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爽 高子涵
摘 要:“读整本书”教学的实施离不开评价的合理构建。在完整的教学过程中,“评价”是必然的一个环节,它依据教学实际开展的形态、学生的基本能力、教学目标等等要素进行设计实施。通过贯穿于教学活动的评价可以检验教学成果,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阅读;教学;评价
一、自主选择式阅读评价
书籍在被课程化之前,都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自主性较好的学生会尝试阅读更多的书籍,这就是造成学生阅读水平层次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为学生自主阅读评价增加了难度。由于自主选择式阅读的随机性特点,学生在完成阅读后,也很难收到到明确的、针对本书阅读的评价反馈,因此,在这一类”读整本书”教学上阅读评价处于相对空缺的状态。教师在推荐学生阅读后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教师虽然可以从学生习作质量,语文成绩上推测学生的阅读效果,但只是大致的一个方向,且只明确与那些语文水平突出的学生,对于其他学生的阅读质量、阅读效果则难以了解。
二、课外阅读活动评价
“读整本书”教学的课外阅读活动分为两种,其中侧重“结果”的阅读活动,多以“竞赛”、“展示”的形式形成对学生阅读成果的评价。首先无法保证学生对书籍的实际阅读情况,学生在不进行完整书籍阅读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寻找书籍的简介和相关的知识点以达到快速获取资源的目的。在日常与学生的交流中就发现有参与“红楼一梦”知识竞答的同学表示教师所给予的阅读时间较少,就算读完全书也不一定能照顾到所有的知识点,倒不如从网上搜索知识点进行记忆背诵更加方便快捷。其次,“展示”多偏向于学生自我特长的展现,评价需要从摄影技术、绘画技术、写作水平等等入手,读“整本书”本身的价值在阅读教学的课外阅读活动中消解,评价没有达到指向作品、基于作品的作用。最后是“竞赛”、“展示”之中的评价流于形式化,“竞赛”中的教师点评多针对参赛选手个人的特点,无法照顾到大部分的学生,而“展示”多方便于他人的观看欣赏,评价信息无法及时反馈到参与的学生手中。
三、“读整本书”教学的课程化开展评价
“读整本书”教学的课程化开展主要有三种形式:传统讲授式、锚点式以及研究式。根据不同的评价目标,教师会选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读整本书”教学的课程化开展中主要有以下的评价方式。
纸笔测验在是现有访谈调查范围内”读整本书”教学评价形式中最为普遍的形式,一种是卷面问答,提取相关信息,整理成测试问题,印发试卷。另一种是教师口头提问,学生纸笔作答的形式。纸笔测试的评价方式具有益于推广、稳定性好、便于复查等方面的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一方面,题目容量有限,对学生在”读整本书”教学过程中表达、实践能力的考查评价不足。学生作答必须依靠纸笔进行,这就造成学生在”读整本书”教学活动中所形成的言语表达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行为表现无法得到完整、有效的反映。另一方面试题形式较为单一,出题点雷同,缺少对书籍思想内涵的深入把控。例如考查文学中“吝啬鬼”这一形象,多数都会涉及到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莫里哀喜剧《悭吝人》里的阿巴贡,从对文学作品的典型人物、典型特点的考查来说无可厚非,但是重复固化的考点,往往会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式,片面的理解人物形象,忽略了作品中所表现的其它方面,比如每个人物除了“吝啬”以外的特点,周围人对待他们的不同态度等等。使”读整本書”的教学评价太过聚焦一点,而无法从整体全局的角度上认识书籍。
第二种是活动成果汇报。这里所“展示”的内容是学生在参与“读整本书”课堂教学的完整过程中,应用多项综合能力,为了完成针对书籍阅读的任务而形成的成果。在最终成果展示之前会有小组合作讨论、教师指导点评、个人修改设计等一些列的优化“成果”的过程。学生可以在制作设计的过程中获得指导与评价并且应用于修改后方案。教育评价的诊断、激励、导向作用可以在”读整本书”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地发挥。相对不足的是学生可以完成个性化的制作,但在展示成果之后却没有明确的评价要点,学生无法得知怎样的成果算是“好”、怎样才可以让自己的“成果”获得改进提升。
第三种是研究性写作。”读整本书”的教学评价中的研究性写作与日常写作不同的是其建立在学生大量针的对性阅读基础之上,需要对现有资料的分析、提取、整合的能力。在研究性写作中,“读”与“写”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以“写”的目标促进“整本书”的阅读,以“读整本书”的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写作的能力。从现实条件上来看,研究性写作的周期较长,因此不适于”读整本书”教学的日评价工作,需要适当结合其它的评价方式进行。
四、互联网介入的”读整本书”教学评价
在互联网介入的”读整本书”教学评价中可以看到三种方式,一是利用网络,方便学生上传阅读“成果”,教师进行收集整理,在线给予评价。第二种是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发布展示,在网络的动态讨论中获得评价。第一种方式并没有摆脱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是换了一种渠道,借助网络方便学生上交“作业”、教师点评。第二种方式开放了评价的主体,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他人的成果发表意见,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公共空间,并且使评价结果得以保存记录,方便学生的调整改进。但是基于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评价主体的随机性,很难保证评价有效性和客观性的落实。第三种方式是结合先进技术手段,通过科学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相关数据,应用计算模型,分析出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量、课堂活跃度等指标在指标的记录与分析上具有一定的真实客观性。但这样评价方式一般要结合数字化课堂进行,成本较高,现阶段的实际普及性不大。且数据分析无法代替经验教师的感性判断,在对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思维活跃度、思考的深度等主观要素无法进行清楚的区分。例如,将学生的举手行为视为活跃度的重要指标,有的学生存在只喜欢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不喜欢努力思考的情况。这样对评价的有效想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现阶段,不具备全国范围推广的条件。
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方式的选择要根据教学实际开展的形式来进行,在不同形势下开展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评价各有其特点。分析”读整本书”教学评价的现状,有助于在理清教学形式的基础上,认清在不同情况下评价的不足,从而提出改进建议,优化”读整本书”教学评价的实施。