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芍 叶丽红 张威 林晶晶
医院感染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还会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而对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操作处理是临床预防医源性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就是对全院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物品进行回收、分类、清洗、消毒、检查、包装、灭菌、储存以及发放[1],其对医疗物品灭菌质量的好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2-3]。而医院为了保证医疗物品的灭菌质量会采取生物监测的方式对灭菌过程、灭菌效果等步骤进行监测[4]。集束化管理策略是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措施来处理某项工作问题以更好地提高管理效果的一种方法,目前其在临床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我院为保障生物监测工作合格,预防一些可控因素发生,将集束化管理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生物监测工作中,现将其实施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有11名工作人员,其中,有2名男性,9名女性;年龄25~54岁,平均(34.27±7.45)岁;工龄3~31年,平均(12.91±8.26)年;文化程度:8名本科,3名大专;职称: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7名,技师2名。11名工作人员均自愿且配合参与本研究,均为消毒供应中心感染控制人员,相关感染防控知识考核合格。同时,将2018年7—12月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生物监测工作(共进行506例次生物监测)予以集束化管理设为实验组,另将2018年1—6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集束化管理(共进行452例次生物监测)设为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生物监测方式对医疗器械、物品的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且所需的生物监测的设备、方法均相同。
对照组在生物监测工作中采取常规管理法,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生物监测操作规程进行生物监测。(1)生物监测频率:环氧乙烷每锅进行生物监测,低温等离子锅每天第1锅进行生物监测,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每天每锅进行1次生物培养[5]。(2)生物监测流程为:将生物培养指示剂放入灭菌柜指定位置→灭菌结束取出生物指示剂→冷却30 min与室温相同,按下盖子→生物培养阅读器开机预热30 min→挤破指示剂瓶身,使培养液与菌苗充分接触→轻拍→放入阅读器固定位置中→1 h、2 h各巡视1次是否正常,培养至规定时间(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生物监测3 h、快速环氧乙烷灭菌生物监测4 h、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生物监测24 h)→观察并记录监测结果→培养结束关闭培养锅电源,并进行卫生清洁[6-7]。
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实施集束化管理,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包括3~4名骨干护师,共同探讨并制定集束化管理策略,形成标准化护理流程,由护士长监督实施,具体措施:(1)加强培训:定期组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生物监测培训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完全掌握并严格执行生物监测的操作流程。(2)实施生物监测时,要求按照规定进行装载:正常情况下,生物测试包或生物PCD应侧放,体积较大的可评分法。此外,对于小型的压力蒸汽灭菌器临床无标准的生物监测包,此时应将嗜热脂肪杆菌芽孢菌制作成生物PCD或测试包,并将其置于灭菌器内最难灭菌的部位中,灭菌器处于满载状态。(3)生物指示剂的使用:要求在应用生物指示剂前,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指示剂外包装的有效期及批号、批次。使用指示剂时,应将其放置在准确的位置上,并需检查指示剂的内含管是否挤破或外管有无夹破等,避免导致培养基干燥而出现监测失败。(4)加强巡视:生物监测过程中应加强巡视,如低温等离子生物监测如果是上午做的,第1次巡视应在1 h后,第2次巡视在下午签字时;若下午才开始进行低温等离子生物监测,第2次巡视则在早上08:00,而且巡视时需两位工作人员签时间、签名字。(5)监测结果读取:生物监测早上08:00由包、发岗位2人核对读取高温高压生物监测结果,并做好记录签字;完成低温等离子生物监测第2次巡视及签字;环氧乙烷生物监测由中午班、守班2人负责读取监测结果。同时要求工作人员每天18:30将生物培养结果和安全巡视结果,以拍照的方式发至微信工作群汇报情况。
(1)比较两组消毒物品生物监测的合格率。合格评定标准:以灭菌后的生物指示剂未见有细菌生长,阳性对照组正常生长则为生物监测合格[8]。(2)比较两组生物监测缺陷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生物指示剂出错、灭菌器异常、结果读取不当、工作人员操作错误等方面。
选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数据以(%)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生物监测合格率100.0%,较对照组的97.79%升高(χ2=11.313,P=0.001),见表1。
实验组在指示剂出错、工作人员操作错误等方面的生物监测缺陷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灭菌器是医院对医疗器械、用品进行灭菌操作最常用的、最可靠的工具。而临床为了保障脉动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灭菌质量,会实施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等手段监测灭菌效果。其中,生物监测主要是利用生物指示剂对灭菌器内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反应阐明其灭菌状况,即从生物学角度为灭菌质量的监测和评价提供依据,是目前临床监测灭菌效果的“金标准”[9]。
表1 两组消毒物品生物监测的合格率比较
表2 两组消毒物品生物监测缺陷率比较[例(%)]
本研究将集束化管理应用到消毒供应中心生物监测工作中,结果显示,与常规管理相比,集束化管理的生物监测合格率更高,且在指示剂出错、工作人员操作错误等方面的生物监测缺陷率也降低,表明了集束化管理效果显著。集束化管理是将相关政策、智囊转化为具体临床实践的要求,且融合了管理手段以保证最佳实证执行[10-11]。本研究应用的集束化管理策略要求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生物监测的流程,从装载、生物指示剂使用、巡视、结果读取等各个环节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并明确提出各项管理要求和标准步骤,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操作规范性,减少生物缺陷事件发生,利于提高生物监测合格率。与此同时,我们还需注意,一旦生物监测不合格,必须立即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且尚未使用的灭菌医疗器械,并分析其监测不合格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与优化,待连续3次生物监测合格后才予以使用,以保证灭菌用品的质量安全[12-13]。
综上,在消毒供应中心生物监测工作中实施集束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生物监测合格率,避免生物监测缺陷事件,这对于提高消毒灭菌质量,减少医院感染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