现在物质生活的丰厚与舒适以及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使相当一部分孩子习惯于怡然自得地享受,懒于观察、体会、思考,对生活及自己生存的世界,不同程度地存在“弱视”现象。在如此情况下完成的写作,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多半是应付之作。
设想:
1.开展“新闻评论”的语文综合活动,鼓励学生每日看报,收看电视新闻,并做出简单评论,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主动观察,积极思考,细心体会,以缓解和根除“弱视”现象。
2.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本活动持久进行,活动的开展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否则将成为另一种负担。
3. 将“竞争机制”和“榜样力量”引入活动中,由点带面,从而在全班掀起“新闻评论”的热潮。
实践操作:
针对前面的调查,我让学生敞开心扉,说说自己写作时的苦恼。学生开始大倒苦水,我便不失时机地为他们指出写不出作文的最大原因就是“弱视”现象的存在,对身边事物总是视而不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所谓处处留心皆文章。此时,教师借机告诉学生自己有个解决的法宝,学生们一下兴奋起来,纷纷想把法宝纳入自己怀中。这时,教师可告诉学生,“慧眼”是练就的,只要天天看报纸、新闻联播,用心地想一想,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记录下来,写作文就是信手拈来的事情。强烈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想法。
好奇心的产生,使“新闻评论”活动的开展有了内驱力。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为自己的新闻本起了很多独到的名字,如“新闻地带”“放眼看身边”“每周快报”“新闻抢‘鲜看”等。
心理学认为,如果目标的制订在学生近期发展能力范围之内时,学生将保持兴趣,并能持之以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蹦一蹦摘桃子”的道理。看新闻、评新闻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是问题,但对于刚刚迈入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使学生不产生畏难情绪,减缓坡度、降低难度是活动有效开展的必要保证。实践中,我将“新闻评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读报纸,评新闻。对于报纸,学生可自由掌握看的节奏,可反复看、仔细琢磨,起点高的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简单复述新闻重点,讲讲自己的感受,起点低的学生可直接摘抄新闻,再作评价。
2.看电视,评新闻。当学生对上一环节驾轻就熟时,就要求他们收看电视新闻节目,用几句话讲述重点内容,并作评论。
3.以评论为主。在评论新闻内容不再困难时,看报纸或看电视新闻两种手段由学生自主选择,对评论部分则提出更高的要求,用几段话讲述自己的感受。
为了便于这项活动的长期开展,不增加课业负担,要求学生一周只需对感兴趣的两条新闻做出评论,提倡说身边的事,有感而发。
1.每周检查时,发现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不吝赞美之辞,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2.每月由学生评选出最佳新闻评论员任语文课代表,并将其佳作展示于学习园地。
3.家长会上传阅优秀作品,与家长共同交流学生近期的进步,以使学生在老师和家长的赏识下,享受成功感,产生主动写、继续写的兴趣。
一段时间后,再看学生的新闻本,书写得更加认真了,情感也更加真挚了,尽管有些语句还不是十分流畅,评论中还带有些许幼稚和偏颇,但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双“慧眼”,知道了写什么、怎么写。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新闻评论”活动的开展是必要的,可行的。它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大语文学习观”,将语文学习延伸到了课外,深入进了生活,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提升了其语文素养、社会责任感,促使其和谐发展。
给学生一双“慧眼”,学生便有了敏锐的洞察力、缜密的思考力,使宣泄情感、创造性表达成为可能。但要注意的是,学生的感悟、体验是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的,这种经验可能是积极的、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的、不健康的,有时会折射出非主流的社会价值观。因此,教师既要有对学生的支持、鼓励,又要对他们的不足及时引导和帮助,以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