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秀娟
自信心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激励个体自强不息事先理想的内在动力。自信心的强弱与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有关,它在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相互作用下会发生变化,因此有意识得加强培养是必要的。同时,自信是一种愉快的情绪,成功能给孩子成就感,缺乏自信,孩子无论干什么事,都会畏畏缩缩,影响他的成功。因此,在平时的各种活动中,我们都应充分挖掘孩子的潜能,积极鼓励,使幼儿在各方面有自信,成为一个自主独立的人。我认为,培养幼儿自信心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应以积极肯定的态度,认真对待幼儿的评价
幼儿把成人的态度看的很重要, 教师的看法往往会决定幼儿对自己的看法。因此作为幼儿心目中重要人物的教师,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幼儿。
比如,有个孩子上课虽然听的很认真,但是并没有像其他幼儿一样掌握知识,我随口说了一句:“你真笨!”就是这么一句不经意的话,孩子都记在心里,从此后我发现,不管上什么课,这个孩子都提不起劲了。后来,每次上课的时候我总是找到机会就表扬她,让她慢慢树立起自己在课堂上的自信,从而不再消极面对学习。
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幼儿的评价,用积极肯定的方式表揚幼儿的行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以及缺点,在碰到优点时,我们要加以夸大和鼓励,让幼儿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体验到快乐和满足,从而激发他们继续上进的愿望,增强自己的信心。遇到缺点时,我们也要对幼儿所付出的努力给予更多的鼓励,善于从中发现幼儿所取得的成绩,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从而也能树立起自信心。
二、为幼儿提供锻炼能力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
孩子们总是习惯了依赖成人,有些力所能及的小事都要成人的帮忙,其实这也是他们的一种撒娇行为。长此以往,就缺少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幼儿对自己也缺乏了较为客观、正确的认识。因此,帮助幼儿获得能力,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身上而不是从别人的赞赏里获得自信,这是培养自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提供、创造机会,让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使孩子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拜托依赖心理,增强自信心。
比如我们班有个孩子,不管做什么游戏,她都只是很安静的参与,在集体中的存在感非常微弱,几乎让人注意不到她的存在。一次玩 “切西瓜”游戏的时候,孩子们都纷纷举起小手表示自己想做第一个切西瓜的人,只有思思一个人,安静的站在操场上,没有什么表情。我当时就请了她做第一个切西瓜的人,为思思提供与同伴合作的机会,体验合作的成功感以及交流的快乐,让思思在以后的活动中也能主动起来,使之主动性得到提高,巩固自信心。思思在被老师和同伴成人与接受的气氛中,她的积极情绪会在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自信心便会随之增强。
三、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创造和谐友好的氛围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帮助幼儿建立自信的有效环境,遭到群体的排斥和拒绝,孩子会感到孤独,从而缺乏自信。因此,作为教师要鼓励孩子多与同伴交往,同事教育同伴接纳他们。我觉得可以在教学活动或通过榜样示范法,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教给孩子正确的交往技能。
比如,对于自信心缺乏的思思,我经常找到她的优点便加以鼓励和表扬,由于我经常在孩子们面前表扬思思是个乖宝宝,思思在同伴间的“人气”越来越旺了,越来越多的孩子愿意主动与思思分享自己的玩具,带着思思一起参加他们的活动。在朋友多了之后,思思变得开朗了点,也自信了点。我及时肯定思思的作为,促进她心里素质不断进步、优化,从而产生积极地、向上的、健康的情绪。
四、重视家园联系,强化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周围的人对幼儿的态度和评价,对幼儿自信心发展有着直接影响作用。幼儿周围接触到的成人只有教师和家长,因此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进行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同事及时地将幼儿在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比如,有些家长只是一味的宠溺幼儿,导致了幼儿缺乏各方面的能力,影响了幼儿自信心的形成和发展。这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家长放手让幼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鼓励幼儿多做事,多经受锻炼,逐步培养他们处理事情的能力,树立他们对自己的自信心。还有一部分家长对幼儿要求太高,导致幼儿没办法达到他预期的目标,较多持批评否定态度,这样孩子就在害怕中,越来越不敢往前,对这些幼儿我们要与这些幼儿的家长配合,多多挖掘幼儿努力的闪光点,加以赞扬和鼓励,尽量为这些幼儿营造宽松的环境,逐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自信心的树立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爱护尊重每一个幼儿,肯定幼儿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在对幼儿进行评价时注意自己的言行,尽可能多地去积极评价幼儿。同事积极与家长配合,给幼儿创造一个有益于增强自信心的言语环境,从而培养出一个个充满自信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