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七氟烷麻醉苏醒期管理及个体化护理研究

2019-10-23 02:03吕玲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18期
关键词:氟烷躁动个体化

吕玲玲

苏醒期躁动指患儿全麻苏醒期后发生的一种意识、行为分离状态,小儿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发生后通常难以安抚、患儿易被激惹且表现出抗拒合作,症状典型患儿甚至在拔管后发生大声哭喊、手脚乱动等症状[1-2]。因此,麻醉后苏醒期躁动患儿的机体易受危害,临床上通过有效护理与苏醒期躁动管理对于患儿具有重要意义[3-4]。七氟烷是当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全身麻醉剂,其麻醉性能相对较高,患儿麻醉后血气分配系数相对较低,麻醉后对患儿呼吸道的刺激较小,患儿苏醒的速度更快。七氟烷是作为患儿手术中一种安全性较高的麻醉剂[5]。为降低小儿经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现象,研究以针对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患儿予以个体化护理并与常规护理对比,以此探讨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管理及个体化护理方法与效果。

表1 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对比[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行小儿疝气手术患儿100例,纳入患儿术中予以七氟烷麻醉,随机将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纳入50例患儿,对照组纳入男性29例、女性21例,患儿年龄6个月~10岁,平均年龄(4.6±1.7)岁;观察组纳入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儿年龄6个月~9岁,平均年龄(4.8±1.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儿家长均于研究前签署知情权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儿在进行手术室后均予以喉罩全麻,经压力控制通气治疗(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潮气量控制在8~10 mL/kg、PaCO2控制35~40 mmHg,两组患儿术中均予以七氟烷维持麻醉,控制麻醉深度的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水平为1.0~1.3。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苏醒期护理,做好术前访视、情绪护理,苏醒期对患儿生命体征进行观察,适当予以止痛剂镇痛,当患儿在苏醒期出现躁动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予以患儿小剂量丙泊酚镇静处理,对其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护,并避免发生呼吸抑制及缺氧等不良症状。观察组予以苏醒期个体化护理,具体内容包括:(1)强化术前沟通工作。对于年龄>3岁患儿,在进行手术前麻醉医师及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探访时注意加强沟通与安抚工作,以缓解患儿的焦虑情绪,可于术前1 d予以患儿诱导麻醉面罩玩耍,减少患儿对面罩的陌生感,以避免术中对面罩吸入的恐惧感;术前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避免来自患儿家长的压力与负性情绪。(2)加强苏醒期镇痛管理。围手术期镇痛处理与患儿麻醉后苏醒期的躁动发生存在密切相关性,因此,应加强对患儿的围手术期镇痛管理,通过转移注意力、镇静剂等方式缓解疼痛,避免苏醒期躁动发生。(3)避免导管刺激。在患儿的全身麻醉苏醒期应予以及时拔除气管导管、尿管及胃管等导管,若需要留置尿管,则应注意予以患儿局部麻醉镇痛以缓解置管的不适感。(4)加强患儿家长的陪伴。患儿在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时,在及时予以小剂量丙泊酚镇静治疗的同时,注意予以患者严密监护,避免其发生缺氧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在患儿术后转运PACU后,要求患儿的家长需陪伴其至苏醒,在苏醒期的患儿有父母陪伴时,感受的安全感较强,更利于对患儿进行安抚。(5)予以必要的约束干预。部分患儿麻醉苏醒期可能发生撕扯敷料、挣扎等行为,针对于此类患儿,在其麻醉苏醒前需予以必要约束,以免患儿在麻醉躁动期发生液体通道脱落以及敷料脱落等事件。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可具体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个等级,轻度:患儿经强烈刺激后导致发生躁动,在刺激停止后躁动即消失;中度:患儿一经刺激可导致发生躁动,无需进行制动;重度:患儿难以控制情绪,需结合药物镇静[6]。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处理,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情况组间对比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χ2=13.562,P<0.05),且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严重程度相比对照组更低(z=-2.577,P<0.05)。见表1。

3 讨论

七氟烷是一类新型的吸入性全身麻醉剂类,该药物气味略香甜,在全身麻醉中不会对患儿呼吸道造成刺激性作用,经吸入后患儿可感觉舒适,因而该药在手术治疗中更为患儿与患儿家属所接受。该药血/气分配系数0.63、脑/血分配系数水平1.7,均相对较低,具有快速麻醉诱导、快速苏醒的优点。而在小儿手术治疗过程中,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患儿易见躁动并发症的发生,其与小儿本身对手术耐受性、心智不成熟以及麻醉处理有关,麻醉苏醒期躁动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患儿的手术切口发生出血、切口水肿等不良现象,并对患儿术后疗效与康复均造成严重影响[7-9]。因此,对于小儿的手术期间,应于常规手术护理基础上,予以患儿个体化护理干预,以此降低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并发症的发生[10]。个体化护理中,针对患儿加强进行术前沟通、加强苏醒期镇痛管理、避免导管刺激、加强陪护以及束缚护理等措施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儿情绪状况,以此减轻患儿对治疗环境的陌生感、对手术及麻醉的恐慌,从而降低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症状的发生[11-13]。研究对照组予以常规苏醒期护理,观察组予以苏醒期个体化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发现,观察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且发生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严重程度相比对照组更低。

综上所述,针对于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的躁动症状,临床上需予以患儿常规手术管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以此降低患儿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

猜你喜欢
氟烷躁动个体化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不同浓度七氟烷对人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机制
道路躁动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