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学习方式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2019-10-22 02:43陈龙文
化学教与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主体性学习方式思维能力

陈龙文

摘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途径之一。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去感悟、探究,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创新学习的能力,是高中化学新型课堂的目标要求。文章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论述主体性学习方式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关键词:核心素养;主体性;学习方式;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9)07-0045-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 .issn.1008-0546.2019.07.013

化学教学核心任务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观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往往讲得太多,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时间很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舍得“让步”,从而严重制约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出现严重滞后。如何以学生为本,充分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仍然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瓶颈”之一。构建用“主体性学习方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究学习规律,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双赢的境界,可以很好地达成主体性学习方式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新要求[[1]。

一、拓宽学生思维长度的主体性学习方式

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主体教育思想要打破以讲授、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的思维长度,教师要懂得把课堂教学的许多空间让出来,学生自主动脑、动口、动手,创设师生一同探究、学生自主参与、共同发展的教学情境是此类课堂教学的主要要求,这在概念课教学中尤为如此。其相应的思维序列为:阅读一提出问题一信息加工一应用与创新一实验探索一反思提升。

以原电池教學为例,阅读环节启发学生了解相关的原电池发明的化学史知识:原电池形成的条件一电极反应一原电池原理,提供原电池发现历史史料,独自阅读,互动讨论分析反应,分析凡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置一种装置,可以设计成有电子转移反应的原电池,引导学生归纳原电池原理和原电池形成条件。启发学生根据反应2Fe3++Fe=3Fe2+设计原电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产生电流,如何选择电极,正负极有何差异等等,从而负极选择Fe作电极,选用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材料或石墨电极作正极,引导学生分析在此正极仅作导体作用。再引导分析电解质溶液的选择。此反应中氧化性微粒为Fe3+,阴离子用能与Fe3+大量共存的S04-、C1-。学生经过以上的自主学习,大大地拓宽了思维的宽度。实际教学时,如在“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的本质”“电离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盐类水解”这类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辟出时间给学生,都可按照类似教学要求去做,从而让学生在每类问题的思想方法上得到启迪,拓宽自主学习的思维长度,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学生灵活地掌握了知识,自然的培育了多种能力。

二、引发学生思维深度的主体性学习方式

努力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消除思想障碍,让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使学生在问题中求知,在问题中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教学,要求教师在创设问题情景的基础上,学生在师生平等、信任、理解的基础上,敢于质疑,大胆设疑,不断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2],这样极大地引发了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深度。可通过以下流程去设计教学:想象一质疑一求异一提问一假设一验证一归纳。

久而久之他们也会提出一些有深度和具有较强思考性的问题。例如讨论S04-离子的检验,先分析SO2-离子在水溶液中有哪些性质:无色、稳定;通常情形下,不体现出强氧化性,更没有还原性。引导学生分析硫酸成盐的状况:只有BaSO4不溶于水,白色难溶物,该物质不溶于稀盐酸、稀硝酸。可以作为检验SO2-的思路。初步断定可选择可溶性钡盐作为试剂,如BaCl2、Ba(N03)2等。延伸思考,C1的干扰离子有:Ag+,OH-的干扰离子有:Al3+、Fe2+、Mg2+等,Ba2+的干扰离子有:S03-、C03-、PO3-、Si0;-等。突破点就是排除相关干扰离子,才能正确检验出水溶液中的SO2-。根据Ba2+离子带来的干扰离子,都是弱酸根离子,我们选择非硫酸的强酸予以排除。若选择HN03,则S03-可以被其氧化成SO2-,若选择HCl,则Ag+的存在又会引起干扰。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比较与分析,结合教师及时启发引导得出正确的结论。实验操作应视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注意顺序选择或进行分离,通过体验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现象,探索离子检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升学生思维高度的主体性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什么?我们教学工作者往往只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的长度和深度,因此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总有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始终没有新的突破,这大概是因为我们的教学过程是扁平式的,没有把学生引导到一定的高度之故。鉴于课堂45分钟的有限时间,设计准备让给学生的时段,要反复地准备和取舍,既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所谓“轰轰烈烈”的讨论,也不能由于担心教学时间不够,而做“蜻蜓点水”“点到为止”安慰式的教学安排。化学课堂的最佳场所是把讲台让给学生,教师仅作为一个组织者,只做适当的点评、参与互动,指出个别学生要注意的问题,课堂教学就会达成一定的高度。其教学流程为:展示素材一自我取舍一讨论交流一最佳方案一互动体验一点评总结。

例如“工业合成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让学生选择工业合成氨的条件?从而由此推进其他工业反应如何选择正确的反应条件?一定要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参阅数据,从工业反应的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原料、反应媒介、反应能量、实际控制难度、工业反应承接容器忍耐性等方面全面综合考量。这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反应原料、反应条件、反应控制、能量变化、实际情景有较高的思考水平。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认真深入地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了如指掌,才能知道在何时让给学生去思考,让出多大的思考程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高度。这一过程,切记不能“揠苗助长”。

四、训练学生思维强度的主体性学习方式

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强度呢?其实学生的思维强度主要是通过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两个方面去训练的。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收敛性思维是理性思维的一种方式。前者以辐射、扩散、求异为特征,后者以集聚、合围、求同为特点,两者是互相补充,交相辉映,相辅相存的[3]。实际教学过程中,为训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常常需要将发散和收敛恰当而合理地加以使用,同时两者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其教学流程可为:展示一辐射一扩散一求异一集聚—合围一求同。

例如,以“氯化钠的用途”为例来发散,氯化钠在生产、生活中,有以下关联:做生物细胞液——人体必需,可美容和减肥;疗伤——预防感冒;氯碱工业——制氢氧化钠、氢气、氯气;实验室除杂——收集氯气;熔融电解——制取金属钠、氯气;蒸煮器皿——新瓷器、玻璃器皿、使用前用盐水烫煮、不易破裂。收敛:哪些用到氯化钠的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生物用途,并对同类性质进行归纳。由于是学生自我归纳、整理,因此学生感悟的就比较深刻,前后思维的跨度就较大,较强的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思维强度的综合训练中,教师一定要懂得“七个基于”:基于合作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个性的学习、基于对话的学习、基于网络的学习,这是现代高中教学强调自主性学习的应然和必然。

总之,从思维的宽度、深度、高度和强度去有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去探究知识,去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创造条件提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空间,从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的习惯为出发点,相信对提高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培育核心素养,都具有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6

[2] 陈美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思考[J].教育艺术,2011(7):12

[3] 杨辉振.高中化学动态生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中华少年,2016(4):10

猜你喜欢
主体性学习方式思维能力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数据库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