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娟
【摘 要】目的:总结并归纳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挑选出200例,将其纳入本研究。以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急诊救治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在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时间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救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7--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常见疾病,患者冠状静脉硬化,导致血小板激活,引发管腔阻滞、心肌血流中断,从而引发心肌缺血受损、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患者明显症状为胸闷胸痛,胸骨后、后背明显的压榨感、绞痛感,甚至放射至左肩、左臂、左侧小指及无名指等部位。本文观察集束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于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挑选出200例,将其纳入本研究。以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观察组:男37例,女63例;年龄34~70岁,平均(56.27±2.16)岁。对照组:男35例,女65例;年龄37~71岁,平均(56.23±2.25)岁。样本数据在年龄、性别上分析,两组表示出P>0.05的结局,提示组间差异微弱,可比性强。
1.2 纳入标准、排除标准 a)纳入标准:①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者[2];②72 h内入院救治者。b)排除标准:①伴有躁狂等精神障碍者;②本身存在躯体功能障碍者;
1.3 方法 在护理方法上,急诊救治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各项指标的检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集束化护理,包括①制定程序化护理表格,按照表格设定的优化程序对患者逐步实施,每完成一项立即作好记录;②患者常存在恐惧、焦虑等情绪,增加患者心脏负担,可在病房播放轻音乐缓解患者情绪,疏解其紧张、焦虑感;③实施逐级半卧位护理,改善患者心脏机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避免病情恶化,时刻注意溶栓患者有无出血情况;④急诊抢救完成后,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以提高护理质量。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结果由SPSS19.0软件处理,住院时间由()展现,行t检验,死亡率等由%展现,组间运行检验,以P<0.05为存在分析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比较 随访12个月,观察组死亡9例;对照组死亡23例。数据显示:护理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9.0%,远低于对照组的23.0%,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7.2917,P=0.0070),两组存在分析意义。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随访12个月,观察组发生心律失常3例,心力衰竭6例,心源性休克2例;对照组发生心律失常9例,心力衰竭11例,心源性休克4例。数据显示:护理后,应用集束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0%,远低于对照组的24.0%,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5.8528,P=0.0156),两组存在分析意义。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0.47±1.35)d,远短于对照组的(14.27±1.38)d,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t=4.7258,P=0.0000),两组存在分析意义。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正逐渐升高,引起了临床上对此疾病的高度重视[3]。防止心肌的进一步损伤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的重点目标。
与常规护理比较,集束化护理在优化急诊流程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质量。此项试验中,观察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住院时间均远优于对照组,表明集束化护理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死亡率,对于患者的预后较好。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救治中,采用集束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參考文献
钟新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小时内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5):185-186.
吴静, 张镜开, 莫均荣.集束化管理在提高急诊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 2017, 33(23):3686-3688.
陈珊珊.集束化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 2017, 24(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