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佳石 刘宝磊
肝纤维化是各种治病因子引起肝内结缔组织增生的一种病例生理过程,如不及时缓解,长期肝纤维化会形成肝硬化,导致肝脏代偿功能降低,影响机体正常代谢[1-2]。临床上,肝纤维化的治疗主要采用抗肝纤维化药物,其中黄芪及其复方制剂效果显著,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3]。黄芪是一种中药材,应用于气虚乏力、自汗久泻等症的治疗中,具有保肝利尿、托毒排脓、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功能等功效,为了改善肝纤维化预后,了解黄芪作用及其治疗机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4-5]。黄芪多糖是黄芪主要成分之一,据相关研究发现,黄芪多糖与肝纤维化程度具有紧密的联系[6]。为此,本研究对60只SPF级SD大鼠进行动物模型组建,其中12只为正常大鼠,另外48只为四氯化碳(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探究黄芪多糖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实施过程如下。
2019年2月我院选取SPF级SD大鼠(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6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为1.9~2.1 kg不等;黄芪多糖(南京泽朗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CCL4(天津富宇精细化工有效公司),检测仪器为包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和黄芪多糖低、中、高剂量组(C组、D组、E组)5组各12只,A组正常喂养,B、C、D和E组在正常喂养的基础上,腹腔注射浓度为40%的CCL4橄榄油溶液,注射剂量为1 mL/kg,2次/周,连续注射4周,对其进行肝纤四项和肝组织HE染色检验,显示建立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
对C、D和E组大鼠分别给予剂量为0.2 g/kg、0.4 g/kg、0.8 g/kg黄芪多糖灌胃,1次/d;A组和B组则分别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2周,末次给药1 h后,对大鼠采用水合氯醛麻醉,收集其腹主动脉血5 mL。
统计五组大鼠用药后肝纤维四项有关数据,并给予分析比较。
肝纤维四项:包含III型前胶原(PCIII)、IV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和透明质酸酶(HA);将五组大鼠的血液样本以3 000 r/min的速度离心,时间为15 min,取其血清,放置于-20℃下保存,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纤维四项。
本研究数据输入SPSS 18.0软件中进行分析,肝纤四项(PCIII、IV-C、LN和HA)分别以(s) 、F描述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A组为正常大鼠的肝纤四项指标,B组为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肝纤四项指标,C、D、E组为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经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治疗后肝纤四项指标。在本研究结果中,A组肝纤四项数据低于B、C、D及E组,其中D、E组肝纤四项指标数据小于B、C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治疗方面,D、E两组治疗后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其相比,C组肝纤四项指标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肝纤维化是一种生理或病理过程,肝脏损伤时,其修复愈合过程中会发生肝纤维化,如致病因子长期存在,肝内结缔组织会发生异常增生,逐渐发展为肝硬化,使肝脏功能严重降低[7-8]。据相关研究显示[9],肝纤维化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和通路的调节所致,在抗肝纤维化过程中,要在清除其诱因的同时,需要采用抗肝纤维化药物进行缓解。中医上,肝纤维化属于“痞积”“臌胀”等范畴,在其治疗药物中,黄芪应用较多,且效果显著,其主要作用成分为黄芪多糖[10-11]。黄芪多糖是由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醛酸、糖醛酸、鼠李糖等组成的一种药物,在临床上可作为免疫调节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保肝、抗氧化等作用[12],在抗肝纤维化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在本研究中,对SPF级SD大鼠皮下注射60%CCL4,8周大鼠表现为行动迟缓、精神萎靡、体质量降低、毛色发黄干枯等症状,通过肝纤四项等检查显示,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建立,除正常组和对照组,对C、D、E组大鼠给予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其能够避免肝糖原减少,对醋氨酚和D-半乳糖胺导致的肝损伤具有缓解作用,其中黄芪苷能够抗生物氧化,调节代谢,能够有效阻止肝纤维化发展,以达到抗肝纤维化作用,进而降低肝纤四项水平。经本文研究发现,给药后D组肝纤四项水平比B、C组低,E组也低于B、C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优于(P<0.05),说明黄芪多糖对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具有积极作用,能够缓解肝纤维化症状。在对肝纤维化干预中,黄芪多糖的剂量要保证充足,否则其作用轻微,不能充分发挥其护肝作用;本研究对不同剂量的黄芪多糖进行探究,对其分别给予剂量为0.2 g/kg、0.4 g/kg和0.8 g/kg的黄芪多糖进行治疗,发现0.2 g/kg的大鼠肝纤四项有所降低,但效果不够显著;增加其用药剂量,发现0.4 g/kg黄芪多糖对肝纤四项的改善作用较为显著,增加至0.8 g/kg则对肝纤四项变化不显著,故C组的肝纤四项指标低于D组和E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对黄芪多糖的应用剂量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除此之外,本研究未对黄芪多糖的安全性进行探讨,药物通常会具有一定的辅作用,因此,需要对其用药剂量进行控制,避免剂量过高对其无法充分代谢,产生严重不良反应,故黄芪多糖的应用剂量以0.4 g/kg为宜。
表1 观察指标数据的对比分析(ng/mL)
表1 观察指标数据的对比分析(ng/mL)
综上所述,足量(0.4 g/kg)的黄芪多糖能够降低大鼠肝纤维化,对其肝纤维化症状缓解具有积极作用,以达到护肝的效果,该药物在抗肝纤维化治疗中具有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