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欣 王继库
摘要:高中化学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下了很多功夫,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关键词:高中化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当学生对学习的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学生在学习中就会多一些主动性。很多学生认为化学科目是枯燥无味的,那可能是因为教师没有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巧用化学魅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无论是哪个学科的学习,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那么在学习的时候也会觉得无趣,提不起劲,如果学生对学科的知识产生了兴趣。那么在学习的时候,学生才会主动的学习知识。高中化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要求学生的记忆力和逻辑能力都是高水平。学生对于这门复杂的学科很容易会出现感到无聊,学习困难的情况,那么教师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认为学习兴趣学生天生的东西,所以在激发兴趣上也没有太过用心,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需要培养的。只有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兴趣,那这时学生才会对化学感兴趣,从而主动的学习化学。
比如说在进行化学第一节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反应与流行歌曲结合的视频。网上有很多类似“化学版青花瓷”之类的化学相关的改编歌曲。在视频中实验人员结合改编的歌词进行了实验操作。在白色絮状的沉淀跃然试管底,铜离子遇氢氧根再 也不分离等等歌词,让学生一听觉得很熟悉,有些学生甚至会跟着唱出来,并且这些歌词都搭配着对应的化学实验。学生可以边听边看实验,在这种视频的影响下,学生对于歌词就会感兴趣,从而要求教师讲解,然后教师再告诉学生歌词里的内容在本学期内都会学习,我们以后可以慢慢的接触这些化学实验。这个时候学生就会对以后的化学课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那么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这一部分就是成功了,之后的化学教学中,学生就会主动的学习化学。
二、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好备课工作。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吃透课本的知识内容,这样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时候通过自己的精心设计来进行教学。教师在上课的是因为对于课本的知识掌握的很熟悉,所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思考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这样可以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根据知识点的不同从而设计出不同的问题。教师之后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有了这种思考的过程,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就会大大的就加快自己思考的过程,大脑就会思考的更快,那么学生对于问题的印象会比较深刻,知识点也会记的比较牢固。通过教师一步步的引导问题,学生就会逐渐的掌握自己的思考模式。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会进一步的增强。
三、改革教学方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们大多采用的都是灌输式的教学,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就被大大的减少了。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十分不利的。因为学生被动的学习,甚至是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模式就会变得僵化,学生一直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教师说什么是什么,没有了自己思考的习惯,也就无法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针对这种不良的教學方式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有充分的自主思考的空间,同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的划分在一个小组之内。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得到了加强。学生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学习,整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效率都提高了。比如说教师在教学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亚铁盐中也有少量的三价铁离子,它能转化成铁盐吗?”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小组内部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学习,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同时课堂的气氛也变得活跃了起来。也更加能够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总之,在高中化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化学教师也需要注意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空间,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鑫娟.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8(31):35.
[2]乔永鑫.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42):173.
[3]许婷.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当代化工研究,2018(09):2930.
[4]魏霁.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1):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