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加龙 孙晓
222100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骨科1,江苏连云港
222100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创伤中心2,江苏连云港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患者,多采用保守、支架治疗法,但由于需要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并发症,如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现阶段,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比较常见,其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骨折端的稳固性,提高患者生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1]。本文主要研究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2016年1月-2019年2月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63~80岁,平均(69.18±2.89)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2~78岁,平均(67.18±2.3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式的支架治疗法,研究组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利用C臂透视机找出伤椎位置,并对其进行准确标记,X线直视下同矢状面间保持15°角,由椎弓根外上方穿刺,进入椎体前1/3。明确位置拔出针芯,注入造影剂通过臂透视确定无渗漏后,利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对PMMA 骨水泥进行调整,使其变成糊状,连接50 mL 注射器与穿刺针,再渐渐地把骨水泥推入到伤椎,在X线直视下,保证骨水泥从骨小梁间隙慢慢浸润,慢慢散至骨皮质。当骨水泥完全硬化后,将穿刺针拔出再对伤口做好压迫处理,数分钟之后松开[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对比[n(%)]
表2 两组卧床时间、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相比较(±s,min)
表2 两组卧床时间、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相比较(±s,min)
组别 n 卧床时间 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研究组 40 4.54±1.73 7.56±2.42对照组 40 12.58±2.23 15.15±3.42 t 8.263 9.235 P 0.000 0.000
观察指标:对比两照组患者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临床治疗效果;卧床时间、开始功能锻炼时间。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变,甚至严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3]。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22.0 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卧床时间、开始功能锻炼时间比较:对照组卧床时间、开始锻炼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针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患者,多采用保守、支架治疗法,但由于需要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并发症,如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现阶段,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比较常见,椎体成形术为脊椎外科手术,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手术切口较小,而且操作较简单,没有太多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短,能够通过椎弓根朝着椎体中注入骨水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椎体稳定性。此外,椎体成形术还能切实预防患者椎体塌陷,缓解椎体神经由于骨折部位错动而发生的刺激症状。椎体成形术属于微创手术,相比于其他治疗方式,创伤较小,而且术后卧床时间较短,能够开展康复式的锻炼,帮助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并提升其生活的质量[4]。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卧床时间、开始锻炼时间长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效果更甚,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疼痛感,还能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与开始功能训练的时间,尽早恢复伤椎高度与腰椎功,为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