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新论

2019-10-21 16:46田涛沧
学校教育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艺术修养气场文言文

田涛沧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是当下语文素质教育环境下方兴未艾的领域,应该说已经有许多经验或理论方面的行之有效的办法,手段和媒介也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但是由于教育涉及到教育者本身的素养问题,以及基于其和时代发展向来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的思考,因此可以说,结合这两者本身来看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中的创新问题的文章还不够,所以本文意欲先从教育者本身素养的问题角度来切入思考,提出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创设的新的观点。

总的来说,教育者本身素养对情境创设中的形式手段、材料媒介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比如道德主题宣讲类课文,教师本身的品德修养产生的气场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情境创设;比如通感手法运用较多的抒情体裁课文,教师本身的艺术修养及艺术道具的使用,对情境创设的作用;比如高年级文言文类课文,教师本身的文化国学审美修养的层次,对情境创设的巨大影响作用等。都证明了教育者本身素养对情境创设的巨大作用,下面结合本人近段时间的经验摸索分别从以上几个角度來论述。

一、气场及其情境影响论

教师的气场,指的是一个教师内在性格、品德认知及其带来的文化修养展示出来的人格特性。其核心是内在性格、品德,也就是为人处世方面的态度、道德表现,比如过马路走斑马线,先人后己舍己为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迎难而上团结友爱等。其次是文化修养,也就是对人事的看法、意见,通俗的说就是知人论世的水平。文化修养甚至比性格、品德认知更细微,因为同样一件小事,不同文化修养的人评判的标准是天壤之别的,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就是这个意思。

正因为教师内在性格、品德认知及其带来的文化修养可以说是深刻而细微的,所以才会在课堂上作为活教材而被学生鲜明感知。因为小学教材中有许多道德主题类的文章,所以这里不具体指明哪一堂课,而以其中比较多见的迎难而上团结有爱的主题为例。毕竟无论是在相关主题方面营造效果较好的视频素材,还是现编现导素材,道德和性格的东西都是抽象的,对学生的感发都是间接的,如果教师能让学生间接的从教师本身的行为中明白什么是迎难而上团结友爱那就一定会更深地触动学生。例如我在告诉学生什么是迎难而上时,先举了孔子的例子,说他做到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接着便以自己作为一个成年人面对家庭问题时的做法,明知道给孩子教育投资也未必有完全正面的回报,也要去做;明知道老人的病即使送去医院也未必就能有所改善,但也要尽力去做。这就是用教师内在的性格、品德认知及其带来的文化修养把学生带入情境。当然,更多时候,有关教师本身方面素养表现出来的气场本身是无声的,也就是自动在课堂中带入的,还是以上面的道德主题为例,也许教师本人对自己的做法不置一词,但是学生已经通过他平素的表现以及课堂上的影响深刻的感知了,即使他一言不发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了,学生早就被他的气场带入相关的情境中去了,对相关课文的学习自然也就轻而易举。

二、艺术修养与情境

在通感手法运用较多的课文,或者原本就直接借音乐来表达文章思想感情的课文里,音乐或声音的元素占据一定的内容比例,有时还是理解课文手法、内容的关键,这个时候,与其大谈通感修辞,或者解释相关内容,不如直接来一段音乐更能把学生引入情境,而这段音乐的展示与其通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的方式,又不如老师本身的艺术修养,也即能亲自现身说法的演奏更能把学生带入情境了。

一年级学的“牧童骑黄牛”出自清代文人袁枚所作《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唐代吕岩《牧童》直接写"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诗句中的"笛"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竹笛",即"横笛"。怎么个歌声振林樾?怎么个笛弄晚风三四声,还有比把学生直接带入傍晚有风的竹林里去感知更强烈有效的吗?尤其是教师本身能亲自演绎优美的笛声,相信比讲解什么是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更形象得多。尤其是艺术修养较高的教师,会更丰富的采用多种形式来扩大音乐本身的效果。比如,引导学生吹笛,教师演奏学生唱歌,师生交流笛子的演奏方法等,就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笛声,也就理解了课文。而且,这样的教师还能惟妙惟肖地演绎形神,而且更能理解那种音乐和情景契合的感受,在笛声演绎中传递给学生一种图像、声音、文字,以及诗歌本身的综合性文化内涵,那就很好的达成了情景教学的创设的目的了。

三、文化审美素养和情境

文化审美素养对于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这一环节中的表达也是很重要的。具体来说,只有有着较高国学修养,对文字文章有着全面认识的教师才能更好的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多种文化符号来达到使学生进入情境的目的。

从文言文课文的学习角度来说,文言文不仅是翻译和理解的问题,把它书写出来更是一幅幅完美的艺术品。但这一点只有具有较高国学、书法修养的教师才能具备相关的审美感知,因此在高年级的《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课文中,我曾经尝试过用多种形式的改变,来给学生营造更贴近文言文的学习情境,比如去标点符号,竖版课文,书法竖版课文等,多维度立体地展示课文本身蕴含的魅力,这样直观的展示自然比你用嘴说什么是文言文,古人读的文言文是怎样的,效果要好得多。进而言之,如果你能直接那一副你写好的书法作品带进课堂,相信这样的效果就更好了。当然,这一点又和上面说的艺术修养和课堂情境的营造有很大的关系了。

综上所述,教师本身的性格、品德特质带来的气场,教师本身的艺术修养对课堂营造的影响,以及教师文化审美素养的高度对课堂情境的营造有着强有力的作用。尤其是现在00后的孩子,原本有着广阔的视野,广泛的兴趣,如果能从教师本身来创设更多的课堂情境,一定会让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无法忘记你的课堂,爱上你的课堂。

猜你喜欢
艺术修养气场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气场是个什么东西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黄金时代
黄金 强大气场
舞蹈钢琴伴奏课教学效率提升研究
谈谈鼓师
从对立到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